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宿舍"走紅:5人保研1人留學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暖暖校園情話牆的空間投稿裡出現了一名同學的留言:“牆牆,我想表白我們宿舍,謝謝‘大佬’帶我學習,全宿舍保研成功,宿舍平均學分績88.2。一個去了清華,一個去了德國,一個去了浙大,一個去了天大,其餘的人也保研成功了,謝謝遇到你們!”

據瞭解,這位同學來自中國石油大學(華東)16-221宿舍。該宿舍6名成員都拿過獎學金,累計獲6萬多元;宿舍平均學分績88.2,其中兩個人學分績超過90,其餘人的學分績也均在85以上;在全國大學生化工安全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化工實驗大賽、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等賽事中,他們均有獲獎;5人成功保研,1人主動放棄保研而選擇留學,其中,閆帥帥保研至清華大學,徐文豪保研至浙江大學,李智超保研至天津大學,丁培彬、徐家樂分別保研、直博本校,李潤傑主動放棄保研機會而選擇去德國深造。

一時間,這個“學霸宿舍”走紅校園。



圖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16-221宿舍的6名成員,從左至右依次是:李潤傑、閆帥帥、徐家樂、李智超、丁培彬、徐文豪。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青春石大供圖

“學習是必須的,肯定不能落下”,這是該宿舍成員對學習的一致態度。課堂上,“坐前排”“認真聽講”是他們的一貫作風。在談到宿舍的學習氛圍時,李智超開玩笑說:“當你早晨一睜眼看到宿舍的人都去學習了,晚上都熄燈了還沒有一個人回來,那心裡肯定慌得不要不要的,立馬就去學習了。”

在獨立學習中進步,在互相交流中成長。不同於其他宿舍集體自習的習慣,他們是各自分開上自習。對此,李智超解釋說:“和他人一起自習,會更加容易分心,影響學習效率,所以我們更傾向於單獨自習,給各自留出獨立思考的空間。但是,回到宿舍我們會針對自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在交流討論環節,徐文豪起著“百科全書”作用,凡是問他的問題,他都會不厭其煩地把涉及到的知識點講解一遍,正因如此,他成為室友們心目中的“智囊”形象。

談及“高分秘訣”,他們表示是“上課聽講+考前複習”。上課高效學習,有不懂的知識下課及時詢問老師,平時積累加上考前複習,這足以讓他們從容應對各種考試。學分績從84到87.3再到87.8,每一次進步都是徐家樂刻苦學習的結果,“孤獨是一個必然的過程,要學會享受孤獨。”



圖為16-221宿舍的6名成員獲得的部分證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青春石大供圖

除了學習成績外,6名成員各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發展全面。李潤傑曾在該校青年新媒體中心工作,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他自學了PS、AE、Pr等實用軟件。徐家樂在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類運動上樣樣精通,還擅長跳舞,2018級迎新晚會開場舞裡就有他的身影。住在221宿舍對面的張洪宇表示:“走進221宿舍的時候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幕:李潤傑在看一些新聞類的視頻,徐文豪在彈吉他或者發展一些別的愛好,閆帥帥在翻閱一些學習資料,宿舍其他成員則在自學一些軟件。他們宿舍的這種學習氛圍是最令我羨慕的。”

為了能夠提升自己綜合素質,丁培彬熟練掌握CAD,徐家樂努力學習Aspen、 CUP-TOWER等軟件,李智超自學Matlab、Cupower、Comsol等軟件,李潤傑考下計算機三級、導遊證、國家二級網球裁判等證書,閆帥帥參加各種比賽、從事學生工作,徐文豪閱讀非專業圖書、深入問題做研究。

“在週末的時候去校外租日租房,一起煲湯、玩狼人殺。”回憶起大學3年來的生活,他們感到格外溫馨。日常出現矛盾時,他們採取“一拉二吃三和解”,“大家很快就會冷靜下來,沒有一頓飯解決不了的矛盾。”閆帥帥笑著說,徐家樂是宿舍的開心果,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問題,都會用開玩笑的方式讓不愉快煙消雲散,“五湖四海相聚不易,大家應該相互幫助,共同進步。”

這樣的相處模式得到了輔導員魏孟吉的高度認可,“221宿舍是個比較‘另類’的宿舍。因為我和學生住在一棟樓裡,查宿舍一般比較晚,從16號樓201開始轉宿舍,很多學生都準備休息了,但走進221宿舍,你能看到的是一起討論高數題的他們、共同研究化工工藝的他們、互相學習畫流程圖的他們。”魏孟吉介紹說,讀書、彈琴、跳舞、打球,從他們6個人身上真的能看到多彩人生,看見了青春該有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