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家宇:“野蠻式增長”告一段落,產業互聯網需要匠心

衣家宇:“野蠻式增長”告一段落,產業互聯網需要匠心


【編者按】不惑創投是堅定的產業互聯網投資機構,有多年的賽道認知和優秀的CEO圈子,在天使到A輪這個最艱難的階段,不惑創投非常願意陪伴CEO一起成長,同時也願意在B輪或B+輪追加行業裡的龍頭項目,提供成長期加速的經驗。基於多年對該賽道的投資,不惑創投合夥人衣家宇有一些觀點分享給正在賽道上創業的創業者們,希望可以讓傳統行業的聰明人插上資本的翅膀。

自2000年前後,在作為“互聯網”的這種新技術的助推下,各種新的產品形式、新的連結、新的信息表現形式不斷呈現在消費者眼前,中國PC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也獲得了近二十年的高速發展,在C端消費者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看到互聯網的身影,甚至這種力量徹底改變了我們的某些生活方式。自然地,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一些優秀的互聯網企業如BAT、TMD也成長為超級巨頭。

在這一批批優秀互聯網企業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互聯網這種新技術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破壞力,這些企業的業務數據增長是指數級別,通常也是“野蠻式的增長方式”。野蠻增長並非貶義詞,其存在有如下三個原因:

1、新技術:新技術成就新的產品形式,從而激發新的需求。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信息傳遞方式在以往是不存在的,我們可以理解其是一個新的工具,這種新型工具讓以前交易成本很高的東西被迅速拉低成本,使得很多交易方式變成了一個新的產品。比如QQ,用微信,溝通從特意為之變成了隨時隨地,語音、文字、圖片、視頻,交流方式多樣化。比如淘寶可以讓你隨時買到1000公里以外特色商家的商品,比如美團或者餓了麼的APP可以讓你享受飯來張口。這些符合人性的需求在新技術下得到很好的釋放,誰能在3-5年時間接下這龐大的需求誰就是贏家,增長自然要野蠻一些。

2、新創業者:在互聯網這種新技術沒有出現之前,互聯網作為一個行業來看是不復存在的,也就是沒有這個產業,也沒有相應的從業者,市面上也沒有人能夠搞明白這些。所以,互聯網技術創造了互聯網行業,所有剛入行的人都是先驅者,大家之前都沒見過互聯網,都是在同一起跑線,踩著石頭過河,不斷試錯與摸索,資金效率很低,不知道這個模式行不行,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和效果,這是一個從0到1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你想不野蠻都很難。

3、新資本:對於要投身於這個行業的資本來說,要明白互聯網技術對社會進行著空前的巨大變革,但另一方面大家也都清楚上面提到的兩點,所以這種野蠻式的增長力也是資本願意看到的。尤其對2C互聯網來說,用戶本身有慣性,所以搶奪用戶在大部分項目裡會被定為最核心指標,花錢效率只能排在第二位,甚至盈利模式都不完全看清的情況下資本就會下注,野蠻圈地也成了資本常態。

但是在互聯網投資的下半場,我們所面臨的,完全大不一樣,野蠻與匠心會形成鮮明的對比:

1、買賣兩頭精:在互聯網的上半場,我們面對的是C端消費者。這類消費者往往會產生衝動性需求,很多消費結果是非理性的,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消費者儘可能多的產生這種長期的非理性行為,通過不同方式來刺激消費者。因此,從行業上來看就是C端互聯網往往是“買的不如賣的精”。但是在產業互聯網賽道上,我們面對的是買賣兩頭精,上游是精明的賣家,下游是非常專業的買家,每個賣家和買家手裡都握著N個渠道選擇,創業者無法再靠洗腦式營銷來獲取客戶,也無法再通過補貼獲取客戶,這些客戶在得不到實惠的第二天就會更換渠道。

2、存量市場博弈:既然在這個賽道上多是傳統產業家,那麼不在是此前互聯網上半場“0到1”的過程,而是完成“1到100”。同時,產業互聯網的需求並不是新的需求,無需來創造新的需求,只是用更為互聯網的方式在解決它,提高傳統行業的運營效率,降低溝通、交易和運營成本,互聯網是一個手段、工具,不再是具有顛覆力量的攪局者。我們需要認識到,產業互聯網賽道里,所面臨的競爭對手是非常強勁的。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如果之前是我在山的東坡,競爭者在西坡,那麼現在可能是你在山腳下,競爭對手的腳正在你的腦袋上方。因此,如果還是採用野蠻式增長的方式,很難打得過傳統行業的人。

3、創業者不再是小白:無論是互聯網還是移動互聯網,都有接近10-20年的發展歷史,但是在傳統行業,行業本身便有大幾十年的發展,很多從業者甚至有30年的經驗,平均從業經驗都比互聯網長,有著非常深厚的積累和經驗。在這個市場裡,之前的“野蠻人”已經很難再成功了,因為已經沒人再有機會從零開始像初學者一樣踱步前行。機構希望創業者很懂傳統行業,也要求懂互聯網技術。

因此對於現有產業互聯網的創業者,我們有以下三點建議:

1、投資機構不一定在乎你當下已經盈利,而是對盈利的模式有更高的要求,需要創業者證明其有盈利能力且不燒錢,美股已經給某幾個B2B公司用腳投票了,沒有效率的資金使用將很難獲得未來;

2、需要告訴投資機構,在我從事的這個賽道上,自身沉澱和積累都比同行深,同時能夠進行精細化運營,也需要告訴投資機構,自己對互聯網是有深刻的理解,即“左右兩條腿都要很強壯”,未來才能走的紮實;

3、每個優秀的機構都見過上萬甚至十萬以上項目,沒有什麼盈利模式是投資機構想不到的,盈利模式要明確,執行邏輯也要紮實。

產業互聯網猶如下圖這個鐘錶機芯,匠心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