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底“黑化”危害大,養蝦池底防“黑化”的三個有效辦法

池底“黑化”危害大,養蝦池底防“黑化”的三個有效辦法

對蝦養殖池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後,有時會發生池底“黑化”現象,即池底泥土失去原土色,變黑髮臭,有的在局部,有的則大面積發生,輕重不一,老池、舊池。

一、池底黑化的原因由於養殖前未進行清淤或清淤不徹底,存留的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質,水溫適宜時變質發黑發臭;投飼量過大或投餌太集中,造成飼料過剩,一段時間內殘餌腐敗變質,發黑發臭,繼而汙染池底;池底生長大量水草,條件不適時水草死亡,時間過長引起腐爛變質,造成池底發黑;蓄水池有機質含量過大,在進水時有機質隨水進入蝦池,有機質沉澱後腐敗變質汙染池底而發黑。

池底“黑化”危害大,養蝦池底防“黑化”的三個有效辦法

養蝦池底防“黑化”的三個有效辦法!

二、對蝦受到的危害

1影響品質

由於池底黑化後發黑發臭,對蝦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上會影響其體色及肉質,使體色不鮮豔口味差,影響售價。

2影響生長

對蝦喜清新的環境,底質受到汙染而黑化後,會產生有害物質,不利蝦生長,且底質不好時蝦也不願潛入,易使其改變生活習性而影響其生長髮育

3引發疾病,造成死亡

蝦池池底 “黑化”,造成底部汙染,易滋生細菌。細菌大量繁殖則極易引起對蝦疾病的發生,輕則影響生產,重則引起大量死亡,造成損失。

三、解決池底黑化的措施

1徹底清淤消毒後要用清水沖刷池底1~2遍。

2要根據蝦的存留數量、個體大小、天氣、季節、水質狀況等合理投料。

3通過增氧機的暴氣作用改善底部環境,減少池底黑化的機率,減緩黑化過程,降低危害、

4注意更換新水,防止有機質含量高的水進入蝦池,採取綜合措施調節好水質,保持水質的清新,並注意使用光合細菌等生物製劑改善水質和底質。

5採取多種措施控制水草的生長繁殖,防止水草(特別是絲狀藻)的大量生長,若發現水草過多或水草死亡,則應及時將其撈出,防止腐爛變質。


池底“黑化”危害大,養蝦池底防“黑化”的三個有效辦法

養蝦池底防“黑化”的三個有效辦法!

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