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電影《布朗山的兒女》九月十日正式開機拍攝

由雲南中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由中共昆明市委宣傳部,施甸縣人民政府,中共施甸縣委宣傳部,雲南中蒙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攝製的院線電影《布朗山兒女》九月十日將在雲南省保山市施甸縣開機拍攝。布朗族有多種自稱,居住於雲南省雙江、保山、施甸、昌寧、雲縣、鎮康、永德、耿馬、瀾滄、墨江等市縣,布朗山布朗族鄉是布朗族最大的聚居區,約佔布朗族總人口的65%。此外,南澗、景東、景谷、思茅、景洪、施甸、勐臘等市縣的山區亦有少量分佈。

院線電影《布朗山的兒女》九月十日正式開機拍攝

左製片人劉成志和演員彪哥

主要聚居區的布朗族長期以來和哈尼、拉祜、佤族相鄰,散居的布朗族與漢、傣、哈尼、拉祜等族人民親密相處,過去其他民族對布朗族的稱呼也有各不相同,雙江傣族稱之為"臘",拉祜族稱之為"卡帕"、"卡普",西雙版納傣族稱之為"悶",哈尼族稱之為"阿博"或"阿別",當地漢族及彝族稱之為"蒲滿"或"濮曼"等。

院線電影《布朗山的兒女》九月十日正式開機拍攝

布朗族村民

該電影由青年編劇李霜霜根據發生在雲南省施甸縣的真實故事改編完成 ,由雲南中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長劉成志任製片人,該劇有國家著名軍旅一級編劇雷獻和任藝術總監,由國家一級導演車徑行擔任該片的導演,周婷擔任該片的副導演,史洪濤擔任外聯主任,該劇由著名攝影師安濤執導攝影,該電影演員陣容強大,由著名演員周顯欣、薛奇、領銜主演。朱宏嘉、王豔輝、關新偉、青年演員馬爾珊等人聯合主演,該片將打造出少數民族的一部經典佳作。

院線電影《布朗山的兒女》九月十日正式開機拍攝

導演車徑行

依諾大學本科畢業後考取了施甸縣大學生村官,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龍潭村任職,一年半時間的工作得到了村裡人的認可,也因為依諾有學歷,原村長和村支書主動讓賢,希望依諾能更加盡心盡力地為龍潭村服務,配合縣裡來的付賢達做好扶貧工作。依諾和付賢達提議將龍潭村的大部分耕地轉為萵筍和大蒜的種植生產,基本農業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的問題得以解決,銷售問題便產生了,原村支書葉梅子找到了縣裡做農產品批發的二叔林達銀解決了萵筍和大蒜的統購統銷問題,依諾找到一些暫定的村民小組組長,安排人幫助在外打工的村民管理土地,不能荒廢一寸耕地,許多在外打工的村民聽到消息紛紛請假或辭職,回到村子幫助恢復耕地,種植農作物。

院線電影《布朗山的兒女》九月十日正式開機拍攝

布朗山村民採茶

在這期間,付賢達看到村民從布朗山森林裡採的野生蔬菜,也嚐到了野生蔬菜的鮮美,和依諾等人商量是否可以讓村子裡的懂網絡的年輕人建立一個野生森林蔬菜的線上銷售,根據野生蔬菜的季節,適時實行線上銷售,再根據線上銷售情況,定量採集,這樣不僅能夠合理利用森林資源,還可以讓閒著的年輕人和村民找到事情做,創造經濟效益。

院線電影《布朗山的兒女》九月十日正式開機拍攝

演員周顯欣

隨後,在縣委書記和縣領導的帶領下,依諾和付賢達等人做通了只靠政府補助不務正業的巖帕新的思想工作,建立了龍潭村第二個村民小組,由巖帕新任組長,帶領村民小組展開森林野生蔬菜和茶葉的線上銷售。一支支根據農業生產和銷售建立的村民小組陸續成立,為新農村的發展和百姓的安寧大家一起打響了脫貧致富的攻堅戰,車徑行導演說:該片是雲南少數民族發展和建設中的一部經典歷程,一定用自己的力量和多年的導演經驗,和該片的全體演職人員共同創作出一部優秀作品,絕不辜負祖國和人民的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