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校和培訓機構面臨洗牌

民辦校和培訓機構面臨洗牌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用“劇場效應”來比喻眼下義務教育階段的擇校亂象:好比在劇場看演出,有一部分人不守規矩站起來,導致所有人都被“綁架”,不得不站起來。他認為,這種現象導致中國教育領域出現教育生態的失衡。這其中,一部分培訓機構興風作浪,推波助瀾。 近年來快速發展的課外培訓機構為了招攬生源,很大程度上在向家長制造並傳遞焦慮情緒。比如對權威信息進行斷章取義的“改造”,鼓吹“搶跑”“彎道超車”的概念,散佈一些升學率、分數榜等吸引更多人報名。甚至在一些地方,少數社會培訓機構與個別優質學校暗中形成利益鏈,出現有的民辦校選拔學生時會以該學生在培訓機構的成績作為參考。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此次民辦校納入統一搖號,會大大壓縮針對招生考試的培訓市場,民辦校和培訓機構或面臨重新洗牌。(據《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