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禮貌”正毀掉我們的孩子?強行分享和謙讓,已成童年陰影

莉莉是個四歲女孩的媽媽,與丈夫商量之後他們要了二胎,生了一個男孩,但是她沒想到自己的女兒因為弟弟的出生而變得內向。剛開始莉莉和丈夫覺得女兒可能不習慣家裡多了個更需要照顧的孩子,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他們發現女兒仍然是悶悶不樂的樣子。於是莉莉耐心地和女兒溝通,才發現她的不開心源於一件小事。

弟弟剛出生的時候莉莉的女兒也喜歡和寶寶玩,某次一個親戚來訪看望弟弟,也送了女兒一個玩偶。當時弟弟或許是出於好奇心,所以抱著玩偶不放。女兒的好勝心也被激起,兩個孩子為了玩偶爭來爭去。當時莉莉就直接把玩偶給了兒子,並告訴女兒作為姐姐要讓著弟弟。自此之後,女兒就不愛和弟弟一起玩了。莉莉在二胎出生以後努力保持一碗水端平,並且她從未重男輕女,但她也沒想到自己因為中國式禮貌而傷害孩子。

中國式禮貌在生活中並不少見,很多家長甚至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它的影響,成為中國式禮貌的傳播者。但是這類禮貌有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它違背了孩子本身的想法,孩子因為所謂的禮貌而勉強自己、不開心,甚至還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但是家長們能意識到自己正在傳播中國式禮貌嗎?

一、“中國式禮貌”表現在哪些方面?

1、作為哥哥姐姐必須謙讓。這應該是很多大孩子經歷過的痛苦,就像莉莉的女兒一樣,明明都是小孩子,就因為出生得更早,所以無論做什麼都必須謙讓。很多孩子明明不情願謙讓,但是為了禮貌不得不

強迫自己做不喜歡的事情

“中國式禮貌”正毀掉我們的孩子?強行分享和謙讓,已成童年陰影

2、面對誇獎時,不自謙就是驕傲。很多孩子生活在沒有誇獎的環境中,失敗的時候,這些孩子會被批評;成功的時候,這些孩子會被嚴厲對待。並且倘若有其他人誇獎孩子的時候,很多家長出於中國式禮貌還得一個勁地貶低孩子,似乎把承受誇獎就是驕傲的表現。

3、讓孩子與他不認識的陌生人打招呼。很多孩子從某個年齡階段開始不願意和陌生人接觸,他們變得十分怕生。而遵守中國式禮貌的父母往往喜歡不顧孩子的感受強行要求他與陌生的親友打招呼,很多孩子即便是長大了也對打招呼這件事情印象深刻。

4、當別人道歉的時候,必須原諒對方。其實並不是所有的道歉都值得原諒,有時候孩子因為別人做錯事而受到傷害,或許他並不想馬上原諒對方,但是中國式禮貌的父母們看到孩子遲遲不回答一句“沒關係”,就會指責孩子小氣。這反而讓孩子覺得很委屈,自己什麼都沒做錯卻被迫要原諒對方。

因此孩子們都不太喜歡中國式禮貌,因為這壓抑了他們本來的感受,除此之外,中國式禮貌還會帶來很多影響,甚至會影響孩子將來的個性、人際關係等等方面。

二、中國式禮貌的缺點

1、孩子無法表達真實的感受。明明不想忍讓,卻因為年紀更大而不得不忍讓;明明想要得到誇獎,卻擔心被誤認為不謙虛;明明不想和不認識的人說話,卻必須裝作熱情大方的樣子打招呼;明明覺得很委屈,卻不得不表現得大度原諒別人。孩子的所有情緒、感受都被中國式禮貌壓抑,為了獲得長輩們更好的評價,裝成他們最喜歡的孩子,所以孩子也是很辛苦的。

“中國式禮貌”正毀掉我們的孩子?強行分享和謙讓,已成童年陰影

2、過於謙虛和謙讓導致孩子變成自卑的老好人。倘若父母長期要求孩子謙遜,那麼得不到一句誇獎的孩子慢慢也對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也無法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而當謙讓變成命令時,孩子為了不被貼上“小氣”的標籤而忍讓,也會漸漸失去表達的意願,成為了為了討好別人而勉強自己的老好人。

3、讓孩子變得怕生,拒絕與陌生人接觸。倘若孩子被迫與陌生人打招呼,那麼等孩子長大之後也無法忘記自己當初與陌生人打招呼時的難堪與痛苦,所以現在很多年輕人才會說自己畏懼與不熟的人打招呼,倘若遠遠的看到對方,就會繞道走。

這麼看來,中國是禮貌帶來的幾乎只有痛苦,倘若家長不希望孩子為了所謂的禮貌而勉強自己,那麼也應該轉變觀念。當然,教孩子懂禮貌、懂規矩是必須的,但是除了禮貌,家長還應該教會孩子什麼呢?

三、孩子應該有禮貌,但也應該學會什麼?

1、不違反規則、法律的情況下,不想做什麼就不做。孩子們沒有必要為了禮貌而勉強自己,比如孩子不願意和別人分享自己的巧克力、不願意馬上原諒傷害自己人等等。倘若孩子的選擇沒有違反規則,那麼家長可以尊重孩子的選擇,不願意分享不是小氣,不願意原諒不是記仇,或許只是因為他們年紀太小,還不懂得理解別人的感受。

“中國式禮貌”正毀掉我們的孩子?強行分享和謙讓,已成童年陰影

2、感謝誇獎、接受批評,同時瞭解真實的自己。被誇獎、被批評都是人生常常經歷的事情,家長可以教孩子在獲得誇獎時大方的說一聲“謝謝”;被批評時,也不要沮喪,認真的反省自己的問題。別人的評價能幫助孩子更好地認識自己,因此孩子應該坦然的接受。

或許是因為很多家長自己也曾經成長於中國式禮貌之中,所以瞭解被中國式禮貌壓抑的感受,於是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絕不採取中國式禮貌。這樣的改變是有利於教育環境的發展,倘若大家都不強行要求孩子謙讓、謙虛、原諒等等,那麼“不禮貌”這個標籤也不會貼到那些想要表達真實感受的孩子身上了。所以也建議所有的家長都拒絕中國式禮貌,讓孩子學習真正的禮貌。

互動話題:各位家長對中國式禮貌還有什麼新的看法嗎?倘若你有不一樣的看法,可以分享在下面的留言區,歡迎各位家長們一起討論這個問題。

------------------------------

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都可以給話梅留言,話梅將根據用戶留言做出最專業的解答,用專業的知識為大家解決育兒過程中煩惱與糾結!

關注、轉發、分享【話梅的媽媽】文章,話梅的媽媽擅長嬰幼兒護理知識、兒童營養搭配、幼兒衣食住行注意事項、幼兒成長過程中棘手問題等所有的育兒問題都會在這裡為您解答,給您最專業的建議!

因為專業,所以信賴。我是話梅媽媽,專業高級育嬰師。專注於解決親子成長中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