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

電和磁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有電就有磁,有磁就有電。無線電中經常用到電磁學中的概念,還有許多電與磁的換能器件。

磁場與磁力線

1.磁性、磁體、磁極、磁力

(1)磁性。能夠吸引鐵等物質的性質稱為磁性。

(2)磁體。具有磁性的物體叫磁體,最常見的揚聲器其背面的磁鋼就是磁體。

(3)磁極。磁鐵兩端磁性最強的區域稱為磁極。一個磁鐵有兩個磁極:一個是南極,用S表示;另一個是北極,用N表示。當一塊磁鐵分割成幾塊後,每一小塊磁鐵上都有一個S極和一個N極,如圖1-4所示,也就是說S、N極總是成對出現的。

(4)磁力。磁極間有相互作用力,這種力稱為磁力。同極性間相斥,異極性之間相吸。

電子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

圖1-4 磁極示意圖

2.磁場和磁力線

(1)磁場。磁場和電場一樣是一種特殊的物質,它看不見也摸不著,但的確存在。磁體周圍存在的磁力作用的空間稱為磁場,互不接觸的兩個磁體之間相互作用的力是由磁場傳遞的。

(2)磁力線。圖1-5所示是磁力線示意圖。磁力線有時還稱為磁感線或磁通線。磁力線是閉合的。

電子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

圖1-5 磁力線示意圖

重要提示

磁力線有方向,規定在磁體的外部,磁力線由N極指向S極,在磁體內部則是由S極指向N極,如圖1-5中所示。

磁力線的方向可以用來表示磁場方向。

在磁極附近磁力線最密,表示磁場最強;在磁體中間磁力線最稀,表示磁場最弱。用磁力線的多少來表徵磁場的強弱。

3.電流磁場

電流周圍存在磁場。磁場總是伴隨著電流而存在,電流永遠被磁場所包圍。

(1)直導線電流磁場。如圖1-6所示,一根直的導線,當導線中流有電流時,在導線的周圍存在磁場,判斷這一磁場方向用右手螺旋定則,具體方法是:讓右手握住直的導線,並將大拇指指向電流流動的方向,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場方向。

電子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

圖1-6 示意圖

(2)環形電流磁場。如圖1-7所示,將導線繞成環形(稱為螺線管或線圈),並給線圈通電,此時的磁場方向也是用右手螺旋定則來判斷,具體方法是:右手握住螺線管,讓四指指向線圈中的電流流動方向,大拇指所指方向為磁場方向。

電子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

圖1-7 示意圖

磁通、磁感應強度、磁導率和磁場強度

1.磁通

磁通是磁通量的簡稱。通過與磁場方向垂直的某一面積上的磁力線總數,稱為磁通。磁通用Φ表示。當面積一定時,垂直通過該面積的磁力線愈多,說明磁場愈強,反之則弱。

2.磁感應強度

垂直通過單位面積上的磁力線數,稱為磁感應強度,可見磁感應強度能夠表示磁場的強弱。磁感應強度用B表示。

關於磁感應強度還要說明幾點。

(1)磁感應強度也稱為磁通密度。

(2)磁感應強度是一個矢量,它不僅表示了磁場中某點的磁場大小,也表示了該點的磁場方向。磁力線上某點的切線方向就是該點的磁感應強度方向。

(3)磁場中各點的磁感應強度大小和方向相同時,這種磁場稱為均勻磁場。

3.磁導率

為了表徵物質的導磁性能,引入磁導率這個物理量,磁導率用μ表示。

由實驗測得真空中的磁導率(用μ0表示)為一個常數。

為了比較物質的導磁性能,將任一物質的磁導率與真空中磁導率的比值作為相對磁導率,用μr表示。

根據物質的磁導率不同,可將物質劃分成下列三類。

(1) μ r <1的物質叫反磁物質,如銅。

(2) μ r >1的物質叫順磁物質,如錫。

(3) μ r >>1的物質叫鐵磁物質,如鐵、鈷。

4.磁場強度

磁場強度的定義是:磁場中某點磁感應強度與媒介質的磁導率的比值,叫該點的磁場強度。磁場強度用H表示。

磁場強度也是一個矢量,在均勻磁場中它的方向同磁感應強度的方向相同。

磁化、磁性材料和磁路

1.磁化

凡是原來沒有磁性的物質使之具有磁性的過程稱為磁化。凡是鐵磁物質都能被磁化。

2.磁性材料

磁性材料(又稱鐵磁材料)通常可以劃分成三類。

(1)軟磁材料。這種鐵磁材料在磁化後,保留磁性的能力很差。

(2)硬磁材料。這種鐵磁材料在磁化後,保留磁性的能力很強。

(3)矩磁材料。這種鐵磁材料只要有很小的磁場就能磁化,且一經磁化就達到飽和狀態。

3.磁路

磁通(或磁力線)集中通過的路徑稱為磁路,相當於電路的概念。圖1-8所示是磁路示意圖。

電子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

圖1-8 磁路示意圖

關於磁路說明幾點如下。

(1)為了獲得較強的磁場,需要將磁通集中在磁路中。形成磁路的最好方法是用鐵磁材料做成磁芯,將線圈繞在磁芯上。

(2)由於鐵磁材料製成的磁芯其磁導率μ遠大於空氣的磁導率,所以磁通主要是沿磁芯閉合,只有很少部分通過空氣或其他材料。

(3)通過磁芯的磁通稱為主磁通,磁芯外的磁通稱為漏磁通,漏磁通愈小愈好。

(4)磁路按其結構不同分為無分支磁路和分支磁路兩種,其中分支磁路又分成不對稱分支磁路和對稱分支磁路兩種,這相當於電路中的並聯電路。

(5)磁路不同於電路,電路可以有開路狀態,可磁路沒有開路狀態,因為磁力線是不可能中斷的閉合曲線。

電磁感應和電磁感應定律

1.電磁感應

前面講到電能夠產生磁,電磁感應定律說明了磁也能夠產生電。

圖1-9所示是電磁感應現象示意圖。當磁鐵從上端向下插入時,會在線圈兩端得到一個感應電動勢,其極性為上正下負。如果磁鐵在線圈中靜止不動,則沒有這一電動勢。當磁鐵從下向上插入時,感應電動勢的方向為下正上負。

關於電磁感應主要說明以下幾點。

(1)感應電動勢又稱感生電動勢、感應電勢、感生電勢。

電子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

圖1-9 電磁感應現象示意圖

(2)產生電磁感應的條件是線圈中的磁通必須改變。當磁鐵從上或從下插入線圈時都有感應電動勢產生,這是因為磁鐵運動引起了線圈中的磁通發生了改變。當磁鐵在線圈中不運動時,沒有感應電動勢產生,因為磁鐵不運動,線圈中的磁通沒有改變。

(3)當線圈閉合時,由感應電動勢產生的電流稱為感應電流或感生電流。

2.電磁感應定律

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與穿過線圈的磁通的變化率成正比,這被稱為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當磁鐵插入線圈中的速度愈快,磁通變化率愈高,感應電動勢愈大,反之則愈小。

這一定律只能說明感應電動勢的大小,不能說明感應電動勢的方向。

自感、互感和同名端

1.自感

由於流過線圈本身的電流發生變化而引起的電磁感應叫自感應,簡稱自感。

圖1-10所示電路可以說明自感現象。電路中的E是電源,H是白熾燈,L1是線圈(線圈的電阻很小,遠小於白熾燈的電阻),S1是開關。

電子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

圖1-10 自感現象示意圖

當開關S1剛接通時,由於L1的電阻遠小於白熾燈的電阻,所以電流只流過L1所在支路,沒有電流流過白熾燈,這樣白熾燈不亮。但是,當開關S1突然斷開時,白熾燈卻突然很亮後熄滅,這一現象稱為自感現象。

重要提示

這一現象是因為開關斷開時,L1中的磁通突然從有突變到零,這時L1兩端要產生感應電動勢,這一感應電動勢加在白熾燈的兩端,使白熾燈突然很亮。

關於自感說明以下幾點。

(1)由自感產生的電動勢稱為自感電動勢,簡稱自感電勢。

(2)自感電動勢與線圈本身的電感量成正比關係。線圈電感量是線圈的固有參數,電感量用L表示,L與線圈匝數和結構等情況有關。

(3)自感電動勢還與線圈中電流的變化率成正比關係,當L一定時,電流變化愈快,自感電動勢愈大,反之則小。

(4)對某一個具體線圈而言,L的大小反映了線圈產生自感電動勢的能力。

重要提示

自感係數定義是,當一個線圈流過變化的電流時,電流產生的磁場使每匝線圈具有的磁通叫自感磁通,整個線圈具有的磁通稱為自感磁鏈,將線圈中通過單位電流所產生的自感磁鏈稱為自感係數。

2.互感

圖1-11所示是互感現象示意圖。圖中有線圈L1和線圈L2,其中在線圈L1迴路中接入電池和開關S1,在線圈L2迴路中接入檢流計。

電子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

圖1-11 互感現象示意圖

當開關接通後,檢流計指針偏轉一下後又歸零,檢流計的指針偏轉說明有電流流過了線圈L2。

開關S1接通後,線圈L1中的電流從無到有,在線圈L1中產生了變化的磁通,這一變化的磁通穿過了線圈L2。

由於線圈L2中存在變化的磁通,所以在線圈L2兩端要產生感應電動勢,便有感應電流。當開關接通一段時間後,由於是直流電源,線圈L1中的電流大小不變,其磁通也不再變化,線圈L2中沒有變化的磁通就不能產生感應電動勢,所以檢流計的指針不再偏轉。一個線圈中的電流變化,引起另一個線圈中產生感應電動勢的現象稱為互感現象,簡稱互感。

關於互感說明以下幾點。

(1)互感現象說明線圈L1和線圈L2之間存在磁耦合,又稱為互感耦合。

(2)為了定量表徵互感耦合情況,引入了互感係數這個量,互感係數用M表示。它的大小等於一個線圈中通過單位電流時,在另一個線圈中產生的互感磁鏈。互感M表徵了磁交鏈的能力。

(3)線圈間具有的互感係數M是互感線圈的固有參數,它的大小與兩個線圈的匝數、相互間位置、幾何尺寸等因素有關。

(4)由互感所產生的電動勢稱為互感電動勢,簡稱互感電勢。當兩個線圈確定後,一個線圈上互感電動勢的大小正比於另一個線圈中的電流變化率。

(5)互感電動勢不僅有大小還有方向,這一電動勢的方向可以用同名端方法來確定。

3.互感線圈同名端

圖1-12所示是同名端示意圖,將線圈繞向一致而感應電動勢極性一致的端點稱之為同名端。如圖1-12(a)所示中,線圈L1和線圈L2同繞在一個鐵芯上,從圖中可以看出,1端和4端是兩線圈的頭,且兩線圈的繞向相同,所以是同名端,電動勢的極性一致。2、3端也是同名端,1、2端之間極性相反,稱為異名端。

電子技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

圖1-12 同名端示意圖

同名端常用黑點表示。如圖1-12(a)中所示,標有黑點的端是同名端,在電路圖中的表示方式如圖1-12(b)所示。

屏蔽

1.屏蔽

給變壓器的一次繞組通入交流電後,在繞組周圍產生了磁場,儘管有鐵芯給絕大部分磁力線構成了磁路,但是仍有一小部分磁力線散佈在變壓器附近的一定空間範圍內。

如果變壓器散發的這些殘餘磁力線穿過變壓器附近的其他線圈(或電路),在其他線圈中也要產生感生電動勢,這便是磁干擾,是不允許的。為此,要給變壓器加上屏蔽殼,使變壓器中的磁場不向外輻射。

2.低頻屏蔽

變壓器的屏蔽殼不僅可以防止變壓器干擾其他電路的正常工作,同時也可以防止其他散射磁場對變壓器正常工作的干擾。

在低頻變壓器中,採用鐵磁材料製成一個屏蔽盒(如鐵皮盒),將變壓器包起來。由於鐵磁材料的磁導率高,磁阻小,所以變壓器產生的磁力線由屏蔽殼構成迴路,防止了磁力線穿出屏蔽殼,使殼外的磁場大大減小。

同理,外界的雜散磁力線也被屏蔽殼所阻擋,不能穿到殼內來。

3.高頻屏蔽

在高頻變壓器中,由於鐵磁材料的磁介質損耗大,所以不用鐵磁材料作為屏蔽殼,而是採用電阻很小的鋁、銅材料製成。

當高頻磁力線穿過屏蔽殼時,產生了感生電動勢,此電動勢又被屏蔽殼所短路(屏蔽殼電阻很小),產生渦流,此渦流又產生反向磁力線去抵消穿過屏蔽殼的磁力線,使屏蔽殼外的磁場大大減小,達到屏蔽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