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碩博連讀出來的博士與後來考上的博士有何差別?

問津學術圈

本碩博連讀出來的博士與後來考上的博士有何差別?

本碩博連讀和一步步考上博士的人確實存在一些差別,但並不都是水平和能力上的差別。

一是生源上的差別

目前,開展本碩博連讀培養的高校並不多,主要集中在醫學專業或生物、化學等專業,以及一些高校實行的實驗班。不少本碩博連讀是通過高考來選拔的,招生時分數相對更高,學生整體素質也會更強一些。進校後,學校會在大一大二甚至大三對本碩博連讀的學生進行分流,將學習跟不上的學生分流到普通班級。因此,最後留下來的學生,普遍都是經受住多重考驗的。除了專門的本碩博連讀招生計劃,一些高校還會在大一結束的時候,面向相關專業招募本碩博連讀學生。當然,必須要求成績名列前茅的,而且是“擇優選拔,寧缺毋濫”。所以,總的來說,能夠走本碩博連讀的學生,平均素質是相當高的。

二是培養上的差別

本碩博連讀在一些高校被稱為“一貫制培養”,所謂一貫制,差不多就是指學生一旦進入這個培養體系,就是按照研究生的培養方式來培養。由於沒有本科和碩士的畢業論文,因此大四和研一合併,研三取消。

本碩博連讀出來的博士與後來考上的博士有何差別?


同時,採取小班上課,從本科起即配備導師,大三甚至大二開始進入實驗室。雖然本碩博連讀的學習方式普遍比普通本碩博學習方式短2-3年,但實際上,這些學生在實驗室呆的時間一點也不短。另外,一些高校甚至帶有1-2年的國外高校聯合培養。比如哈爾濱工業大學,還會選派學生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這樣的名校去學術交流。

三是職業發展上的差別

理論上來說,本碩博連讀的學生博士畢業時年齡更小一些,進入工作崗位也會更早一些。但實際上,很多本碩博連讀的學生,博士畢業後並沒有直接選擇工作,而是選擇繼續提高。一方面,他們畢業時還年輕,也就26、7歲,相當於不少人碩士畢業的年齡,所以,他們還有大把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另一方面,本碩博連讀都是在同一所高校,也使他們的學緣結構不是那麼合理。為了改善學緣結構,他們很多會選擇到國外去做博士後,然後再回國就業。

雖有差別,但都不是本質上的差別

以上差別都是看得見的差別,但培養體系歸體系,具體修行還是要看個人。所以說在實際中,本碩博連讀的學生在個人能力和學術水平方面並不一定比普通博士高,而且,一些非本碩博連讀的博士,也能在26歲前畢業,甚至26歲就能獲得教授、博導。比如礦大26歲教授王虹,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博士畢業,發表25篇SCI。還有中科大26歲高顏值副教授方璐,博士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她們都具有比本碩博連讀學生更好的學緣結構,有海外經歷。所以歸根結底來說,事在人為,自己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