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寫文章動筆之前和完篇之後

前面我和大家談了散文,論述文,記敘文和記敘文的論述寫作方法。我今天接著和大家談一下,在寫文章動筆之前和完篇之後的個人看法,也許對朋友作者有點幫助。

寫文章不管你是寫記敘文,論述文,散文及包括詩詞。在寫作之前都應該做好思想準備工作。好比我們建房子,首先就應該拿出規化和構想,那個是客廳,那裡是主臥,廚房應在哪裡。我想,寫文章也一樣的道理,所寫的文章是要準備給人家看的。除了日記和摘錄之外,不管你寫什麼文章都發表在網上或報刊上。這就是必須準備給人家看的道理。

原創:寫文章動筆之前和完篇之後

我想,既然寫出的作品給別人看,我覺得在動筆之前就得考慮,問問自己,想想別人。去怎麼問自己呢?我今天寫的東西是否值得別人看,就要把所寫的東西想清楚。要把文章寫後怎麼去按排,能達到推薦量和閱讀量。能使大家充分領會我的意思。不至於引起誤會,主要是要想想人家,看我的文章一般是什麼樣的人,年紀多大,教育程度,工作環境等,他想要知道什麼,最需要什麼,這是和我們所寫的文章直接相關,我想,凡是跟別人相關的事。能夠知己知彼總有好處,要不然難免所寫的東西給人家看真正是相關的事。不管是什麼文學,只要動筆之前想得具體了,也許就是你的成功之作。

原創:寫文章動筆之前和完篇之後

前面說的是動筆之前,現在說完筆之後,如你認為這篇文章十拿九穩,確認這篇文章寫得不錯。當然就要進行發表,讓它早點跟讀者見面。就要仔細想一想,什麼叫寫得不錯?我跟讀者不碰頭,不見面,我所寫的東西,如何得到讀者的認可。使網友得到真正要的東西,假如說,借用工業建設方面的話來說,叫做一次成功。但是,據多數人的寫作經驗,寫作一次性成功的例子並不多。除非完篇之後硬是不再看,你再看一兩遍,總會看出那樣的毛病來。總覺得向讀者交心有些妨礙,這就不能馬上發出去。還得重新想想,仔細改改。找出毛病,重新修正,一般認真的作者都是這樣做的。

原創:寫文章動筆之前和完篇之後

寫的作品自己改,或者發佈後別人給我們提出修改意見。在評論區產生不同的看法,無法是沒有寫正確,在結構不嚴密,或者偏離主題現象。所以,我們必須明白,多寫的把它去悼,少寫的把它補上。如果在用詞,語氣不順,就換一種語氣。寫上的詞兒覺得不夠貼切,就得換一個詞兒,諸如此類。這樣好象有點麻煩,但是隻要和讀者心連心,自然不會嫌它麻煩了。何且什麼樣的事情只有養成一種習慣,隨它多麻煩也會變得希松平常。而完筆之後多看看,這就是我們寫文章要養成的習慣。

原創:寫文章動筆之前和完篇之後

對我來說雖然寫文章沒有什麼經驗之談,但沒有經驗就不勉強說,請網友和廣大愛好文學的作者們,籤諒我的老實,我願和廣大寫作愛好者共同探討,廣開思路。以後我會更加努力,更好的文學作品與廣大讀者見面。請各位老師和網友在不夠之處提出寶貴意見,謝謝大家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