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專版〡藝術“對話”城市 讓城市更時尚

藝術“對話”城市 讓城市更時尚

2019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藝術讓城市更時尚”對話大會舉行

進入新時代,一個城市如何認知藝術與時尚的關係?時尚的精神與溫度如何通過藝術的普及在城市呈現?藝術作為連接市場和市民的重要紐帶與載體,與加快打造國際時尚城、助推青島國際大都市建設越來越密不可分。2019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藝術讓城市更時尚”對話大會10月25日上午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2號館舉行,20餘位國內外文化藝術教育領域著名專家學者聚集青島,開啟與城市的“對話”。

“青島是最有資格建設藝術之城的城市”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中國文聯原副主席、書記處書記仲呈祥

青島是最有資格在中國建設藝術之城的一個城市,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有著豐富豐厚的文化積澱。我想藝術當然可以使城市更時尚,但只有時尚是不夠的,我們需要首先對時尚進行中國化的、時代化的新認識。

青岛日报专版〡艺术“对话”城市 让城市更时尚

我建議青島在建設藝術城市的偉大創舉當中,要高度地重視自己的優秀歷史文化傳統。每個國家、每個民族包括每個地方、每個城市,都應當講清楚自己優秀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澱基本國情、省情、市情,走一條有自己特色的發展道路。青島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六七千年以前,遠的不說,秦皇漢武都與青島有過交集,到了現代,偉大的五四運動最響亮的口號之一就是“還我青島”。因此,青島在建設現代藝術之城時,一定要紮根於自己的歷史文化,努力將這種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創建藝術城市,使生活更美好,將成為新時代的中國風尚”

——中國文聯副主席、文化和旅遊部原副部長董偉

新世紀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和城市化的進程迅速推進,人們的生活方式快速現代化,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長,習近平總書記也對新時代的文藝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他說:“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的精神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城市具有引領風尚的功能。如何加強新時代的城市建設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必答之題。

青岛日报专版〡艺术“对话”城市 让城市更时尚

去年,上合青島峰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向青島提出了建設現代國際大都市的新要求,我認為藝術城市是其中應有之義,藝術不僅會使城市更時尚,還會使人們的生活更美好,它是新時代我國城市建設體制升級的有利舉措。

首先,創建藝術城市有利於城市影響力的提升,在世界範圍內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城市大都是藝術城市,比如大家熟知的巴黎有盧浮宮,洛杉磯有好萊塢和迪士尼樂園,倫敦有大英博物館。如果論規模,在中國海岸線找出上百個戛納這樣的城市也不足為奇,他們辦電影節,後來辦電視節,成為世界交流發展的中心。同時,創建藝術城市還有利於增強人們的藝術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青島應在生活中凝練時尚,用藝術設計賦能產業”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主席潘魯生

時尚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產業。這次藝博會,傳達了青島的時尚文化氣息,如何把青島優秀的文化資源變成我們產業的財富,我想從城市發展的角度來講,這個時尚產業應該是追求文化附加值的產業,剛才在藝博會看到很多的藝術機構、音樂表演、藝術項目的推廣,這樣的項目如何去轉換,是現在應該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青岛日报专版〡艺术“对话”城市 让城市更时尚

我的思考是,首先從生活的角度凝練我們的時尚文化。城市現在不僅僅是數據化的城市、網絡化的城市,同時也需要有生活、傳統、文脈、藝術,因此時尚發展不能只追求所謂的日新月異,應該傳承和延續傳統文脈,從生活當中凝練文化。青島很典型的案例是,從清代中後期開始,我們的中外交流都非常密切,我們現在的抽紗、貝雕都是從歐洲引進的,但是經過上百年的發展已經形成青島的品牌,當年膠州灣傳統的民間工藝——草柳編已經進入了歐洲,中歐之間的交流不僅僅在當下,而是在一百多年前就開始了,這樣的文化交流在新時代面臨轉型的問題。

然後是如何用設計藝術來賦能產業,現在一談到產業就是工業製造,其實傳統意義上的藝術產業不僅僅是我們看到的傳統業態,還有藝術設計產業。最近剛剛舉辦的十三屆全國美展很多項目關注鄉村振興,關注城市發展,也關注老百姓的生活,這樣的藝術創造,如何能引進到我們青島的產業中來,需要我們很好地研究設計文化和城市的關係。

“用音樂打破國界推動全球文化共榮”

——美國國家錄音藝術及科學學院院長(格萊美主辦方)兼首席執行官尼爾·博特諾

在我的整個職業生涯中,一直從事著音樂推動方面的工作,音樂與藝術的創意實際上並不只在一個地方繁盛,它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發生。在美國我們創造了格萊美獎項,它不僅推動了音樂的發展和傳播,也以音樂文化推動了美國與世界人民的多元融合,或許未來有一天,格萊美的音樂也會在中國落戶。

青岛日报专版〡艺术“对话”城市 让城市更时尚

青島是一座非常美麗的城市,昨天我已經對這個城市做了一個簡短的遊覽,這座城市非常時尚和美麗,而通過音樂,我們會把城市變得更美好,藝術最終會把我們全球變得更美好。其實我也建議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要竭盡我們所有人的貢獻來推動藝術在世界各地、在城市當中的發展,用音樂打破國界,推動全球文化共榮。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李魏 攝影 王雷)

藝博會展演總導演張居淮——

以最精華的舞蹈匹配 最具活力的時尚之城

安徽省文聯副主席、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也是2019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展演部分的總導演張居淮憑藉10月25日開幕式上的開場演出和下午啟幕的“芳華杯”藝術教育成果展演,為整個藝博會增加了動感時尚的氣息,正如他所言: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青島,正需要這樣一臺充滿文化藝術氣息的時尚展會與之匹配。

青岛日报专版〡艺术“对话”城市 让城市更时尚

他告訴記者,數次來青,每次都會感到這座城市的變化,它變得更加開放,充滿活力,也越來越時尚。提及上午的開場展演,他說:設計時就想到了深圳的文博會。“藝博會與文博會不同,必定是動感的,具有直觀的視覺衝擊力的展示。所以才有了開場的‘絳州鼓樂’,舞劇《粉墨春秋》中的高難度水袖和雜技,青島本土的‘膠州秧歌’這些具有鮮明傳統文化特色的舞臺呈現,時尚創意賦予了它們新的審美趣味,強烈的視覺衝擊,聚合成濃厚的藝術氛圍。青島人的心態就是開放的,有活力的,加入時尚元素,一定會形成多元藝術匯聚的中心,讓更多人認識青島。”張居淮說。

下午的“芳華杯”藝術教育成果展演,是張居淮帶領團隊從100多所院校作品中精心挑選出來的,可謂好中選優,都是精品。“青島的觀眾能夠在藝博會上看到代表中國最高水平的舞臺藝術創作。”他說。

屢屢擔綱“桃李杯”“荷花獎”等大賽的評委,張居淮說,中國的文藝越來越火,也越來越接近生活,這次藝博會提供一個平臺,讓人們看到來自東西南北的傳統藝術特色,中國在舞蹈編創上的新突破,編導和舞蹈作品的年輕化,與中國的舞蹈發展趨勢一致。

說到青島的膠州秧歌,他欣然表示,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秧歌,最重要的是先要建立廣泛的群眾基礎,讓它為更多老百姓喜歡;其次是搭建平臺,給予它們更多的展示平臺,藝博會提供了這樣的舞臺。

卞留念:時代催促我們步履不停

青島的老朋友、連續24年參與央視春晚音樂創作的著名作曲家卞留念10月25日出現在會展中心的舞臺上,為獲得《金音中國》的音樂技術精英們頒獎。他告訴記者,這次來不是以作曲家的身份,而是以中國錄音師協會聲音藝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的身份。

青岛日报专版〡艺术“对话”城市 让城市更时尚

“對我來說,青島是親切而熟悉的。”卞留念曾多次擔綱青島啤酒節開幕晚會的原創音樂創作,並參與了奧帆賽的音樂創作,還曾為青島籍歌手江濤量身創作《愚公移山》,助其一舉成名。在10月25日下午的頒獎活動現場,江濤也特別到場為昔日的“伯樂”站臺。

卞留念說,多年往來青島,他深深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海洋文化屬性,“它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它的包容、開放、時尚以及國際化視野,都基於首要的一點,就是凡事敢於嚐鮮,去突破,去創新。”他唱起昔日為青島創作的一句歌詞:“吃蛤蜊,喝啤酒,青島人民夠‘牛’”。“這個城市給人感覺欣欣向榮、自信滿滿,正向著它的方向——國際大都市邁進。”卞留念說。

卞留念喜歡這種蓬勃的步履不停的感覺,這也是他個人所奉行的人生態度。連續24年參與央視春晚的音樂創作,至今超過4000首音樂作品問世……他說,每日前行,並不覺得什麼,回頭看時,自己都被這高產的數字嚇到了。這股創作的激情來自哪裡?卞留念說它來自時代。

“我們趕上了一個時代,讓我們在藝術上一直往前走。因為時代的迅猛發展給了我感動,各行各業的蓬勃,讓我們這些身處其中的創作者每一天都在興奮當中。時代催促我們,步履不停,每日前行。”他說。

不過,此時的卞留念對於音樂,已不滿足於創作本身,顯然也有了新知,“音樂不光是一種文化藝術,還透著科學屬性,比如數學計算的知識。現在音樂製作都是數字化。”所以他也常告誡年輕人,關於音樂創作的學習,要立體化,要學會“跨界”,不要變成只會音樂的“單細胞”生物。“這個世界正在把過去的專業界限打破,重新建立一種科技主導的‘跨界’的現代思維模式,音樂必定與現代科技手段融合互通。”卞留念說。

此次通過青島藝術博覽會的舞臺,卞留念說,他們要用標準化、專業化、藝術化的“聲音”講述中國故事,《金音中國》就是這樣一個打造頂級聲音的藝術家的盛典。“我們要建立起中國音樂藝術的聲音評價標準,向國家獻上一份專業厚禮。從青島出發,讓世界聽見中國最高品質的藝術聲音。”

用中國最美麗的聲音去講述中國故事,讓世界瞭解中國、喜歡中國,這是音樂人卞留念現在的使命。

卞留念說,從小到大,他學會了兩個字——“承載”,一切壓力,一切重任,要敢於去扛。“我覺得做每件事不僅給他人快樂,也要給自己快樂,要讓自己放鬆,享受其中。或許正因如此,創作的爆發力依然還在。隨著藝術積累,還會繼續追夢,繼續點燃。”

“芳華杯”藝術成果綻放藝博會

藝博會不僅有高端論壇、展覽,更有優秀藝術作品演出。在國際會展中心2號館中心舞臺,“芳華杯”藝術教育成果展演綻放舞臺藝術魅力,吸引眾多專業人士以及觀眾觀賞。

青岛日报专版〡艺术“对话”城市 让城市更时尚

據悉,藝博會對全國100多所院校參加國家各項賽事(如桃李杯、全國舞蹈展演、荷花獎等)獲獎的300餘件作品,組織專家進行精心遴選,最終選擇21個作品,加上青島市選出的3個非遺演出項目和市文聯“時尚之光”文藝演出(9個),共33個節目參加藝術教育優秀成果展演活動。

10月25日下午,由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和青島市承辦單位向24個參演單位頒發“芳華杯”獎盃及證書。首場展演以山西藝術職業學院的絳州鼓樂《黃河船伕》豪邁開場,中央音樂學院的琥珀四重奏、北京市雜技學校的柔術《青狸》、中國歌劇舞劇院的民歌《吉祥安康》等展示了不同的藝術之美。青島藝術學校的鋼琴與雙排鍵《保衛黃河》、萊西木偶《嫦娥舒袖》也在首場展演登臺。

據悉,10月26日13:30,第二場展演還將在2號館中心舞臺演出,來自山西、江西、新疆、福建、四川等地的藝術院校,將上演各自拿手好戲。10月27日,《美麗中國夢》合唱音樂會、《時尚之光》藝術演出也將分別在上午9:00、10:30與觀眾相約2號館中心舞臺。

(記者李 魏 攝影 王 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