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有“三寶”,第“一寶”就在南京,你知道是什麼嗎?

江蘇有“三寶”,第“一寶”就在南京,你知道是什麼嗎?

南京板鴨

一般人都聽說過,江蘇有“三寶”,第一“寶”就在南京,即南京板鴨,以後依次為鎮江香醋;蘇州刺繡。可見,南京板鴨是多麼誘人可口的美食!

南京板鴨是傳統的地方特產,在江浙滬一帶是人們喜愛的名吃,特別在南京,又有無鴨不成席的說法。南京板鴨有好多名字:因板鴨展開象琵琶,所以俗稱“琵琶鴨”;南京是六朝古都,明代時間最長,又因明朝官員之間,將板鴨當作節日禮品相互贈送,所以又稱“官禮板鴨”;每年新鮮板鴨先要送給皇室品嚐,又稱“貢鴨”。

在民間,也素有“北(北京)烤鴨南(南京)板鴨”之美名。

江蘇有“三寶”,第“一寶”就在南京,你知道是什麼嗎?

南京板鴨

南京板為什麼能如此好吃?因傳統的板鴨製作工藝十分考究,從宰鴨到醃製,再到乾燥,封存都有嚴格的工藝規定。大體上說,板鴨是用鹽擦醃後,再用鹽滷浸醃,醃好後再進行風乾而成,因其肉質細嫩緊密,像一塊板似的,故名板鴨。

南京板鴨外形較幹,狀如平板,肉質酥爛細膩,香味濃郁,可謂色香味俱全,看上去外形飽滿,體肥皮白,肉質細嫩緊密,食之酥、香回味無窮,故有“幹、板、酥、爛、香”之美譽。外地人到南京商務或旅遊,是必點的地方名食。

南京板鴨因獨特的風味,馳名中外,製作技術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為金陵(南京舊稱)人最愛吃的美味菜餚,因而有“六朝風味”,“百門佳品”的說法。明清時南京就流傳“古書院(南京國子監),琉璃塔(大報恩寺塔),玄色緞子(南京雲錦),鹹板鴨”的民謠,可見南京板鴨早就聲譽蜚然了。到了清代時,地方官員總要挑選質量較好的新板鴨進貢皇室;朝庭官員在互訪時以板鴨為禮品互贈,由於容易保存,後成為人們的饋贈隹品。

今天的南京板鴨,已經衍生出了一些其它相近的品種。如桂花鴨、鹽水鴨等,桂花鴨則較為常見。

南京桂花鴨一年四季皆可製作,醃製復滷期短,現做現賣,現買現吃,但不宜久藏。桂花鴨鴨皮白、肉細嫩、肥而不膩、香鮮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點。每年中秋前後的桂花鴨色味最佳,是因為鴨在桂花盛開季節最肥,這時候製作的板鴨,故美名日“桂花鴨”。《白門食譜》記載:“金陵八月時期,桂花鴨最著名,人人以為肉內有桂花香也”。桂花鴨“清而旨,久食不厭”,是下酒佳品。逢年過節或平日家中來客,上街去買一隻板鴨(包括桂花鴨、鹽水鴨),已成了南京傳統世俗的禮節。

江蘇有“三寶”,第“一寶”就在南京,你知道是什麼嗎?

桂花鴨

當下,正值中秋節期間,鴨肥,桂花盛開,品嚐桂花鴨正當時,在南京的飯店、菜館,那怕就是小吃部,約幾位朋友,切兩隻肥肥的桂花鴨,舉杯小斟,確實很愜意。

據老人們說:南京板鴨(桂花鴨、鹽水鴨)製作很講究:“鴨要肥,喂稻穀,炒鹽(乾燥過的鹽)醃,清滷復,烘得幹,焐得足,皮白、肉紅、骨頭酥”。

如何鑑別板鴨的質量好壞?資深鴨店老闆告訴我們:好的板鴨外形呈扁圓形狀,腿部發硬,周身乾燥,皮面光滑無皺紋,呈白色或乳白色,腹腔內壁乾燥,附有外霜, 胸骨與胸部凸起,頸椎露出。肌肉收縮,切面緊密光潤,呈玫瑰紅色,具有板鴨固有的氣味。水煮時,沸後肉湯芳香,液麵有大片脂肪,肉嫩味鮮,有口勁。否則質量差。

南京板鴨是南京城市的名片之一,因其色香味俱全,口感極佳,深受前來南京的中外客人的喜愛,在南京,無論是大飯店,還坊間小吃,板鴨是特色菜餚,價格也公道,所在你因公務或旅遊來南京的時候,一定要品嚐這道美味!

江蘇有“三寶”,第“一寶”就在南京,你知道是什麼嗎?

南京板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