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博士論文對文獻的蒐集與管理

寫作博士論文對文獻的蒐集與管理

文獻的蒐集與整理在博士論文寫作中佔有重要比重。眾所周知,博士論文選題與內容的要求都很嚴格,除了在日常學習中已經找準研究方向的同學,其他的都是在蒐集資料、瞭解資料的過程中確定選題,進而從文獻中得到研究課題的理論依據。可以說,文獻研讀既是撰寫博士論文的開始,也是關鍵。在文獻研讀環節,主要了解相關主題領域國內外研究前沿動態和已有成果,包括原始文獻和研究文獻、調查實驗結果、統計數據(年鑑、報告)等等,從而為博士論文寫作搭好基礎。

一、收集文獻

研讀文獻的前提是有文獻可讀,因此首先涉及到收集文獻。收集文獻一般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蒐集綜述性文獻,一種是帶著問題去搜索,即根據作者和關鍵詞利用各種資源去檢索。閱讀綜述性文獻是我們在論文研究前期獲取更多文獻的重要途徑之一。在綜述性文獻中,研究者會羅列出大量的參考文獻,並且還要對這些參考文獻的相對重要性進行評說。這樣就可以按圖索驥,即根據這些評說和所羅列出來的文獻去進一步蒐集更多的文獻,再從中找出更多的參考文獻。這類文章信息量大,論述精闢,讀後不但有助於掌握相關研究的重點和焦點內容,而且能幫助我們掌握研究領域的大方向和框架,哪些人、哪個大學或研究所、在哪個方向比較強等等;另外,通過泛讀摘要,可以挑選最相關的文章進行精讀。文獻的來源有很多:(1)文獻數據庫。常用的中文文獻數據庫為中國知網CNKI;在科技外文文獻中,目前最權威的數據庫是WOK,即Web of Knowledge,國內很多大學都已購買,其中最權威的數據庫就是Web of Science(簡稱SCI);在專利領域中,最權威的就是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數據庫,即德溫特世界專利索引數據庫。(2)研究領域的頂尖Group的實驗室及其主頁。(3)使用Google搜索引擎。Google開發了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提供了最便捷的網上信息查詢方法。在不能免費地使用文獻數據庫的情況下,可以通過Google來進行蒐集。在使用Google搜索國外論文時,建議在“使用偏好”上選擇“英文”,以“key words”+“pdf”的模式搜索。

研讀筆記。研讀文獻應該是與文獻的檢索過程同時或者是交錯進行的。在檢索到文獻的同時就應該開始進行文獻的研讀了,在研讀文獻的同時就應該根據在閱讀過程中出現的新的檢索要求去檢索新的文獻,因此,收集文獻是一個不斷反覆進行的過程。一篇文獻的研讀順序為:(1)摘要,引文,引用的主要信息,研究背景。(2)圖表。瞭解主要數據和解釋。(3)討論和結論。將圖表和結論聯繫起來,根據圖表判斷結論是否恰當。(4)結果。詳細閱讀結果,看數據是如何得到的,又是如何分析的。(5)材料和方法。詳細閱讀材料和實驗方法,看實驗是如何進行的。(6)討論和結果。進一步理解論文,注意討論中的關於從已知的知識和研究如何解釋本文獲得的結果。在讀文獻的時候,特別是沿著一條固定的思路下去讀了許多文獻之後,很容易就出現新的火花、甚至思如泉湧的情形。但是,過了之後,這些火花又很容易被忘記。因此記錄研讀筆記是非常有必要的。研讀筆記主要記錄如下內容:文獻出處、對於自己研究內容的參考價值、所屬學術分類、重要數據、心得體會。在研讀過程中,要重點分析或精讀幾篇有代表性的文獻。筆記本可按不同的內容進行分類摘錄。對於筆記要定期總結:總結過去已經做過什麼――做到心中有數;現在進展到什麼程度――知彼;從中發現別人的優點和不足;預測將來的熱點和發展方向――以便準確出擊,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標。我們要努力將自己的成果在SCI上發表,所以對一些經典的陳述,要有選擇性的標記並記錄下來。另外,有的時候想到的思路、閃過的想法,要作筆記記下來,並隨時查一查,可能時間久了自然就有新的看法。筆者總結了幾個作研讀筆記的小技巧:(1)為了方便記錄,在研讀文獻時,建議購買一支掃描筆,攜帶方便且效率很高。你所需要的資料,常常是散見於各種書籍中或一本書中,也許只有一小段或者幾句話是你將來要引用的,可以用掃描筆把它輸入到電腦中,記下它的出處,以後可以隨時調用。(2)在研讀文獻時,使用一些諸如MindJet的思維導航工具記錄文獻的知識點及其關聯,這樣,可以很清晰且高效地掌握作者的思想脈絡。如果把相關主題的文獻內容點彙總在一個思維導航圖中,將能構建一棵關聯度很強、脈絡很清晰的知識樹。

二、參考文獻管理軟件

參考文獻是撰寫、編輯論文或論著時所引用的有關圖書資料,被列入的參考文獻只限於著者親自閱讀過的和論文引用過的,而且正式發表的出版物或其他有關的檔案資料。它是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文稿的科學依據和著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而向讀者提供文中有關資料的出處,也反映出作者對本課題的歷史與現狀的研究程度,從中評價與瞭解結論的可信程度。在論文中需要引用大量的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標註的準確與否關係到作者和論文的嚴謹性和科學性。但引用文獻的格式、標註和排序等工作繁雜而瑣碎。參考文獻管理軟件是一種用於幫助研究者獲取、組織、管理與研究相關的文獻資料,建立個人文獻數據庫,並進行論文寫作的工具。信息化迅猛發展的今天,手工化的參考文獻管理方式漸漸被一些計算機軟件所取代。這裡推薦幾款常用的參考文獻管理工具。常見的參考文獻管理軟件有Endnote、NoteExpress、NoteFirst、Mendeley和Zotero等。(1)EndNote的優點是覆蓋的數據庫最多,使用人數眾多;參考文獻可以與本地電腦中的PDF原文建立關聯,對其進行管理。缺點是筆記功能太弱,不支持圖形繪製功能,只能以關聯方式鏈接圖片、表格等信息;對中文數據庫支持不好;需要花一定時間學習其功能。(2)NoteExpress對中文數據庫的支持是最好的,大部分數據庫都有所覆蓋,筆記功能強大,可以圖文並茂,Word插件寫作論文時也很方便;缺點是把數據庫的檢索結果添加到NE中的操作比較繁瑣,沒有網絡同步功能。(3)NoteFirst的優點是文獻數據庫可進行網絡同步;可抓取網頁,全文共享;缺點是覆蓋的數據庫還比較少,筆記功能較弱。(4)Zotero的優點是開源工具;數據可以在網絡上同步,也能在本地管理文獻;對中文支持不錯。缺點是與Firefox綁定;不能直接鏈接本地文件。(5)Mendeley的優點是免費,PDF導入,內置PDF閱讀功能;提供在線和桌面兩種方式,可將文獻上傳到網絡個人空間中。缺點是不支持中文數據庫。

三、從文獻研讀中挖掘研究創新點

通過研讀大量文獻來學習研究其中的模型,以此促使創新點的挖掘。看完大量模型後,就會產生關於構建新模型的思路,當然,新模型的構建一般也是建立在通過修改別人的模型的基礎上,不能憑空做出有創新意義的研究的。這個過程具有如下特點:通過尋找現有模型所不能解釋的現象,或者不能解決、處理的問題,提出修改發展現有模型的必要性;根據前面發現的問題著手修改,這個過程中的主要難度在於模型研究的技術難度。挖掘創新點要做到:選題新(前人未研究),資料新(手稿發掘、新數據、新統計資料、最新進展),方法新(新案例、新實驗、新方法、交叉研究方法引入),觀點新(新立場、新視角、老問題新解)。挖掘創新點的主要方法有:類比法、假設條件修改法、組合法、特殊到一般法。類比法指將在某個領域曾經取得過成功的方法運用到另外一個新的領域中。假設條件修改法指將現有的理論模型的假設條件根據所要研究的新的環境進行理由十分充分的修改,取得新的成果。組合法指將不同的領域加以組合,看能不能產生有意義的結果。特殊到一般法是一種逆向思維,它往往是創造性思維的成功方法。

寫作博士論文對文獻的蒐集與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