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女性必須擁有吃內臟自由

當代女性必須擁有吃內臟自由

當代女性必須擁有吃內臟自由

我,性別女,是一個內臟愛好者。作為一個女性內臟愛好者,不單要有吃內臟的熱情,更要有吃內臟的勇氣。

二環以裡的滷煮店,但凡年輕女性進店,勢必要經歷店裡老少爺們兒從頭到腳的打量,甚至是毫不避諱的品頭論足,彷彿在宣誓,你不該跨越那道本該屬於女生和滷煮之間的鴻溝。

當代女性必須擁有吃內臟自由

△喜歡吃大腸的女生真的不可愛嗎?

烤串店的腰子專供補腎男性,如果女生張口點單,一定會引起旁邊桌擼串大哥的側目,保不齊還要跟坐對面的哥們兒調侃一句“這姑娘真重口味”。

同事聚餐如果你沒忍住點了一盤溜肥腸,基本等於斷送本公司所有桃花運,更少不了被“沙拉黨”女同事踢出小姐妹聚會人員名單。

當代女性必須擁有吃內臟自由

△豬腦花燙熟了沒有,是涮火鍋時候的一道難點題。

在吃喝上,遠遠未達到男女平等。內臟,一直被打上男性專屬標籤——要麼是內臟圈內的男性,篤定女生吃不了內臟,只配錯過此種美味;要麼就是內臟圈外的男性,嫌女生吃內臟不雅觀,沒有女性魅力。

這年頭,女生就算吃份豬頭肉都可能會戀愛失敗,更不要提豬腦、豬腸、大腰、雞屁股......但我覺得,比起不能吃內臟,戀愛失敗算什麼!

當代女性必須擁有吃內臟自由

作為內臟愛好者,如果能選擇穿越的時間段,我一定會選宋朝。

論吃的歷史,宋代人永遠不會缺席。北宋汴梁城內的小吃攤,羊頭、羊肚、羊肺、羊腰子任君挑選,各種酒肆食店茶坊餅鋪,遍賣羊脯、羊肚羹、軟羊包子。據《東京夢華錄》記載,王公府邸大門口還有小販搖著小銅鼓賣羊白腸,部位細分的程度,不輸現在,當時的羊雜碎,都統稱為“羊事件”,“事件”指的就是動物的內臟。

除了羊下水,還有用豬下水製作的小吃。熟肉鋪的豬四件兒“頭、蹄、肝、肺”,還有豬肚腰、豬髒、灌肺(豬肺)、肝臟夾子(豬肝),最讓人覺得驚豔的還是豬胰胡餅:精粉做坯,豬胰打餡,放爐子裡烤黃,外焦裡嫩。

當代女性必須擁有吃內臟自由

縱觀諸如北京滷煮、重慶火鍋之起源,中國的“食雜史”總是跟貧窮相關,把內臟塑造成被丟棄之物,才是對內臟最大的誤解。

在南宋,請皇帝吃飯,都要內臟作陪。南宋詞人周密所著的《武林舊事》裡還記錄著:紹興二十一年,宋高宗去清河郡王張俊府上做客,下酒菜裡就有下水,比如肚胘籤、萌芽肚籤、鴛鴦炸肚、豬肚假江珧、炒沙魚襯腸。

宋朝宮內流傳出宮外的美食清單、被饞嘴食客和宋朝美食家爭相傳抄的“玉食批”上,也記錄了一些內臟菜餚,諸如:酒醋三腰子、人字焙腰子、炸白腰子。

當代女性必須擁有吃內臟自由

△宋,陳直《養老奉親書》

除了這些全民追捧的“網紅”菜餚,南宋還流行“下水養生”,比當代青年的“枸杞養生”更加朋克。南宋養生手冊《奉親養老書》載有豬肝羹方、豬腎羹方、豬腎粥方、釀豬肚方,就是用豬肝、豬腎、豬肚燉湯做菜的食譜。

當代女性必須擁有吃內臟自由

雖然沒辦法穿越,但是讓人寬慰的是,當代內臟菜餚的發展同樣讓人口舌生津。與其隔著文字心癢,不如去尋找更多好吃的內臟。世界那麼大,哪個城市的內臟自由度最高?旅行多年,我也總結出一份女子力內臟世界地圖

廣東:豬雜粥

在廣州,好的豬雜是要爭分奪秒的。尤其是在屠宰場聚集地番禺,速度,是決定你能否喝到一碗優秀豬雜粥的關鍵。

當代女性必須擁有吃內臟自由

如果你也是深夜到達廣州,別猶豫,放下行李直奔番禺。屠宰場凌晨開始宰豬,靠豬雜營業的大排檔,凌晨12點到3點營業,豬雜帶著熱氣直送大排檔,大米煮到開花,放入醃好的豬雜,猛火生滾,軟糯出膠的米粒包裹住新鮮的豬雜。一勺接一勺的送到嘴裡,或是軟糯的豬肝,或是充滿嚼勁的生腸,一碗豬雜粥比一碗燕窩更讓人身心妥帖。

中國澳門:咖喱牛雜

我曾在大三巴牌坊前的小巷裡半夜迷路到手機沒電,只為找一碗咖喱牛雜。最後讓我找到它的不是導航,而是接近目的地時,空氣裡漂著的咖喱香味因子。

當代女性必須擁有吃內臟自由

點牛雜,一定要夠多,一次嘗夠牛雜的所有部位,才能體驗舌尖的起伏,軟糯、爽滑、勁道,還有吃完牛筋粘嘴巴的全套體感。點單後,老闆會麻利的從持續翻滾的湯中夾出牛雜,迅速的用剪刀剪成小塊。還沒等反應,手上就多了碗牛雜。

吃牛雜的順序原本隨意,但答應我,開頭記得先喝一口咖喱湯汁,最後再用一塊吸收了飽滿湯汁的蘿蔔收尾,試一次,你一定會懂得這個順序的奧義!在逼仄的小巷裡,手捧塑料碗,呼啦啦吃完,你也能理解炎熱的夜晚,為什麼一定要有一碗牛雜相配。

東京:燒鳥

燒鳥店,就是女性內臟愛好者的烏托邦。一個女生自己坐在日料吧檯,既不尷尬,也無人打擾,如果和主廚聊得來,還會有驚喜贈菜。

當代女性必須擁有吃內臟自由

△普通雞肝

當代女性必須擁有吃內臟自由

△雞白肝

除了環境,燒鳥店最吸引人的還是內臟種類。比起肉,內臟的難得,在於每個部位限量供應,這一點在燒鳥店最能體現。雞心、雞肝、雞胗,只是初級版本;橫膈膜、雞腳筋、提燈、雞尾、雞心邊、雞白肝(雞的脂肪肝),還有雞胯部的

肉雞錦蠔……一隻雞被細細的拆分成數十個部位。

我一直深信,雞肝最好吃的時刻,一定在燒鳥裡。嘗過三分熟的雞肝,會比聽完男朋友的情話更能體會心化了的感覺。

巴塞羅那:鵝肝Tapas

到了巴塞羅那,一定要在海鮮飯中殺出重圍,去體驗一次當地人的Tapas。

Tapas最開始只是餐前小食,後來愛的人太多,一躍晉升成西班牙國民食物。它分量小,適合女生的飯量,還有無數種搭配可能,但在我心裡,完美Tapas只有一個,那就是鵝肝+牛肉的組合。

當代女性必須擁有吃內臟自由

內臟這種食物,最精妙的地方,就是一定要淺嘗輒止,吃完還想再來一份的時候就停嘴,是最佳狀態。比起純粹的煎肥肝,一塊小小的Tapas上承載的鵝肝分量剛好。

西班牙番茄麵包(Pan con Tomate)鋪底,一層牛肉,一層鵝肝,三層合體,一口咬下去,脂香在口中爆炸,吃完咕咚一大口桑格利亞酒(Sangria),是西班牙式的夏天。

四川:兔腰

在內臟愛好者大本營四川,火鍋裡的內臟一切,隨著連鎖店稱霸全國,早已被大多數人接納。如果你是內臟腦殘粉,到了四川就要繞開“舒適區”,去尋找內臟更多的可能性。

四川人不只鍾情於火鍋,還有兔子,沒有一隻兔子可以活著蹦出四川。冷吃兔、兔頭、乾鍋兔、手撕兔......

“你怎麼可以吃兔兔?”

“抱歉,我不光吃兔兔,還吃兔腰。”

當代女性必須擁有吃內臟自由

兔腰,一定要嫩,火候和新鮮度都是關鍵。比起燒烤店生猛的大腰子,兔腰算是小家碧玉,沒有豬腰的腥氣,一口一個,嫩到爆漿。無論是在海椒面兒裡滾上一圈,還是做油淋、泡椒、炙烤,都是兔腰最好吃的時刻。

當代女性必須擁有吃內臟自由

總之,在內臟面前,所有的肉都是單調的。即便肉有軟糯、嚼勁的區別,但內臟的好吃千變萬化,每一個熟度、每個部位都有各自的美妙點,內臟好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除了舌尖和牙齒能準確體會,沒辦法百分百的傳達。這種好吃只能是同道之人的眼神交匯,是知己間的交流。

當代女性必須擁有吃內臟自由

吃內臟是確實是有門檻的,

找到一個愛吃的閨密比找到一個陪你吃內臟的男朋友更難,但如果能找到一個一起吃內臟的人,你的內臟之路至少會順暢99.9%。

所以,我在認定一個朋友的時候也異常簡單,能吃到一起就足矣。每當碰到新認識的人我總會不厭其煩,又小心翼翼的發出試探:你吃不吃內臟啊?

當代女性必須擁有吃內臟自由

對很多人來說,內臟是他們眼裡的腌臢之物,一想到內臟的器官功能幾乎都要捂嘴而逃,但是我倒覺得不如說內臟是檢驗愛吃的入門考驗,更是建立革命友誼的最佳見證。

內臟這種爭議性食材和香菜一樣,愛的人慾罷不能,恨起來也是入骨三分,在這種行情下若是碰到同類那真是堪比過命交情,所以每次當得到“我吃內臟”的肯定答案後,心中就滿是“我又找到一個知己”的感動。

還是汪老說的好:“我勸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麼都要嚐嚐,不管是古代的還是異地的食物,比如葵和薤,都吃一點。一個一年到頭吃大白菜的人是沒有口福的。”

聽我一句勸,不吃內臟的人註定是沒有口福的。

當代女性必須擁有吃內臟自由

當代女性必須擁有吃內臟自由

當代女性必須擁有吃內臟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