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抑鬱症:你的孩子是怎樣一步步走上”抑鬱“這座懸崖邊...

◆◆ 關注「家學寶」每天收穫專業家庭教育知識

◆◆

兒童抑鬱症:你的孩子是怎樣一步步走上”抑鬱“這座懸崖邊...

家學寶主筆團 | 彥廷

1


早年,我認識一個小女孩。

她自稱患上了抑鬱症,重度失眠,長期的神經衰弱讓她不堪重負,甚至有悲觀厭世的念頭。

女孩常常通過QQ郵件向我傾訴,關於她的生活,她的父母,以及她的困惑和無助。她說,如果再找不到一個可以表達情緒的出口,她就會死掉。

她在信中寫道,她的父親是一名普通的建築工人,沒讀過什麼書,靠雙手賺著辛苦錢。母親是一名教師,知識分子,對她的學習要求十分苛刻。

她說,自己被父母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卻一直像活在陰影的籠罩下。

母親死要面子,常拿自己的學生和她作比較。父親嗜酒如命,一旦喝多就會對她破口大罵。

無論她多麼努力、多麼爭氣、多麼優秀、母親從來沒有表揚過她,她考試拿了第一,進了重點中學。結果,母親誇樓下念職校的女兒優秀,也不肯表揚她一句。

有一回,她和母親發生爭執,父親喝了酒,把她第二天要交的作業一下子全都撕了。

父親說,她和他朋友的孩子比,就像這地上的碎紙屑一樣。每當她聽到那種刷刷撕紙的聲音,就會渾身一震,腦子變得非常煩躁。

一想到,自己傾盡全力努力學習,仍然得不到母親的肯定;

一想到,自己無端承受父親酒後失態,對自己施加的情緒暴力;

一想到,自己就像是一個沒有價值的玩偶,任人擺佈;

一想到這些,她就很難過,甚至想離開這個世界。

女孩不止一次,在信中這樣說到。

我知道,當一個家庭得了病,最大的受害者就是那個敏感脆弱的孩子。我也知道,這個患上了抑鬱症的小女孩,不過是替這個家庭,扛起了所有的傷。

在回信中,我沒有勸她接受治療,而是告訴她:

“如果你想哭,就用力的哭出來吧,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也沒有權利去改變誰,更沒有義務去替任何人承受你不該承受的悲痛,所以無論你覺得自己有多麼的不幸,都一定要好好活著。”

在多次的交談後,女孩慢慢地變得開朗起來,言語也越來越開闊,有幾次還和我談到了對未來的憧憬。

雖然之後我們逐漸失去了聯繫,但我確信,她一定會好起來。

抑鬱如猛獸,令人惶惶不可終日,在我們的生活中,大家對抑鬱的瞭解真的很少,很少......

2

兒童抑鬱症,離我們的孩子並不遠


前幾天,年僅25歲的韓國女星崔雪莉自殺,疑似重度抑鬱。

演員熱依紮在微博上爆出自己患有重度抑鬱症,也想過一了百了。

包括前段日子,在北海潿洲島失聯的22歲女孩,曾給朋友開玩笑說要去“跳海”。據女孩舅舅陳述,女孩在教育機構當老師,因工作壓力大,有一點抑鬱。

有人說,她在失聯前已經發出了求救,只是被人當做了玩笑。

一時間,“抑鬱症”成了全民焦點。

據統計,全球抑鬱症患者超過三億,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到2.1%,很多開朗微笑的人,內心也可能正在經歷巨大的痛苦和煎熬。

其實,抑鬱症並不是矯情或是心情不好,它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患,染指的不僅僅是明星,成年人,還可能會是我們身邊天真無邪的孩子。

因為已經有研究表明,在8-16歲中小學生中,抑鬱的檢出率超出30%,甚至比成年人的抑鬱發病率都要高,在大部分父母看來,孩子都是無憂無慮的,但事實並非如此。

有不少患上抑鬱症的孩子,直到心裡那根弦徹底斷掉的時候,父母才意識到,原來抑鬱症有這麼嚴重。事實上,抑鬱症離我們的孩子真的很近,它就像一個隱形殺手,可能會隨時要了孩子的命。

要知道,世界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離開,也沒有毫無徵兆的崩潰。孩子身上的問題,多半來源於他的原生家庭。

在電視劇《小歡喜》中,陶虹飾演的宋茜用全包圍式密不透風的愛,讓女兒變得“懂事”,變得小心翼翼,變得失去自我,最終患上抑鬱症,被逼跳海。

這樣的場景,在現實生活中時有發生,也許你的一句話、一個眼神就會讓孩子的心裡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

前段時間,一名9歲的孩子被爆出患上抑鬱症,備受折磨。

這一切,都源自父母對他過高的期望,小小年紀身負千斤重擔,鬱結在心,無力疏解。

兒童抑鬱症:你的孩子是怎樣一步步走上”抑鬱“這座懸崖邊...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踢貓效應”

它描述的是一種典型的壞情緒傳染過程,即人的不滿情緒,一般會沿著等級和強弱組成的社會關係鏈條依次傳遞,由金字塔尖一直擴散到最底層,無處發洩的最弱小的那一個元素,則成為最終的受害者。

在一個家庭的組成中,年幼的孩子往往充當了弱者,即受害者。

我們應當明白:好情緒會傳染,壞情緒也同樣會影響身邊的人,更何況是敏感脆弱的孩子呢?

許多父母,沒有意識到抑鬱症有多可怕,不會在意孩子的內心感受,也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殊不知,一念錯,一生錯。

患上抑鬱症的孩子,除了對世界充滿悲觀以外,對自身也是極度的不自信,他們會經常表現出負面情緒和自卑情緒,表達對生活的失望,厭惡自我,無論是學習成績還是生活狀態都會變得消極起來。

不可否認,我們處在一個優勝劣汰的社會,所有家庭的共識也是:學習真的很關鍵,因為它意味著機會,關乎著未來。

但是,當我們把精力和重心都放在孩子的學習上、分數上時,也請抽出一點點的時間,關注一下孩子的精神需求,或者說僅僅是多關注一些孩子們的業餘愛好,因為這世上沒有什麼能比生命和健康更為重要。

被丘吉爾比喻成“黑狗”的抑鬱症目前正流竄於世界各個角落,作為父母,我們都應該提高警惕。

3

讓孩子擁有“抑鬱抗體”


情緒表達的方式是影響人際關係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學會恰當地表達情緒,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

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從小學會理解他人情緒,並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呢?

1.營造輕鬆的家庭氛圍


家庭氛圍對一個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常常在父母不良情緒下成長的孩子,長大後大概率會存在行為問題和抑鬱傾向。

情緒是會傳染的,家長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在孩子面前宣洩負面情緒。

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才能讓孩子能夠遠離心靈感冒。

孩子從父母的情緒表達反應和情緒調節、處理方式以及行為準則中學會情緒管理。

2.接納孩子的情緒表達


無論孩子的情緒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也無論是你認同的還是不認同的,都先試著去接納,因為人有情緒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

如果家長不接納孩子的情緒,孩子就會認為不應該有自己的情緒,尤其是不好的情緒,他們會認為自己的這些壞情緒都是不對的。

當他再有不良情緒的時候就會壓抑自己、否定自己,逃避這種情緒體驗,長此以往,嚴重的可能長大之後產生情緒障礙。

請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接納和愛,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3.幫助孩子調節負面情緒


平日裡,父母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戶外運動。有科學研究表明,運動可以增加大腦中血清素的水平,使人放鬆,改善健康狀況,並且提高幸福感,並且減輕抑鬱症的症狀。

父母們一定要知道,情緒問題不會無緣無故的出現,肯定有一定的外因,當孩子情緒不佳時,家長可以跟孩子溝通,引導他們把心裡的不平和委屈說出來。

家長沒有聆聽孩子內心,只會讓他們感到更絕望,有些孩子不敢向父母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因為他們害怕了父母知道後的反應。

有些父母不僅不會安慰孩子還會打擊和批評。

一些不善言語的父母,可以為孩子佈置發洩區,幫助孩子去表達情緒。除此之外,還有必要加強孩子們的挫折教育,坦然面對挫折,可以讓他們走的更遠。

我們希望,孩子是快樂成長的,在面對世事變化後,能笑然面對。

我們需要教會孩子的,是如何管理情緒,學會體諒他人,並且關心和保護自己。

我們應該讓孩子永遠銘記的,是我們對他的那份無條件的愛與接納。

願我們能看透孩子的脆弱與逞強,給TA們一個最溫暖的的懷抱,並堅定地告訴他,別怕,我們是你最堅強的後盾。


家學寶編輯團隊以專業的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理論為支撐,原創圖文、音頻、視頻和測評內容,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養支持。家學寶——您手邊的家庭教育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