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種鴿不光看成績,更要會分“年齡”,比賽後恢復信鴿疲勞期

大多數的鴿友在引進新的種鴿的時候,大多數比較在意的還是這羽賽鴿的比賽成績和血統,其實年齡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要素”!鴿子的壽命較長,可活20多年,但我國的信鴿年齡一般不超過四歲,最多不超過五歲,這大概跟過度育種有關係吧,所以鴿子的年齡鑑別是很重要的。

引進種鴿不光看成績,更要會分“年齡”,比賽後恢復信鴿疲勞期

那麼就會有朋友問了,我們要從哪些外在表現上區分鴿子的年齡呢?從血統書?算了吧,咱們都知道這種東西造假的幾率實在是太大了。

引進種鴿不光看成績,更要會分“年齡”,比賽後恢復信鴿疲勞期

首先咱們拿到一羽鴿子,第一眼看過去的一定是眼睛啦,鴿子的眼裸皮皺紋越多,這年齡越大。然後再往下看 鴿子的嘴角兩邊結痂越大,說明哺餵幼鴿越多,這年齡越大。緊接著就要欣賞一下這羽信鴿的外在表現啦,青年鴿的腳步鮮紅,鱗片軟、平而細,麟紋不明顯,趾中軟而堅,二歲以上的鴿,腳色暗紅、鱗片硬而粗,五歲以上的鴿角色紫紅,鱗片明顯突出,麟紋清楚可見,鱗片硬而粗糙,並出現白色鱗片。

引進種鴿不光看成績,更要會分“年齡”,比賽後恢復信鴿疲勞期

注意一下這幾點,差不多就能很好的區分這羽鴿子的年齡層了,對於急於引進新的種鴿改善自己鴿棚血統的鴿友,還是以青壯年的鴿子為主吧,身體素質也會更好一些。如果鴿友實在比賽之後引進的種鴿,一定要注意賽鴿疲勞期的恢復狀況,不要急於作種。

引進種鴿不光看成績,更要會分“年齡”,比賽後恢復信鴿疲勞期

除了比賽之外信鴿在訓放期間如果沒有計劃性的訓放,訓放不按照信鴿體能的支付量來訓放,超量次胡亂的訓放,信鴿就會疲勞累積,積勞成疾,體內乳酸累積形成肌肉疲勞,使信鴿體能透支精神狀態下降,恢復起來是相當困難,到比賽的時候信鴿由於訓放中體能已經超負荷消耗,本身就已經很累了,在被新的鴿友急於作種,這樣出來的幼鴿質量也不會好到哪裡去的!

所以筆者才說引進種鴿不光看成績,更要會分“年齡”,比賽後恢復信鴿疲勞期!最後祝願廣大鴿友秋賽中都能取得一個好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