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後終結者的告別,比起催淚更重要的是完美收尾

相信很多的中國影迷們對好萊塢科幻電影的第一印象,就是卡梅隆和施瓦辛格攜手開啟的《終結者》系列。

35年後終結者的告別,比起催淚更重要的是完美收尾

當35年前施瓦辛格在鱗次櫛比的高樓上用高科技機械和力量感十足的動作戲帶來男性美的高級體驗之時,好萊塢科幻大片這個話題也隨著《終結者》在中國的流行更加廣為人知。

因為這是中國第一部接觸到的好萊塢商業電影,1992年《終結者》以《魔鬼終結者》的譯名被引入後,施瓦辛格雕塑一般的外貌和他那冷峻高大的形象,在一代的電影迷腦海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以當著名以羊羊們為主角的動畫片裡反派在被打敗之後那句“我還會回來的”的名臺詞說出來時,大人們感受到的是《終結者》系列帶來的,像是時代象徵一樣的語言默契。

但是這一次,當《終結者:黑暗命運》上檔之前,從外網流出的消息,讓不少網友頓感心碎。

那句施瓦辛格扮演的T-800說出的經典臺詞“I WILL BE BACK”這一次被改為了“I WON’T BE BACK.”

35年後終結者的告別,比起催淚更重要的是完美收尾

這無疑是施瓦辛格這位老牌動作明星在自己創造的經典系列中最後的告別之詞。

除了施瓦辛格以外,不少在《終結者》系列中留下自己獨特魅力的角色也將紛紛迴歸。

T-800,T-1000這些老影迷們爛熟於心的名稱終於再度出現。

愛德華·福隆,琳達·漢密爾頓也將再次出現在《終結者:黑暗命運》的故事當中,不得不說,這是一個超大的驚喜。

35年後終結者的告別,比起催淚更重要的是完美收尾

同時,作為卡梅隆製片的《終結者:黑暗命運》,無疑能夠直接銜接《終結者》最核心的主題思考。

而電影《死侍》的導演發揮自己的鬼才天賦,讓這部電影期待值更加高。

35年後終結者的告別,比起催淚更重要的是完美收尾

新加的女主麥肯茲·戴維斯曾在《電腦狂人》中與李佩斯搭檔,演技不需再提。琳達·漢密爾頓在這部電影裡,也充分發揮了她作為線索人物的作用。她們在電影中的化學反應,相信能讓這部電影在演員上不落下乘。

而至於在主題上,早在80年代,親手開啟《終結者》系列的導演卡梅隆目光已經看到了未來與當下,鋼鐵外表的機器人對比血肉之軀的人類藏隱在社會平靜之下的暗流和矛盾。

這些超前的現實性話題,引領了一個時代對人類創造自身末日這樣尖銳的電影主題的追捧和關注。所以當在《終結者》系列重新回到卡梅隆手中之後,這部《終結者:黑暗命運》給出的主題概念是“命運”。

35年後終結者的告別,比起催淚更重要的是完美收尾

在第一部的故事裡,T-800穿越時空,露面之時像是能以高大的體型和酷炫的能力將人類玩弄於鼓掌之中,就像是可怕的命運本身。

而在後續的故事裡,原本毫無感情的機器人們有了人類一般的感情,也像是命運的嘲弄。

在《終結者》系列裡,像是如此以命運戲弄的手法烘托出的場景情節屢見不鮮。

而這一次,“命運”這個主題終於第一次真真正正變成了闡釋的主題。

如何把握和詮釋這個人類的故事史上最源遠流長的主題核心,讓故事在科幻炫技之外找到深度和商業的平衡點,在電影正式上映之前我們尚未知曉。

不過,就外網給出的反饋來說,這次的《終結者:黑暗命運》算得上是一部不錯的系列續集。

比起不少成功電影系列狗尾續貂的續集而言,《終結者:黑暗命運》在爛番茄上的評分拿到65%,算是一個不錯的成績。而在IMDb上開畫以後電影評分攀升到了7,看來在上映中後期,廣大觀眾的評價還要繼續刷新一波分數。

35年後終結者的告別,比起催淚更重要的是完美收尾

而第一波觀看過《終結者:黑暗命運》的觀眾也已經給出了自己的評價。

目前而言,都還是以好評為主。可以看出,這部電影質量還是頗有保證。

卡梅隆在看過成片以後也評價道:“蒂姆·米勒真的拍出了該系列的原有風格,節奏很快,非常刺激,會是一部令人大呼過癮的冒險。”

35年裡,施瓦辛格從冷酷俊美變成滄桑硬漢,但是故事仍在繼續。

35年後終結者的告別,比起催淚更重要的是完美收尾

比起遺憾流淚,為他在《終結者》故事裡的最後告別而感慨萬分,不如保持期待。

這一次,質量不錯的故事能夠繼續著我們在《終結者》系列上投注過的期待和快樂。

當施瓦辛格在《終結者》裡一如既往地登場,當《終結者:黑暗命運》依舊探討著人類歷史上最深刻最神秘的主題之時,我們也能感受到曾經的觸動和驚歎。

不管怎麼說,比起潦草收場的情懷電影,像是《終結者:黑暗命運》這樣的把情懷和質量放在一起,讓每個角色都有屬於自己的完美收場,值得勾起時代回憶的所有《終結者》影迷去看一看施瓦辛格作為不老傳奇終結者的最後告別。

35年後終結者的告別,比起催淚更重要的是完美收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