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天橋、城隍廟…這條2700米的大街,承載了老寧波的集體回憶

大家好,我是貳拾意。一個旅遊從業者,攝影愛好者。

希望大家不管天南地北,都能關注我。我會帶你們打卡小眾的景點哦

————————————————————————————

幾乎每座城市都有一條“解放路”

她往往處在繁華地段

深藏著一座城市的記憶與榮光

雖然歲月變遷

這座城裡有了比她更氣派的道路

更時尚的去處

但相信解放路在人們心中

依然有著獨一無二的位置


久久天橋、城隍廟…這條2700米的大街,承載了老寧波的集體回憶

在這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

再走一遍阿拉寧波的解放路吧~


久久天橋、城隍廟…這條2700米的大街,承載了老寧波的集體回憶


解放路以中山路為界

分南北兩段

舊時稱為南大路、北大路

是市區南北走向的主幹道之一

全長約2700米

相比綿延20公里的浙東第一大街——中山路

它並不長

但它東臨天一廣場,西枕月湖

連通江北、海曙和鄞州

是寧波曾經的政治文化中心

也是繁華的商業大街!

承載了寧波人太多太多的回憶……

解放北路

久久天橋、城隍廟…這條2700米的大街,承載了老寧波的集體回憶

解放北路路牌 記者 劉波 攝


中山廣場

曾經的動物園、體育場,你還記得嗎?

由北向南,解放路的最北端是中山廣場。

久久天橋、城隍廟…這條2700米的大街,承載了老寧波的集體回憶

中山廣場 記者 劉波 攝


每天一早,都有不少市民在中山廣場晨練、看報、遛娃、吹拉彈唱。在被擴建成中山廣場前,這裡是中山公園!中山公園裡面以前還有個動物園。直到上世紀80年代早期,人們看老虎猴子都還是去逛中山公園。

久久天橋、城隍廟…這條2700米的大街,承載了老寧波的集體回憶


1984年姚江動物園建成,寧波有了省內第二大的動物園。2004年,姚江動物園搬遷至東錢湖畔的雅戈爾動物園,這也是全國最大的動物園之一。而中山廣場也經歷了一再擴建,成為展示寧波城市物質與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

久久天橋、城隍廟…這條2700米的大街,承載了老寧波的集體回憶


中山公園大門舊址

現在的中山廣場西北角,還保留著許多60後、70後記憶中的樣子,比如那些迴廊、假山、拱橋、亭子……

久久天橋、城隍廟…這條2700米的大街,承載了老寧波的集體回憶

中山廣場內的許多景緻,還保留著原來的樣子。


久久天橋、城隍廟…這條2700米的大街,承載了老寧波的集體回憶

這棟兩層木結構的逸仙樓有著上百年的歷史,始終安靜地隅於中山公園一角。


中山廣場的東南角曾經是寧波市體育場,許多70後、80後都有在這裡開運動會的校園記憶。

體育場裡除了那條煤渣跑道,還有健美學校、網球場等,這些都是當時非常時髦的運動項目。

久久天橋、城隍廟…這條2700米的大街,承載了老寧波的集體回憶

解北體育商城外景。記者 劉波 攝


開了20多年的解北體育商場就是從那時候打出名氣的,別看這家店門面不大,在20世紀90年代,就算遠在江東的市民也會趕到這裡購買運動服飾、器材。


店裡這麼多年一直賣著飛躍、回力鞋,見證了這些國產潮牌的起起落落。


曾經這裡還代理過八一男籃的主場票務,在網絡購票尚未流行的當年,每逢重要場次老闆的電話都被打爆!

市府老大樓

周邊曾是寧波的政治文化中心

與中山廣場、解北體育商場一路之隔的是市府老大樓,現在是海曙區政府所在地。連同中山廣場和附近孝聞街路口的包玉剛圖書館、第一醫院旁邊的逸夫劇院,解放北路周邊曾是寧波的政治文化中心。


久久天橋、城隍廟…這條2700米的大街,承載了老寧波的集體回憶


久久天橋

觀景、攝影打卡地,一代寧波人的記憶


解放路和中山路的交叉口有一座寧波比較出名的金融樓——恆隆中心,它曾經也是寧波最高建築之一。

久久天橋、城隍廟…這條2700米的大街,承載了老寧波的集體回憶

恆隆中心 記者 劉波 攝


而這個路口最著名的,則是曾經的久久天橋。天橋平面呈X型,有4個角共8個出口通道,造型現代感很足。當年站在天橋上,視野開闊,可以一覽市容市貌,因此成為觀景、攝影的打卡地。

久久天橋、城隍廟…這條2700米的大街,承載了老寧波的集體回憶

久久天橋資料照片。龔國榮 攝


建於1995年的久久天橋,因軌道交通工程建設需要,於2009年5月被拆除。拆除前,很多攝影愛好者揹著長槍短炮趕來,在天橋上拍攝,留作紀念。

久久天橋、城隍廟…這條2700米的大街,承載了老寧波的集體回憶

2009年5月19日,攝影愛好者在久久天橋上拍照。龔國榮 攝


久久天橋、城隍廟…這條2700米的大街,承載了老寧波的集體回憶

2009年5月22日晚,久久天橋開始拆除。龔國榮 攝


如今,這裡是寧波軌道交通1、2號線鼓樓站的出入口,見證著寧波交通事業的變遷。

久久天橋、城隍廟…這條2700米的大街,承載了老寧波的集體回憶

久久天橋舊址上,已經是寧波地鐵鼓樓站入口。記者 劉波 攝


解放南路

從中山路口到柳汀街的這段解放南路,東邊承接著天一廣場的喧囂,西邊枕著月湖的寧靜!

與解放北路相比,這裡明顯多了許多商業氣息——

世紀廣場一樓,曾是燈紅酒綠的酒吧一條街。如今深夜年輕人的聚集地成了老外灘!

久久天橋、城隍廟…這條2700米的大街,承載了老寧波的集體回憶

有隨著歲月變遷而消逝的風景,也有一直守著這條路的老店。比如這家元祖,你能說出它開了多少年了嗎?還有這家鄉村面業,應該很多人去吃過吧!

久久天橋、城隍廟…這條2700米的大街,承載了老寧波的集體回憶

久久天橋、城隍廟…這條2700米的大街,承載了老寧波的集體回憶


逸夫劇院

曾是寧波最高檔演出場所,來過好多大腕


逸夫劇院始建於1976年,原稱寧波劇院,集文藝演出、電影放映、會議等功能於一體,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是寧波市最高級的演出場所,也是地標級別的場所。

當時炙手可熱的影視明星、歌星,如劉曉慶、毛阿敏、韋唯都曾在這裡登臺演出。

久久天橋、城隍廟…這條2700米的大街,承載了老寧波的集體回憶

20世紀70年代末的寧波劇院。逸夫劇院提供


1996年劇院開始裝修改造,得到寧波籍香港著名人士邵逸夫先生的部分捐助,後更名為寧波逸夫劇院,條件大幅改善的同時,演出也更多了。

久久天橋、城隍廟…這條2700米的大街,承載了老寧波的集體回憶

逸夫劇院外景。記者 劉波 攝


城隍廟

民俗文化、美味小吃,曾經無比熱鬧


在解放南路與柳汀街交叉口不遠處,就是寧波城隍廟的所在。

久久天橋、城隍廟…這條2700米的大街,承載了老寧波的集體回憶

現在的城隍廟。記者 劉波 攝


牛肉粉絲、油炸鵪鶉……在多少年的時間裡,說起寧波的小吃,城隍廟獨有一份捨我其誰的霸氣。小編至今記得在那裡吃到平生第一隻南翔小籠的情境!

在20世紀90年代,城隍廟還是許多民俗活動舉辦場地的不二之選,往往吸引如潮的觀眾。

久久天橋、城隍廟…這條2700米的大街,承載了老寧波的集體回憶

20世紀90年代,城隍廟的古戲臺還在使用。龔國榮 攝


久久天橋、城隍廟…這條2700米的大街,承載了老寧波的集體回憶

2006年3月,“迎親”隊伍巡遊城隍廟。龔國榮 攝

月湖盛園再往南的這段解放南路

基本還保持著20世紀末的風貌

原來的地委黨校附近

有一所建於北宋哲宗元豐年間的觀宗寺

1912年改稱觀宗講寺

成為天台宗司教之所,名聲在外

久久天橋、城隍廟…這條2700米的大街,承載了老寧波的集體回憶

久久天橋、城隍廟…這條2700米的大街,承載了老寧波的集體回憶

觀宗講寺。記者 劉波 攝


過了觀宗講寺,解放南路就差不多走完了。這裡,還有著一個寧波最複雜的紅綠燈路口。

久久天橋、城隍廟…這條2700米的大街,承載了老寧波的集體回憶

在寧波的現代化大街、大道中

解放路並不長

甚至顯得有點短!

但寧波人太多太多的回憶

在這裡濃縮成了精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