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綁架算什麼?親情綁架才更要人命!


道德綁架算什麼?親情綁架才更要人命!| 心理諮詢

文|鳥老師

來源|等鳥人(ID:idengniaoren)


道德綁架算什麼?親情綁架才更要人命!| 心理諮詢

01

讀者怡丹告訴我她家的故事,確切地說,是關於她爸媽和親戚之間的事。

怡丹的爸爸做生意,媽媽在國企,從小到大,都給了怡丹幸福安穩的生活環境。

問題出在親戚身上。

說得不好聽一點,我爸媽就是親戚們的使喚傭人。”怡丹說。

怡丹的大伯,也就是他爸的哥哥,是從重要職位上退休下來的,經濟條件非常好,平時就愛使喚怡丹的爸。

比如讓她爸買早飯、買菜,送去他家。大伯要是去哪裡赴宴,從不開車、打車,而是叫她爸接送。

大伯的理由,就一句話——“長兄如父”,他們年紀大了,怡丹的爸爸作為弟弟,應該照顧他們。

去年冬天,大伯和大伯母去三亞度假,返程打算坐飛機到省會。他們直接打電話給怡丹的爸爸:“幫我們訂兩張機票。”自然又是不提錢的話。

怡丹的爸爸耐著性子用手機查機票,幫他們買了票,這也就罷了。

大伯他們下了飛機,是在半夜,省會離他們所在的城市還有3個小時的路程,他們又是一個電話,讓怡丹的爸爸提前在機場等著,然後接他們回家。

怡丹後來知道了,心疼得不得了,她知道她爸痛風,腳都腫得穿不下鞋子,還在大半夜地疲勞駕駛,開長途去接大伯們,出了事怎麼辦?

她也埋怨她爸爸:“你也一把年紀了,又不欠他們的,憑什麼為他們出錢出力?”

他爸擺擺手:“他是我親哥,他找我幫忙,我這個做弟弟的能不幫嗎?”還怪怡丹不懂事。

怡丹真是又氣又急。

02

再說怡丹的二伯,也就是怡丹爸爸的二哥。

早年,二伯和爸爸合夥做生意,賺了十幾萬,說好了平分。

二伯對怡丹的爸爸說,他家在市區買了房子還沒裝修,這筆錢能不能先給他:“都是親兄弟,你要體諒我。”

她爸當時手頭也缺錢,但二話不說,同意了。

再後來,生意紅火,他們兄弟倆又賺了十幾萬。

這次,二伯又提出:“你家已經有汽車了,我家沒買車,這筆錢就先給我買車吧!”

這已經不是商量,是通知了。

怡丹的媽媽這次不同意了:“上次的錢還沒還,這次賺的,還要都給他?我們一家喝西北風啊?”

怡丹的爸爸也老實,把這話學給二伯聽了,二伯火了,梗著脖子說:“你家忙得紅紅火火,有房有車,我這個哥哥暫時困難,你都不拉一把?算什麼兄弟?”

結局不用我說了,這筆錢自然沒有怡丹爸爸的份兒,被二伯拿去買了一輛帕薩特。

更過分的事還在後頭,大伯和二伯找到怡丹的爸,說他們認識一個大老闆,老闆有資源,帶他們兄弟仨做生意,賺到的大家平分。

他爸爸同意了。問題是,大伯二伯不出錢,出錢的只有他爸,分錢的卻是三個人。

怡丹和她媽媽都覺得不妥,竭力阻止。

大伯大罵她們婦人之見,還說大老闆是他聯繫的,要不是他,不會有賺錢的機會,還指望他出錢?

怡丹的爸爸也說:“都是好兄弟,有錢一起賺,哪怕借高利貸也要投資。”

結果呢?所謂的大老闆卷錢跑了,怡丹的爸爸血本無歸。

她大伯拍拍屁股,沒事人似的。二伯呢,象徵性地給了怡丹爸爸幾萬塊錢,算是當初買車挪用的錢。

事情就這麼了了。

怡丹說,她一方面痛恨自己的大伯二伯,打著手足情的名義,“綁架”自己的兄弟,滿足自己的要求,盤剝別人的利益。

另一方面,她又非常心疼自己的爸爸,一把年紀,還被兩個哥哥牽著鼻子走。而她爸爸,竟也不覺得有問題,認為既然是一家人,幫點忙、出點虧,也無所謂,不用太計較。

這樣的親情綁架太可怕了。


道德綁架算什麼?親情綁架才更要人命!| 心理諮詢

03

另外一個讀者七七告訴我,她從小到大,一直被“你是姐姐”這句話給綁架著。

因為她有一個弟弟,小她一歲。

弟弟是爸媽手心裡的寶。他的童年,正如歌中唱的那樣:“嘴裡的零食,手裡的漫畫,心裡快樂的童年”。

而七七的童年,擁有的只是“耳邊的教訓,手裡的家務,心裡委屈的童年”。

其實,她也想吃零食,也想看漫畫,也想出去撒野。但爸媽總是對她說:

“你是姐姐,你得讓著弟弟。”

“你是姐姐,你得有個姐姐的樣子。”

“你是姐姐,你得照顧弟弟。”

如果她偶爾表現出不懂事,爸媽就會訓斥:“你還是姐姐呢,還跟弟弟爭?”所以,她把委屈和不快樂吞下,盡力做一個爸媽眼中合格的“姐姐”。

很小她就明白,好好學習比爭取得到爸媽的愛要容易得多,她憑著一股子不服輸的勁考上了大學。

她想留在大城市工作,爸媽說:“翅膀硬了,不管爹孃了?”她便飛回小城,在一家外資企業上班,逐漸坐上了主管的位置。

爸媽說:“你是姐姐,就這一個弟弟,你得幫我們拉你弟弟一把。”

是的,弟弟學習不好,勉強上了職校,出來之後就在本地幾家工廠輾轉,還在社會上惹是生非。

每次出事,爸媽就找她:“他是你弟弟,你是姐姐,你不管他怎麼行?”都是她出錢出力給弟弟擦屁股。

再後來,有人給弟弟說媒,女方家要求城裡有房。

老兩口買不起,於是又找七七談話,要求七七幫弟弟買房,哪怕先付個首付。

七七手上是攢了一筆小錢,但那是她辛辛苦苦攢的,預備著給自己做嫁妝的——她知道自己將來結婚,父母絕對不會出一分錢。

她委婉地拒絕父母的要求,表示她掙錢也很辛苦。要說幫弟弟,這麼多年,她已經幫了不少了。

哪知道父母勃然大怒:“你就這一個弟弟,你忍心看你弟弟打光棍?你的心好狠!”

“我們辛辛苦苦供你讀書,讓你上大學,現在你有了本事了,翅膀硬了,不管你弟弟了?”

“你就是一隻白眼狼。我們養你也花了一筆錢,你幫弟弟買房的錢,就當是報答我們做爹孃的。”

沒辦法,七七隻好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再東借西湊,幫弟弟買了一套兩室一廳。

七七痛哭流涕,她不住地對我說:“鳥老師,我不知道我還要被‘你是姐姐’這句話綁架多久,這種日子什麼時候才是個頭?”

04

作為一個公號主,我傾聽過太多關於親情綁架的事例,聽得我既震驚又無奈。

我的同行小薇老師說,她二叔一向好高騖遠,做了幾次生意都賠本了。這次又打算做生意,手上差錢,便去銀行貸款,要小薇幫忙擔保。

小薇不願意,被二叔大罵“無情無義”,連她爸也怪小薇見死不救。小薇只好幫二叔做了擔保。

後來,二叔的生意又是失敗,人都跑去外地了。

這筆貸款落在了擔保人小薇的頭上,她欲哭無淚,不得不幫二叔償還這筆債務。搞得自己的經濟狀況捉襟見肘。

興化的讀者培培告訴我,她嫁在市區,姐姐家的孩子在市裡小學上學,孩子理所當然地住進了培培家,由培培照顧生活起居,輔導侄女的學習,姐姐也從不提費用的事情。

培培要帶自己兒子,還要帶侄女,忙得焦頭爛額。

對於姐姐孩子的常住,培培的公婆頗有微詞,丈夫也時有不爽。

但是,培培就是開不了口讓姐姐把孩子接走,因為姐姐說她困難,自家親妹妹理應幫一把。

培培跟我說:“換做外人道德綁架,我肯定不鳥,果斷拒絕。可是面對自己的親人,我真的開不了口哇!

類似的情況還有我的朋友天涯。他在外地做工程,算是負責人。

老家七大姑八大姨的紛紛找他,要求讓天涯給他們的子女在他單位安排個工作。

天涯十分為難。一是親戚的孩子能力水平不夠,二是他帶的正規軍裡摻了自家親戚,隊伍就不好管理了。

親戚跳起來了,覺得天涯為富不仁,瞧不起窮親戚。

說起來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親人,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這點小事,怎能不幫?舉手之勞而已。

弄得天涯是焦頭爛額,左右為難。


道德綁架算什麼?親情綁架才更要人命!| 心理諮詢

05

事實上,親情綁架比道德綁架更可怕。

在有些人眼裡,“親情”二字承載了太多的期望,成為了他們綁架親人的利器。

他們不尊重親人的勞動,不考慮對方揹負的壓力,反而把慾望的滿足程度作為衡量親情厚薄的標準,這本身就是一種對親情的褻瀆。

用親情來“綁架”親人的人,本質上是不想為自己的生活負責任,慾壑難填,懶惰自私,不願付出,以“親情”、“血濃於水”來高標準要求別人為自己付出。

那些被綁架的親人,他們一味的忍讓,並不會換來一個夢想中的“幸福美滿”,反而讓自己的生活七零八落,讓親人變本加厲。

別忘了,親情,也有它的底線。

家人親友之間,互相幫襯是情分,但不是義務,沒有誰有責任無底線無原則地幫襯你。

所以,請不要打著“親情”的名號來蠶食你的親人。

親情不是用來“綁架”的,而是用來珍惜和保護的。

有兄弟姐妹本來是極好的事兒,可以互相陪伴著長大,相互支撐,相互扶持,在生活中享受酸甜苦辣。

但是千萬不要被親情裹挾著變了味兒。

遇到親情綁架,我們不必冷若冰霜,也不要一味地接受、忍讓,要學會有理有據,學會為自己考慮,讓對方換位思考。

不必活在別人的期待裡,你生來是為了成為你自己的。

願你不被親情綁架。

願你的生活既有軟肋,也有盔甲。

作者簡介:鳥老師,80後老文青,內心純真的教書匠和寫字匠。用文字浸潤生活,善於將日子過成段子。個人原創公號:等鳥人(ID:idengniaore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