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百年前河南珍貴老照片:古蹟尚存,難得一見,圖十是北宋皇陵


這張於1907年7月9日拍攝的照片上的是過去的商丘。照片上的街道十分破舊,只是土路,而不像是會出現在影視劇中的石板路。商丘這一歷史名城,曾是商朝開國時的都城。不僅這一個城市,河南省中也有很多城市是其他一些朝代的都城,悠久的歷史也給這裡留下了眾多古蹟。今天,就讓我們通過這組老照片來看看,河南一百多年前是怎樣的樣貌吧。

這張於1907年7月24日拍攝的照片上的是100年前洛陽城的城門。作為國務院公佈出來的首批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員,洛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被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中心,先後有十餘個王朝定都於此。洛陽被定為都城的時間長達1500年,洛陽因此也有“千古帝都”之稱。

這張照片拍攝的是100餘年前洛陽龍門石窟的樣貌。它是從北魏時期始建的,陸續建造了400餘年,才形成了這樣一個長達一公里的奇景,堪稱中國的文化瑰寶。歷史上,龍門石窟曾不止一次被破壞,既因唐朝的滅佛運動,又因千年來持續的文物盜鑿,這種情況在民國時期尤為嚴重,導致如今很多佛像都殘缺了。


這張於1907年7月24日拍攝的是靈寶縣的城牆,我們可以從照片上看到一群婦女正在水塘邊洗衣服,城牆也已經有多處開裂坍塌,就如同清朝當時的處境一樣。要知道,靈寶縣因為位處河南、山西、陝西的交界地,境內更有個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的函谷關。

這張於1907年拍攝下來的建築,就是為紀念曾國荃和曾國藩二人而建立的二曾祠。它處於開封、祥符兩縣的交界處,因為清末時,受曾國藩重用提拔的官員可謂遍佈天下,當時因他知遇之恩的官員們建立了規模極大的二曾祠。祠內建有亭臺樓閣,可惜的是毀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時,後來就在那裡建立了開封圖書館。

這張於1907年7月14日拍攝的照片上的是猶太人在開封府樹立的石碑。據說,曾有一批猶太人在北宋時期,來到了開封府,在此定居下來之後,就開始世代繁衍。據說直到清代,他們都一直保留有猶太人的習俗與傳統,甚至還會說猶太語,即希伯來語,不過如今那些猶太人則已經被基本同化了。


這張照片就是河南省的大相國寺在清末是的樣貌。原本,大相國寺被信陵君當做宅邸,後來在那裡建寺後被命名為建國寺,到了唐代時又重建了毀於戰火的建國寺。後來,唐睿宗李旦將它改名為大相國寺,為的是紀念他即位前被封的相王。水滸傳中的著名情節:魯智深倒拔垂楊柳就是在這裡發生的。

這張照片拍攝於清末的冬天,拍攝的是河南地區一家人過年前,去上墳燒紙的場景。燒紙錢的歷史已經有近千年了,人們往往會認為燒紙錢是給自己逝去的親人送錢,好讓他們在地下能過得好些,這一習俗也一直延續至今。

這張於清末拍攝的照片,是河南少林寺的牌匾。在很多武俠小說或者電影裡,少林寺都是極具傳奇色彩的,就連到了今天,少林寺也始終有絡繹不絕的遊客,其實,少林寺是重建過的。樊鍾秀在1928年同馮玉祥部作戰時,將司令部設立在少林寺中,而馮玉祥的部下石友三卻在戰勝後,為報復縱火燒燬了少林寺。


這張於清末時期拍攝的照片中,是在鞏義市中埋葬著七位皇帝的北宋皇陵。此外,這裡還葬著趙匡胤的父親和近千座的皇族宗室以及大臣的墓葬。可惜的是,北宋皇陵幾乎都已經被盜掘了,就連地面上的石像也大多都被砍走了頭。更有很多石像到現在都還被散在農田裡,保存的狀況極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