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30餘載,沒有愛與被愛,更多的只是利益互換”

“結婚30餘載,沒有愛與被愛,更多的只是利益互換”

前幾天,一位50多歲的叔叔和我分享了他的前半生,總結下來就是:平平淡淡,結婚30餘載,沒有愛與被愛,更多的只是利益互換。

那時候的婚姻很純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談感情的婚姻都很少,”最主要的是為了傳宗接代,他就是那個時候花了3000塊買的媳婦,認識後沒見過幾次面,就草草地結婚了。

那時候的農村生活水平低,不懂得談情說愛,這婚後的幾十年,老婆也經常罵他,在很多事情上,老婆不怎麼心疼他,也不怎麼理解他,現在有了孫女,孩子也成家立業了,但是想尋找真愛卻晚了!

在這30多年的婚姻中,我和老婆之間沒有感情,也從來沒有過被人愛的感覺,現在年紀大了,很多東西都無法改變了,這輩子算是這樣完了。

叔叔的前半生,不得不說是很多人的縮影,這樣瞎湊合、不談愛的婚姻,也是很多家庭的真實寫照,沒有感情基礎的婚姻,要麼是為了利益,要麼是生活所逼。

“結婚30餘載,沒有愛與被愛,更多的只是利益互換”

在以前和現在的愛情中,唯有一點是沒有改變的:金錢與愛情的關係。

這個世界不知道怎麼了,婚姻本來是兩個人的事,買車、買房、帶孩子等等,難道不應該是兩個人共同的責任嗎?

愛情是以心換心的過程,結果卻演變成了以錢換人!

小李是一個農民,28歲還沒找到老婆的他,常常被家裡人催婚,尤其是每逢過節的時候,村裡的媒人總會上門向小李介紹這個、介紹那個,但這個過程中,每個姑娘都明碼標價,彩禮通常都是5-10萬之間。

在一開始小李對於說媒是拒絕的,他堅信花錢買來的媳婦,以後也不會產生真正的感情,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又有誰會看上他這麼一個窮小子呢?

最後小李還是選擇了妥協,前前後後花了近10萬娶了個媳婦,辦了場較為大氣的婚禮,在外人眼中,他算是脫離了單身漢的稱號了,但實際上,他的日子過得並不好。

在婚後的生活中,妻子老是隔閡著他,在很多事情上都是自顧自,絲毫不會理會小李的感受,在小李看來,他和妻子之間關係並不怎麼融洽,很多時候更像是一對普通朋友。

他和妻子之間的關係,更像是花錢從別人家裡買來了一個媳婦,而唯一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父母抱孫子的念想。

“結婚30餘載,沒有愛與被愛,更多的只是利益互換”

劉楠在奇葩說中曾說道:

婚姻的真諦不是折騰,婚姻往往能走到最後的不是那些當初愛得死去活來天雷地火的人,而是那些懶人,不愛折騰的人,是你跟他相處起來不累的人,我不在乎你有沒有錢,不在乎你有沒有地位,我不會改造你,不會要求你,這樣的婚姻才會細水長流下去。

我比較贊同劉楠對婚姻的看法,因為婚姻是靠感情來維繫的,並不是物質,是兩個人真心交換的過程,那些動機不純的婚姻,總有一樣東西會被當作“犧牲品”。

就算在這段婚姻中,你擁有的“犧牲品”再多,對你們的愛情也於事無補,畢竟你們之間的交換形式已經脫離了純真愛情的軌道,更多的只是物質上的相互取捨,而不是精神上的相互依存。

“結婚30餘載,沒有愛與被愛,更多的只是利益互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