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巨頭金融牌照爭奪戰:誰收集到了7顆龍珠?

價格、門檻再高也阻擋不了各路大佬追求金融牌照的熱情。目前,以BAT為首的互聯網公司都在向申請各金融牌照努力,以此“開疆擴土”,拓展金融版圖。不過,對於互聯網巨頭來說,在金融牌照佈局方面,網絡小貸、第三方支付、保險銷售或保險經紀牌照相對較為容易,而民營銀行、消費金融、基金、證券等牌照的獲取難度則較大。

— 1 —

金融牌照的分類

國內的金融牌照大致分為銀行、保險、信託、期貨、證券、基金、融資擔保、商業保理、第三方支付、消費金融、徵信、小貸、租賃、典當、金融資產交易場所共16大類。

對於傳統銀行,最重要且有價值的7塊金融牌照包括:銀行、證券、基金、保險、期貨、信託和租賃。互聯網金融企業的7張最具價值的金融牌照則包括:銀行、保險、基金、證券、消費金融、第三方支付、網絡小貸。對於互聯網金融企業來說,拿到其中一張牌照尚且不易,而集齊主要的7張牌照更是難上加難。

— 2 —

為什麼要申請金融牌照

在經濟發展和政府逐漸傾斜的大環境下,金融牌照的魅力難以抗拒。對於一家企業來說,在公司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擁有一張或多張金融牌照是一道護身符,為了擁有更多的市場資源,各家金融科技公司們正努力向持牌經營靠近。

隨著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加上金融牌照的獲取標準的完善,金融牌照審批明顯收緊,各大公司對金融牌照的熱情與日俱增。各類牌照的價值凸顯,也間接反映出各大公司追逐牌照的熱情。

目前,獲取牌照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申請獲取,一種是收購獲取。由於申請獲取速度相對較慢,且一些牌照的頒發處於暫停狀態,收購獲取這種更為便捷的方式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青睞。

— 3 —

核心牌照待補齊

基於各類公開信息,零售金融新視角整理了螞蟻金服、騰訊、小米金融、京東金融、蘇寧金服、度小滿6家互聯網企業的金融牌照佈局情況,主要包括互聯網小貸、消費金融、銀行、基金銷售、保險、證券、第三方支付7張牌照。

據零售金融新視角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10月23日,上述企業均獲得了網絡小貸、第三方支付、保險銷售或保險經紀牌照,而拿到銀行、消費金融、基金銷售、證券牌照的難度較大。

銀行牌照中,除了京東金融外,其他6家企業目前均已獲得;對於消費金融牌照,僅有蘇寧和度小滿兩家擁有該類牌照。實際上,螞蟻、京東金融、度小滿等都在積極爭取這一牌照,但新批消費金融公司的速度已經大為放緩。證券牌照方面,目前包括騰訊、蘇寧和阿里均通過持股的形式獲得該牌照。對於基金銷售牌照,除了小米金融外,另外5家企業均持有該牌照。

互聯網巨頭金融牌照爭奪戰:誰收集到了7顆龍珠?


零售金融新視角整理

互聯網企業金融牌照梳理:

蘇寧金服:

在7張重要的金融牌照中,僅證券牌照是持有華泰證券3.16%的股份外,蘇寧已將6張金融牌照全部攬入囊中。除了蘇寧消費金融和蘇寧銀行均由蘇寧雲商控股外,其他4張牌照均由蘇寧金服控股。

根據2019年上半年蘇寧易購的半年報披露,蘇寧金服營收達19.58億元,淨利潤4.05億元,同比增長556%。對比蘇寧金服2016年、2017年、2018年的營收分別為18.27億元、21.78億元、31.69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35億元、5.08億元、3.51億元。

除蘇寧金服外,蘇寧銀行上半年營業收入為3.49億元,淨利潤為947.7萬元。蘇寧消費金融上半年實現營收2.26億元,與去年同期營收3.71億元相比,下滑39%;上半年虧損1.96億元,上年同期虧損2892.5萬元。

此外,對於網絡小貸的數據也有披露。蘇寧通過重慶蘇寧小貸和西安蘇寧小貸發放公司類貸款及墊款、個人消費信貸。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6個月,蘇寧金服發放貸款及墊款總額217億,環比上升17.12%。

螞蟻金服:

截至目前,7張重要的金融牌照中,除了消費金融牌照,螞蟻金服擁有6張金融牌照,其中銀行、網絡小貸、基金銷售、第三方支付牌照屬於控股形式,保險牌照和證券牌照則為參股形式。與蘇寧金服一樣,螞蟻金服二季度也獲得了較好的利潤。

根據阿里巴巴披露的財報顯示,2019年二季度阿里巴巴實現營收1149.24億,同比增長42%;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量的淨利潤為309.49億,同比增長54%。

值得一提的是,來自螞蟻金服特許權使用費和軟件技術服務費收入為16.27億元(約2.37億美元),上年同期為9.1億元。若按此前約定的37.5%的利潤分成協議計算,螞蟻金服二季度利潤約43.38億元。

而在2018年的三、四季度,螞蟻金服曾出現過虧損。據據阿里巴巴財報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螞蟻金服應當支付給阿里巴巴集團的特許服務費和軟件技術服務費為支出1.32億美金,按照比例,螞蟻金服當季度虧損3.52億美元。而2018財報第四季度季度財報同樣也顯示,螞蟻金服出現了約7.2億元的虧損。

有業內人士認為,螞蟻金服的利潤大幅回升,可能與移動互聯網紅利消失,企業逐漸恢復理性,及與騰訊的戰爭結束有關,當前中國企業逐漸進入了一起做利潤,悶聲賺錢的階段。

互聯網巨頭金融牌照爭奪戰:誰收集到了7顆龍珠?


度小滿:

2019年5月份,度小滿以4.5億元入股哈銀消費金融,成為其第二大股東,也成為BAT中首家擁有消費金融牌照的公司。

先來看看哈銀消費金融的成績單。2019年上半年,哈銀消費金融實現淨利潤0.604億元,同比上年同期0.188億元增長221.28%;資產總額105.272億元,同比上年同期的51.326億元增長105.10%;貸款餘額102.02億元,同比2018年末增長45.40%。

近年來,監管層對消費金融牌照的發放呈現出一定的放緩趨勢,加上牌照申請難度大,且門檻高,因此目前BAT僅度小滿以持股的形式獲得了消費金融牌照。

根據《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規定,主要出資人是指出資數額最多並且出資額不低於擬設消費金融公司全部股本30%的出資人,應當具備具有5年以上消費金融領域的從業經驗、最近1年年末總資產不低於600億元人民幣或等值的可自由兌換貨幣、財務狀況良好,最近2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等10項要求。

持牌消費金融機構的發展勢頭並不弱於互聯網巨頭。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捷信消費金融淨利潤8.3億元,招聯消費金融淨利潤7.1億元,興業消費金融淨利潤4.42億元,馬上消費金融淨利潤為3.01億元。

隨著消費信貸規模不斷擴大和市場潛力的釋放,螞蟻金服的“花唄”、“借唄”,京東金融的“白條”、“金條”,以及騰訊的“微粒貸”等等,但業務的展開都是以網絡小貸牌照為基礎,加以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合作。

對比網絡小貸,消費金融牌照的展業範圍要寬泛很多。除了可在全國範圍內發放個人消費貸款外,最為關鍵的是,根據相關規定,消費金融公司的最大槓桿倍數可達10倍,但網絡小貸的槓桿水平只能在0.5-3倍的區間內浮動。這也就意味著,同樣金額的放貸規模,手持消金牌照的公司需要的註冊資本比小貸公司要少得多。

除了消費金融牌照,百度以及度小滿還擁有銀行、網絡小貸、基金銷售、保險、第三方支付牌照,7張牌照中,僅缺少證券牌照。

騰訊金融:

騰訊的金融業務發端於2005年財付通的成立,到如今已有14年的金融史,也可以堪稱是一部金融牌照“收割史”。截至目前,7張金融牌照中,與螞蟻金服一樣,除了暫未獲得消費金融牌照外,騰訊已經陸續完成銀行、網絡小貸、第三方支付、基金、證券、保險業務的佈局。

在上述業務之外,騰訊的金融版圖裡還包括FiT體內的理財(包括騰訊理財通、騰訊微黃金)、騰訊區塊鏈等。

2019年第二季度,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收入為229億元,同比增長37%。撇除備付金餘額的利息收入,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收入同比增長57%。

京東金融:

京東金融在2013年10月從京東集團剝離並獨立運營。京東金融在2017年的淨收入超過100億元,這是京東金融首次披露其營收情況。

京東金融現有的4張金融牌照包括網絡小貸、第三方支付、基金銷售、保險牌照。與騰訊、蘇寧、阿里、百度相比,京東金融在牌照方面仍然落後。

小米金融:

小米集團2015年開始涉足互聯網金融,小米集團的金融業務均已陸續由小米金融承接,其路徑與BAT類似,從支付切入金融領域,同時通過參股和收購的形式,獲得銀行、保險經紀等牌照。

小米集團發佈的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小米的金融科技業務收入達到7.92億元,同比增長62.7%。目前,金融科技業務主要為消費貸款及供應鏈金融融資。

— 4 —

互聯網巨頭或將加速佈局消費金融牌照

雖然蘇寧金服已經拿到了互聯網金融企業最重要的7張牌照,不過,無論從上半年還是去年全年的業績來看,蘇寧金服遠不及螞蟻金服以及騰訊金融科技的利潤。

此外,目前6家互聯網巨頭均獲得了網絡小貸、第三方支付和保險牌照,而多數企業在銀行、消費金融以及證券牌照方面的佈局則稍顯遜色,尤其是消費金融牌照,目前獲取難度較大,加上面對消費金融的巨大發力空間,未獲得該牌照的企業,未來可能會從入股民營銀行上尋求突破口,以此增加核心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