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的中國企業存在內部數據孤島,破解之道在於“三部曲”

92%的中國企業存在內部數據孤島,破解之道在於“三部曲”

企業如何才能在產品日益同質化的殘酷競爭中脫穎而出?

對於這一企業經營領域的核心命題,管理大師、流程再造理論締造者之一托馬斯·達文波特(Thomas H.Davenport)教授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給出過經典解答:企業應該採取複雜的數據採集技術,對採集到的海量數據加以分析,將公司所有業務流程中的點滴價值都善加運用。

然而,面對能夠為企業帶來戰略進化偉力的數字化轉型,人們常常只關注到“技術”,而忽視“數據”的重要性。

技術與數據理應並重,不可偏廢

全球知名商業信息服務機構鄧白氏於2019年3月針對510家美國與英國企業的一項調查顯示,平均每9家企業中就有一家因數據問題而收到政府的罰單,平均每7家企業中就有一家因缺乏供應商或客戶的關鍵信息而產生監管領域的問題,平均每6家企業中就有一家因曾與存在行為弊端的供應商或客戶合作而使公司聲譽蒙受損失,甚至,平均每5家企業中就有一家因無法掌握完整數據而丟失過客戶。

這一問題也出現在英、美以外國家的企業之中。例如,根據華夏鄧白氏、微碼鄧白氏近期開展的研究,目前有92%的中國企業內部存在數據孤島,其中,36%的企業該現象相當普遍。

事實上,如果將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比作一輛自行車,那麼,技術與數據,就應該被視為這輛車的兩個車輪,它們共同承載著車輛上的企業戰略、文化等上層建築,無論企業的戰略多麼高明、戰術多麼高效,其實現的前提,正是兩個車輪彼此不可有偏廢。

基於此,由華夏鄧白氏及微碼鄧白氏主辦的“數馭未來 - 數智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高峰論壇暨2019數智卓越獎頒獎典禮,受到了學界與業界的共同矚目,共吸引了300餘名大數據、人工智能、數據科技等領域的專家,以及來自各個行業中負責數字化轉型的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的參與。

成立於1841年的鄧白氏,現已為90%的《財富》世界500強公司及全球各類規模企業提供數據雲及解決方案。此前,全球第一本商業資信評級參考書,全球第一本證券手冊,以及企業動態身份標識鄧白氏編碼®等皆由鄧白氏為全球業界所貢獻。正如鄧白氏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數據科學家安東尼·斯克裡費加諾博士(Dr. Anthony Scriffignano)在此次論壇中所說,僅基於過去數據預測的未來,只能和過去一樣,讓數據更有意義,才是促進企業增長的原因。

92%的中国企业存在内部数据孤岛,破解之道在于“三部曲”

對此,華夏鄧白氏董事長兼微碼鄧白氏董事長吳廣宇先生進一步指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將數據管理和治理放在首要的地位。在戰略上、組織上、人才上、資金投入上,真正重視數字化轉型,落實系統化建設、標準化建設,數據治理、數據挖掘,積極利用第三方數據,增強數據使用的各類應用場景,實現數字化轉型,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92%的中国企业存在内部数据孤岛,破解之道在于“三部曲”

破解中國企業的“數據孤島”

本次論壇還發布了《2019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及數據應用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此前,華夏鄧白氏、微碼鄧白氏以及《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聯合發起了“2019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及數據應用調研”,持續三個月的調研獲得了海量的高價值量化信息,共得到了數百家中國企業的有效答覆,其中北京、上海、江蘇與廣東等經濟較發達地區的企業佔比71%,且涵蓋了各類規模體量的企業。

通過針對第一線海量實際經營數據的調研分析,鄧白氏對於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之路,給出了一系列的指導與建議。例如,針對超過九成中國企業內部均存在的數據孤島問題,鄧白氏在《報告》中就給出了打破數據孤島的“三部曲”。

首先,企業應指定一位單獨的數據負責人,將各個部門聯繫起來。並且,需要有一位負責人能夠和財務部、市場部等各部門的負責人保持交流,提取信息後將信息轉化為商業洞察。在大型企業中,這一角色可以由首席數據官來承擔。

其次,應制定共同的數據標準。企業內部在如何識別以及收集數據的問題上達成一致很重要。在數據資產中,必須使用共同的標準,採取同一標準下的數據集、架構、模式以及編碼。這將很大程度上減少評估時間以及數據供應鏈的複雜性。

最後,企業內應形成通用數據。今天,企業已不再需要把一切都保存在一個實體或數據庫之中。可以使用共同的數據標準和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技術獲取數據,把數據集合起來,方便需要的時候使用。這種方法可以改變共享數據的方式,從而使數據能夠從一個系統順暢地流向另一個系統,企業各部門都能便捷地共享信息。

除了數據孤島以外,《報告》還就能深刻影響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敗的重大問題,開展了一系列分析與解答。

中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數據應用與管理概況究竟如何?

數據領先企業的數據應用與管理具哪些特徵?

數字化轉型業已領先的企業,與一般企業相比,其數據應用是否都已經富有成效?

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又是否可以自動解決數據應用的問題?

……

這些對企業在數字化時代經營尤為關鍵的問題的解答,將在《報告》中一一得到詳盡呈現。

根據國家網信辦近期發佈的《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經達到了31.3萬億元,佔GDP的比重達到34.8%,信息化改造提升傳統動能的作用日益顯現,數據資源成為驅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要素。毋庸置疑的是,能否善用數據資源,將在極大程度上決定企業能否在新一輪全球競閤中保持領先。

《哈佛商業評論》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