被國人討厭,卻享譽異國的導演

文 | 素生

被國人討厭,卻享譽異國的導演

有一位導演,在拍攝自己第一部長篇的時候,很長時間沒有回家,月末在一個半月之後,他頂著夜色回家,見到了妻子和自己的女兒,當時他的女兒只有三歲,在房間的一角看書,時不時朝他瞥幾眼,他感覺到之後看過去,覺察到女兒挺在意他,但始終沒有走到他身邊。

被國人討厭,卻享譽異國的導演

他感覺此刻的女兒有些緊張,與此同時他也被這種感覺弄得很緊張。就這樣那晚父女就在這種微妙的氣氛下度過了久違相逢的夜晚。而當時他的片子還沒有拍完,一覺醒來之後又要去工作。

早晨,他收拾好一切之後,女兒跟到玄關,說了句:“下次再來啊。”身為父親的他不由苦笑了一下,內心非常狼狽,出門後感覺自己很受傷。他想到和女兒相處的這三年時光,在女兒心中留下的痕跡漸漸淡化了。

被國人討厭,卻享譽異國的導演

第一部長篇之後,他導演的身份逐漸被自己和更多的身邊人接受,那次離別讓他真切感受到,僅靠“血脈相連”是不行的,還需要花很多時間陪伴在家人身邊,其實一開始我們知道這一點,只是工作性質,讓他很難過上那樣的生活。

被國人討厭,卻享譽異國的導演

和多人對比後諷刺的是,他很難過上這種生活,卻能細緻的還原這種生活。他認為電影就是要對日常生活進行豐富的描述,並且把它真實的傳達給觀眾。“人”比“故事”更重要。

為此,他花了很多時間去研究構建家庭生活的細節。例如,洗完澡後家裡有三個孩子,母親要幫他們擦乾頭髮,她是如何去照顧到三個孩子;三個孩子以怎樣的順序躺在床上,怎樣牽著手等。如此這般看似瑣碎的日常生活,在他看來,如果刻畫得不夠充實,自己的電影就會變成失敗的作品。

被國人討厭,卻享譽異國的導演

身為電視紀錄片導演出身的他,早期的作品常帶有一定的批判精神,他會從城市棄兒新聞中獲得靈感,也曾因反感全世界被9·11恐怖襲擊事件點燃的復仇情緒,創作以復仇為主題的電影。

被國人討厭,卻享譽異國的導演

而真正導致作品風格發生轉變的契機,是在他母親去世後。當時他倍感後悔,純粹從私人的情感出發拍攝了一部電影。這部後來被人喜愛的家庭式電影,在當時卻讓他感覺是否因為太過私人而難以理解。

果不其然,在電影與法國發行時,當地的發行公司負責人就對此失望地評價“太家庭化”,歐洲人是理解不了這樣的家庭電影的。當導演自己有了之前的顧慮,這種反饋意見出現之後,他反而沒太多的壓力,只想他們理解不了就理解不了吧。

被國人討厭,卻享譽異國的導演

儘管如此,電影還是在海外上映了。

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上,電影放映結束。一位蓄著絡腮鬍,人高馬大的巴斯克男子挺著大肚子走到導演面前,問“您為什麼這麼瞭解我的母親?”

那一刻,他徹底推翻了當初的預想。

而這個西班牙的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也是他最喜歡的電影節,雖然他表示說自己喜歡電影節,多少有點讓人討厭,但他仍會斬釘截鐵的說:“我非常喜歡電影節。”而這個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則是排名第一的喜歡。

被國人討厭,卻享譽異國的導演

理由?

因為東西好吃,這個是重點。這個被譽為歐洲最美海港的地方在舉辦電影節時,大家白天就會在一些提供簡食的餐廳點幾個小菜,站在吧檯喝酒,他則是點一杯薑汁汽水,聽著人們聊著近期的觀影和本次的猜想。

被國人討厭,卻享譽異國的導演

那裡每個人對於電影的概念和理解都是不同的。而如果這時你去採訪這個喝著薑汁汽水的導演,電影對你來說是什麼?他除了感覺這種直抵本質的問題難以作答之外,可能只會回答:“就是交流”。

雖然他曾聽到過同學形容他,說他時那種外人捉摸不透在想什麼的人,但去看你的製作的節目卻能看到很多感情。

這讓一直認為和“表達自我”不掛鉤的他有些意外,原來自己沒有覺察到的類似自我的東西,卻藉助具體的影像表達了出來。

被國人討厭,卻享譽異國的導演

雖然他後面稱自己在節目中表達的感情,只是針對某種特定的事物,但後期他的作品卻遭到了一部分自己國家人民的無視,甚至討厭。

人們認為他的電影並沒有表現所處社會光彩的部分,甚至在接受韓國中央日報採訪時,對自身所在政府的失責進行了批評,甚至要求自己的國家道歉。

被國人討厭,卻享譽異國的導演

這位在部分國人眼中在戛納電影節上向外輸出“小偷”形象的導演,最終摘得金棕櫚。看到這裡,多數人猜到了他的名字:

是枝裕和

被國人討厭,卻享譽異國的導演

這種批鬥在獲得金棕櫚之後,依然持續,就連《海街日記》也被翻出來,稱其中“立膝”坐法是朝鮮式的,飯碗、茶杯的擺放甚至拿筷子的方式也遭到質疑。

看來天下槓精都是一家人。

被國人討厭,卻享譽異國的導演

這位2017年之前作品從未在中國上映過的導演,卻得到了大量中國人們的喜愛,大家鍾愛他鏡頭下的一蔬一飯,也對他諸多電影中的孩子形象記憶猶新,甚至有人鍾愛他藏在溫情之下的殘酷。

被國人討厭,卻享譽異國的導演

這位曾經造就了戛納最年輕影帝的導演,作品中幾乎都有孩子的形象,而令他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英國導演,肯·羅奇的《小孩與鷹》,鏡頭極為剋制地記錄著少年和雛鷹的生活。

後來他有幸見到羅奇導演,通過之前的瞭解和資料,他直接了當的問:“用欺騙孩子的方式獲得演出效果,心裡會不會感到不安?”

“沒關係,我們花了很長時間構築信賴關係,即使暫時遭到了破壞,我也有信心修復”羅奇導演平靜地笑著回答。

但實際上,在《無人知曉》的拍攝中,他用了近似的手法,讓飾演二兒子的孩子先去跟朋友玩遙控車,再讓柳樂優彌過去發火,踢翻了玩具,回去的路上,飾演弟弟的孩子滿心以為自己真的讓哥哥發火了,一直背對著柳樂優彌。

被國人討厭,卻享譽異國的導演

直到拍攝結束,是枝裕和很擔心弟弟會不會還在擔心,過去看望時,發現兩個人已經和好了,著實鬆了一口氣。

拍攝和生活中總有些許小事讓他不經意間想起,這種狀態在是枝裕和眼裡是未成形的沙粒,會在幾年之後成為下部、下下部電影的芽和根。

這位搜索引擎下打出名字會出現“日本人為什麼討厭是枝裕和”與“中國人為什麼喜歡是枝裕和”的導演,暫時用自己的各類作品思考著自己與電影,以及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被國人討厭,卻享譽異國的導演

這是他自己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