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高會上的“新農民”

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實習記者 郭媛媛

面朝黃土背朝天,皮膚黝黑粗糙,笑起來滿臉的溝溝壑壑,這是過去人們眼中的農民形象。這幾天,記者在第26屆中國楊凌農高會上看到,如今的“新農民”一點農民的樣子都沒有,他們是在校創業的大學生,受了專業培訓的職業農民,返鄉務農的合作社帶頭人,經營農業基地和工廠的企業家,他們是懂技術、會經營,依靠農業產業脫貧致富的帶頭人。

聚焦農高會 | 農高會上的“新農民”

陝西䴉鄉蜜語蜂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野生蜂蜜

“我們家鄉地處秦嶺巴山,境內四季分明,森林覆蓋率達98%,是中華蜜蜂的天然養殖地。我們公司位於陝西漢中洋縣的朱䴉之鄉,蜂蜜天然優質,大家可以隨意品嚐。”在農高會楊凌眾創田園創客創新創業展的陝西䴉鄉蜜語蜂業有限公司的展位上,創始人寇斌正給參會群眾和感興趣的項目投資人介紹他的蜂產品。寇斌是漢中人,他目前在楊凌職業技術學院讀大三,他未來想要在家鄉打造有機農業,帶動當地的村民致富奔小康。

寇斌告訴記者,他的專業是電子商務,目前在公司現有資源的基礎上正在自建網站,蜂產品也會利用電商平臺銷售,還通過小視頻直播的方式售賣。他說,現在國家對大學生創業在政策方面給予了很大的幫助,楊凌當地政府也提供免費的辦公場地,還有一些補貼,要抓好這個機遇,好好創業。

聚焦農高會 | 農高會上的“新農民”

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磻溪鎮姜家塬村監委會主任朱小林正在瞭解農產品的包裝

在農高會C館入口處,記者看到了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磻溪鎮姜家塬村的28位村民自發組織來農高會“淘寶”,有監委會主任、小組組長、產業帶頭人,還有蔬菜種植大戶和葡萄、花椒、櫻桃種植大戶。“時代在進步,現在要種好地就要依靠科學技術。我們經常組織村民來楊凌參觀學習,這裡有國內最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和成果。我們來農高會,想把能學的裝進腦袋,能買的裝進袋子,回去把村上現有的產業搞得更好,家家都能多掙錢!”監委會主任朱小林告訴記者。

聚焦農高會 | 農高會上的“新農民”

四川省廣元市旺蒼縣高陽鎮鹿渡村六組的康明祥正在選購蘋果苗

好苗子、好種子,新農機、新技術,大公司、大企業,村民們從A館逛到F館,邊走邊看邊學。從進出口農產品的包裝,到優質良種,到種植技術,到新式農具,再到數字農業和智慧農業,用朱小林的話說,就是“像劉姥姥進到了大觀園”,啥都稀罕!

在農高會C館廣場上,來自陝西省西安市閻良區的150位職業農民正在拍照留念。“自從我們閻良的職業農民有了組織,就年年都來農高會。甜瓜大戶和蔬菜大戶的種植技術提高了,病蟲害的防治技術也學到了,市場信息也有了。同時看看外地和外國的產業咋發展的,咱也學一學,要不斷學習進步!”隊伍組織者、閻良區農機中心黨組書記王博告訴記者。

聚焦農高會 | 農高會上的“新農民”

陝西省西安市閻良區的150位職業農民正在拍照留念。

“我快60歲了,發現現在的農民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真是天差地別。種地不用牛和犁,大部分都是機械化,除草噴藥都各有專門機器。學技術不用看電視,手機上下載一個APP啥問題都能解決,蘋果種好了弄個微信二維碼就能賣。”來自四川省廣元市旺蒼縣高陽鎮鹿渡村六組的康明祥和村裡6位同伴開了9個多小時的車,專門來趕農高會。“來農高會就是和社會發展接軌的,每年展示展覽的新技術新成果都不一樣,看了內心特別震撼,我們新農民要緊跟現代農業的發展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