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城市向南發展!這裡將掀開新篇章,成“國際化引領區”…

貴陽城市向南發展!這裡將掀開新篇章,成“國際化引領區”…

貴陽將迎來新一輪城市發展,以2020年為起點,目標指向2035年。著眼《貴陽市空間發展戰略(2020-2035)》,未來15年,貴陽確立更高的城市發展戰略——

貴州省省會、西南陸海新通道重要節點城市、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核心區、國家大數據綜合實驗區核心區、全國中高端消費品製造和貿易之城、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城市。

上述城市空間發展戰略解讀,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近日做客官方在線訪談時表示。

這意味著貴陽城市空間佈局也將進一步升級優化。新一輪起跑線已劃好,湧動拉開序幕。

此前一輪城市北拓,成就了觀山湖區,未來將是各大組團的紛紛崛起,尤其以經開組團為代表的城市南部的板塊,將掀開新的篇章。

贵阳城市向南发展!这里将掀开新篇章,成“国际化引领区”…

城市北拓

貴陽的城市發展歷程,展現了一部山地城市走向大都市的突破史。

受限地理條件,貴州可開發土地資源緊缺,近十分之一的山間平壩分佈在貴陽市,因此全省的人口和各類要素必然選擇在省會貴陽及其周邊地區集聚。相應的,貴陽的發展對貴州舉足輕重。

近年來,貴陽經濟飛速發展,1978年,貴陽實現生產總值10.77億元,2018年達到3798.456億元,是1978年的300多倍,且經濟增速連續6年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一。

與經濟飛躍同步的,是貴陽城市的高速擴張。

貴陽市域總面積雖達8034平方公里,但作為典型的山地城市,可供開發的空間也很有限。20世紀90年代以前,中心城市區(南明和雲巖兩)侷限在一個狹小僅有30多平方公里的盆地內。

2000年,貴陽政府決定向北跨過黔靈山,設金陽新區,舉全市之力環觀山湖打造第二中心。這就是後來的觀山湖區。

到2011年,貴陽建成區面積擴展至169平方公里,但是老城市區人口壓力沒有根本化解。當時有統計顯示,貴陽老城區每平方公里2.5萬/人的人口密度,是我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

贵阳城市向南发展!这里将掀开新篇章,成“国际化引领区”…

南部群雄崛起

在第三輪城市總規(2011年到2020年),貴陽確定了“一城三帶多組團”的城市空間,老城區,金陽新區構成城市核心。同時“北拓、南、西連、東擴”。規劃2020年主城建設用地204平方公里,聚集人口約237萬。

贵阳城市向南发展!这里将掀开新篇章,成“国际化引领区”…

貴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

在西部大開發政策推進下,貴陽發展建設速度均遠超規劃預期。2015年,貴陽中心城區城市人口就已達330萬,城市建設用地面積達332平方公里。

同時,貴陽也有了很多的變化,尤其南部各大組團受國家政策加持,光芒難掩。

這一時期,小河撤區,經開區獨立運營;2014年,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成立,2017年,空港獲批臨空經濟示範區。

彼時,原規劃的“三環路十六條射”,已進入“五環十八射”骨幹路網系統建設,為城市向南擴容創造了條件。

在此背景之下,貴陽在2017年對城市總規進行了修訂,並在第二年獲得國務院批覆。

新規劃確立了"雙核多組團"的中心城區空間結構。雙核為老城區和觀山湖區,“多組團”為白雲、烏當、花溪、高新區、經開區、綜保區和臨空經濟區等。

贵阳城市向南发展!这里将掀开新篇章,成“国际化引领区”…

2017年總規修訂版城市空間結構

新修訂了規劃反映了一個趨勢,過往金陽新區開發,使貴陽市由單中心大都市區裂變為多中心大都市區。

南部經開,花溪、臨空經濟組團,群雄崛起成為貴陽新的增長極。官方提供的貴陽2035年市域用地規劃圖,向南趨勢更為明顯,未來貴陽發展將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新城、生態經濟區、南部都市發展區

贵阳城市向南发展!这里将掀开新篇章,成“国际化引领区”…

貴陽2035年市域用地規劃圖

從規劃圖可以看到巨大的變化,

未來貴陽或不再是“雙核多組團”,原“兩核”加南部幾大組團,將以“多核多組團式”形式,共同構成貴陽的新主城區。

經開區蝶變

在貴陽城市南拓中,距中心城區最近的經開區尤為突出。

這在20011年總規修訂版中已有反映——經開區組團範圍從原來的63平方公里擴大到近100平方公里,規劃人口40萬人。

2018年6月頒佈的經開組團規劃,對其發展定位也非常高:

“建設成為國家級大數據安全與數字物流示範區、西部高端裝備製造業基地、省級千億級開放創新平臺、宜居智慧創谷、產城融合示範區、國家生態產業示範園區。

另修訂版總規中,對經開區還濃重寫了一句:全省國際化引領區。

經開區設立於1993年,2000年晉升為國家級經開區,多年開發,已發展成為貴州工業化最具代表性的區域。

這裡聚集了航天十院、貴陽海信、詹陽重工等一批優強企業,匯聚兩院院士、“千人計劃”等國家級專家20餘人,各類人才總量達5萬餘人,並逐漸探索出大數據、高端裝備製造業、新醫藥大健康產業以及現代服務業的“3+1”主導產業的新型產業體系。

在2011年總規修訂版中,經開區是貴陽市“四輪驅動”重要一級(高新技術產業引領區、貴陽綜合保稅區、臨空經濟示範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南部現代製造業實體經濟帶主軸線。

贵阳城市向南发展!这里将掀开新篇章,成“国际化引领区”…

經開區“兩帶三心四區”總體佈局

整個經開組團規劃形成“兩帶三心四區”的總體佈局結構。

“兩帶”一為東西向的城市功能發展帶:依託貴安大道-南二環,串聯貴安新區-天河潭-經開區-雙龍航空港;

二為南北向的產城融合經濟發展帶:主要承接疏老城、建新城功能,一條通過花溪主城區,另一條連接孟關、改貌。

贵阳城市向南发展!这里将掀开新篇章,成“国际化引领区”…

經開組團“兩帶三心四區”的總體佈局結構

按照產城融合的發展理念,經開區將把功能區建設與人口集聚、城市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一體”的新格局,打造人居環境優美、產業城市融合、功能完善便利、科技創新驅動、宜居宜業的以產業為主的創新型綜合城區。

貴陽經開區發展歷程

贵阳城市向南发展!这里将掀开新篇章,成“国际化引领区”…

經開區產城融合示範

未來將

“協同聯動經開、雙龍、永樂、孟關、二戈寨片區,推動四個開放平臺擴容提質、六個省級開發區差異化發展,加速人民大道、數博大道、同城大道產業集聚,系統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產業加快集聚、集群發展。

回頭再看貴陽2035年定位,大多與經開區有關,並且建設步伐已在加快。

近日出臺的《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關於加快高水平對外開放攻堅行動計劃》提出,經開區要全面落實市委十屆五次全會提出的“成為全市開放發展的主戰場和國際化高端消費品製造核心區”、“切實增強對全市乃至全省產業發展的輻射帶動力”的發展定位和目標要求,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和區域帶動力的中高端消費品貿易之城和製造之城、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

貴陽經開區要更好地發揮對全省開發區的示範引領作用,要做全省開發區建設的“排頭兵”和“領頭羊”。

可以預期,在《貴陽市空間發展戰略(2020-2035)》中,未來的經開區發展戰略,將成為貴陽乃至全省的重要城市和產業板塊。

贵阳城市向南发展!这里将掀开新篇章,成“国际化引领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