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結構化思維 培育核心素養——MECE分析法在高中教學中的運用

摘要:MECE分析法是指運用結構化思維,將複雜問題拆解成若干個相互聯繫又條理清晰的簡單問題再加以解決的方法。運用MECE分析法,能幫助學生快速從複雜問題中抓住問題的核心,從而解決“想不明白”“想得明白卻說不明白”以及“說得明白卻太囉嗦”的問題。文章以高三講評課中的一道題為例,介紹了運用MECE分析法解決高中政治學科問題的三個重要步驟:科學分類,在設問審題中找到答題論點;高效提煉,在材料分析中獲取答題論據;結構化表達,在思考輸出中清晰論證。

訓練結構化思維 培育核心素養——MECE分析法在高中教學中的運用

  • 作者:張惠珊 漳州第一中學
  • 文章來源: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年第7期

新一輪課程改革強調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導向,學科核心素養實質是學生解決學科問題的關鍵能力與必備品質。[1]這就要求教師應該以“解決問題”作為教學追求。然而學生解決問題時卻不盡如人意。例如,相同的問題,有的學生能迅速抓住關鍵且條理清晰;而有的長篇闊論卻“想不明白”,或者“想得明白卻說不明白”,或者“說得明白卻太囉嗦”。有的老師認為這是表達能力的問題,卻沒意識到:語言和文字其實只是思維的表達,問題的背後是結構化思維的缺乏。對此,筆者在政治教學中引入MECE分析結構化思維工具,不僅有助於解決上述問題,而且對於學生的結構化思維培養也大有裨益。

一、MECE分析法概述

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譯為“相互獨立,完全窮盡”。MECE分析法是指運用結構化思維,將複雜問題拆解成若干個相互聯繫又條理清晰的簡單問題再加以解決的方法。運用MECE分析法,能幫助學生快速從複雜問題中抓住問題的核心,從而解決“想不明白”的問題;找到解決的模型結構,從而解決“想得明白卻說不明白”以及“說得明白卻太囉嗦”的問題。運用這個方法最核心的問題是對複雜問題一定要做到“沒有重合也沒有遺漏”地拆解。為此,MECE分析法提供了以下五種具體的拆解法。

1. 二分法

該方法把對象分為A和非A。例如《經濟生活》裡的公有制與非公有制,《生活與哲學》裡的對抗性社會矛盾與非對抗性社會矛盾。

2. 過程法

這個方法把複雜問題按照時間或階段順序,拆解成若干簡單問題。例如《經濟生活》裡解決公平問題可分成“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兩個階段,《政治生活》裡對政府的監督可分為決策階段、執行階段與執行後階段的監督。

3. 要素法

此方法適用於有多個特徵或內容的對象。例如《文化生活》裡文化軟實力有文化生產力、文化影響力、民族凝聚力三個內容,《生活與哲學》裡的矛盾有對立統一性、普遍性、特殊性、不平衡性四個特徵。

4.公式法

這個方法要求按照公式的要素分類。例如《經濟生活》裡的經濟效益=產出÷投入。若解決經濟效益的問題,可從產出與投入兩方面著手。

5. 交叉法

該方法適應於分析兩個複雜事物的關係,將兩個複雜事物各自拆解出的諸要素按數學上的組合進行分類。例如2013年高考全國文綜卷Ⅰ第38(1)題要求“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經濟學知識,分析城鎮化對R鎮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2]。”根據材料,“城鎮化”可拆解成4個方面,“R鎮經濟發展”可拆解成5個方面,理論上有20種組合。具體結合材料,可拆解為6對關係。這6對關係如圖1所示。

訓練結構化思維 培育核心素養——MECE分析法在高中教學中的運用

  • 圖1

上述五種方法,需要根據問題的具體情況靈活應用,在大部分情況下,能對複雜問題的子問題進行科學分類。

二、MECE分析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

理論工具的合理應用對提高教學實效大有助益。筆者以高三試題講評課中的一道例題為例,談談MECE分析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這道例題來自2018年高考全國文綜卷Ⅱ第40(2)題(以下簡稱“例題”),題目要求“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說明我國雜交水稻研發推廣是如何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的。”[3]

(一)科學分類,在設問審題中找到答題論點

上述五種拆解方法主要運用於對複雜問題的拆解,選擇的拆解方法是否適合,關係到對問題的分析是否科學合理,因此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包含時間要素的問題,適用“過程法”;包含多個內容或特徵的問題,適用“要素法”;依賴公式解決的問題適用“公式法”;涉及關係論證的問題適用“交叉法”;以上皆非,可用“二分法”。

對於例題中的設問,筆者向學生提問:“文化自信什麼意思?用什麼分類法?可拆解成哪些方面?”提問意圖引導學生運用MECE分析法去拆解問題。受筆者啟發,學生答:根據教材定義,文化自信來自於深刻把握了時代發展的客觀趨勢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以及充分肯定了自身民族文化的價值,對本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也保持著堅定的信念。[4]因此,文化自信包含多個內容,可用“要素法”,拆解成“把握時代發展趨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充分肯定自身文化價值”以及“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三方面。如果雜交水稻的研發推廣有利於這三個方面,那麼文化自信就能得到增強。

以上展示的是將一個複雜問題拆解成若干簡單問題的過程。藉助“MECE分析法”,快速地幫助學生從複雜問題中找到了解決的模型結構。

(二)高效提煉,在材料分析中獲取答題論據

明確答題論點後下一步是從提取材料信息獲取支撐論點的論據。但是材料往往是沒有經過篩選與歸納的。如何從中高效提取信息?在上一步驟,我們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結構模型。接下來,我們依據這個結構模型去材料中提煉能夠與結構要素一一對應的具體信息就可以了。

在上述例題分析中,筆者已經與學生一起將問題拆解成三方面。接下來,筆者引導學生依據這三方面去提煉材料信息。也即,在分析材料時重點識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與時代發展趨勢”“文化價值”“文化生命力”這三個特徵的信息。以第一個方面為例,我們在材料裡找到了與之對接的句子“幾十年來,研發團隊奔走在試驗田和實驗室,解決了雜交水稻育種的一系列關鍵性難題”,[3]意思是研發團隊幾十年來深入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依次類推,在結構模型的幫助下,學生迅速找好了與結構的要素一一對應的三個具體信息。如圖2所示。

訓練結構化思維 培育核心素養——MECE分析法在高中教學中的運用

  • 圖2

以上展示的是運用MECE分析法提煉材料信息的過程。結構化模型讓提煉信息的方向更明確,信息更全面,效率也更高。

(三)結構化表達,在思考輸出中清晰論證

上述“對問題的科學分類找到論點”與“對信息的高效提煉找到論據”,學生只是對問題進行了內在的分析,尚未將分析結果向外表達。那麼,如何進行更高效的表達?

著名的亞里士多德“三段論”,是符合結構化思維的向外表達的有效工具,將思維表達分為“大前提”“小前提”以及“結論”三要素。[5]“大前提”是指一般性觀點,“小前提”是指符合“大前提”的具體情況,“結論”是指從“小前提”與“大前提”的聯繫中得出的具體觀點。

在例題中,學生已經找到雜交水稻研發推廣與文化自信的聯繫。如何把這個分析成果通過“三段論”結構表達出來?筆者向學生示範了第一方面:大前提是“文化自信來自於對時代發展趨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深刻把握”[4];小前提是“幾十年來研發團隊立足實踐,奔走實驗田與實驗室,調查人們對高品質水稻的需求(立足實踐),順應國家產業升級的要求(把握趨勢)”[3];結論是“研發團隊深刻把握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與時代發展趨勢”。

所以,第一方面表達為:“研發團隊幾十年來奔於實驗田與實驗室,深入實踐調查人們的需求,助力國家產業升級,深刻把握了時代發展趨勢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增強了我們的文化自信。”[3]受到教師的啟發,學生順利表達了第二、三方面。

第二方面:研發團隊通過到國外指導培養種植技術等形式,帶動了文化交流和傳播,彰顯了中國文化的價值,對我們的文化自信的增強起到促進作用[3]。

第三方面:研發團隊自強不息,常年植根於種植技術的研究與推廣,為中國農業科技發現作出重大貢獻,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價值與生命力,增強了我們的文化自信。[3]

上述演練,訓練的是學生運用結構化的方式對外表達的能力。藉助這樣的表達模型,學生的表達條理清晰、有理有據,而且迅速。

訓練結構化思維 培育核心素養——MECE分析法在高中教學中的運用

三、結束語

想得明白才說得明白,說得明白才做得明白。高中政治學科問題的解決,也是一樣的道理,核心是想得明白,也就是有科學的思維方法。MECE分析法通過“科學分類”“高效提煉”與“結構化表達”三個步驟,解決政治答題中的“想不明白”“想得明白卻說不明白”以及“說得明白卻太囉嗦”問題,是高效科學解決政治學科問題的核心素養,幫助學生思考得更科學、更高效,表達得更清晰、更有說服力。

參考文獻:

[1]劉紅梅. 中學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J]. 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5

(32):14-16.

[2]國家教育考試院. 2013高考文綜真題(新課標卷Ⅱ)[EB / OL].[2019-02-10]. https://www. ppkao. com / shiti /4926037/.

[3]國家教育考試院. 2018年新課標Ⅱ文綜高考試題[EB/OL].[2019-02-10]. https://www. sohu. com / a / 234840728_479543.

[4]石文卓. 文化自信:基本內涵、依據來源與提升路徑[J]. 思想教育研究,2017(5):43-47.

[5]張曉君,袁嬌嬌. 亞里士多德模態三段論邏輯的形式化公理系統探討[J].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

(1):31-3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