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爛大街”、“不值錢”,背後有這3個原因

在我們父母那個年代,也就是80,90年代,大學生是稀罕人物。如果誰家裡有一個大學生,街鄰四坊都會高看一眼。但是現在,狀況有了很大的轉變,大學生再也不像以前那樣稀有了,甚至有人調侃道:大學生“爛大街”,已經變得不值錢了。至於為什麼會湧現出這麼多大學生,讓我們一起深究一下原因。

首先,是我國教育的發展。

我國教育在逐漸發展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8、90年代的我們很窮,很多地區教育資源匱乏,學生們無法接觸到良好的教育,很多學生只能上到初中畢業甚至小學畢業。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歷的發展,在教育方面也有很大的進步。不管是大城市,還是偏遠山村,學生都能接受到很好的教育,正因為如此,很多學生都能夠在高考中一躍龍門,成為一名大學生。

大學生“爛大街”、“不值錢”,背後有這3個原因

其次,就是高校擴招。

這是國家應對失業而進行的一項舉措。在1999年,高中畢業生出現了歷史高峰,除去剛畢業的高中生200多萬,當年還有600多萬的下崗人口。為了以防失業再一步增加,國家下達了大學擴招這一舉措。

舉措頒佈後,當年的大學錄取率飆增到55%。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使得大學從原來的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邁進,也為以後的普及教育奠定基礎。不得不說,這個舉措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凡事有利有弊,也正是因為大學擴招導致大學生質量的參差不齊。

大學生“爛大街”、“不值錢”,背後有這3個原因

最後,就是院校合併和建設綜合性大學。

最初,院校合併的初心是讓一些苟延殘喘的大學保留下來,用一些高質量的大學來帶動這些大學。但是,結果卻不盡如人意。院校合併之後,學校培養的高質量人才沒有增長,大批量輸出的都是一些二級分校裡走出來的大學生。

建設綜合性大學可以說是很多大學的一個傾向了,如果大家仔細觀察的話可以發現,很多財經院校裡都會設立醫學專業。此前,我國有很多有特色的大專學院,不同學院會向社會輸送不同專業的人才。但是,在綜合性大學的“遍地”之後,走上社會的都是一些並不“專業”的大學生。

大學生“爛大街”、“不值錢”,背後有這3個原因

教育應該跟著國家的發展前行,如果我們產業轉型了,而教育還一層不變,那結果必然是不好的。目前,我國教育已經顯露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雖然大學生的數量在逐漸增加,但是質量並沒有與數量同比提高,這也正是大學生“爛大街”、“不值錢”的關鍵所在。關於大學生“爛大街”、“不值錢”這個問題您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與筆者交流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