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樓房為何都是6、11、18、33層?

相信經常看樓盤的朋友會發現一個問題,如今樓房層數都是6、11、18、26、33層,這是為什麼要這樣修建呢?

建築層數的確定主要影響因素有四個,分別是是消防、造價、運輸費用、管理維護費用,今天就給大家說說為什麼樓房要修成這些層數。

如今樓房為何都是6、11、18、33層?

1、6層

根據《住宅設計規範》規定:7層及7層以上住宅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16m時,必須設置電梯,入戶層樓面指的是第6層地面。

根據《建築抗震實際規範》中要求:多層砌體房屋基本上高度限制在6-7層左右,超過7層必須採用造價比較高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材料成本會有增加。

《建築設計防火規範》中規定:7層以上的住宅需要設計一套整體的消火栓系統,還要設計封閉式樓梯間,設計和施工成本增加。

將樓層數設置在6層,既可以最大限度的實現自己的利益,又不用為了電梯、建築材料和室內室外相關配套而增加支出。

如今樓房為何都是6、11、18、33層?

2、11層

根據《建築設計防火規範》的規範:建築高度大於 33m 的住宅建築應設置消防電梯就需要增加一部電梯。

11層及11層以下單元式住宅可不設封閉樓梯間(即消防樓梯),11層以上就必須設,房子的造價陡增。

而且,根據《建築抗震設計規範》來看,框架結構如果要滿足8的情況下最高只能做到35米,折算下來也剛好是11層。

3、18層

根據最新版的《建築設計防火規範》規定,超過18層的房屋,消防樓梯方面要求至少要有兩個獨立的消防分區,電梯方面,要求必須增加消防電梯,也就是說至少要有兩部電梯;建築高度大於 33m 的住宅建築,應採用防煙樓梯間;消防電梯井、機房與相鄰電梯井、機房之間應設置耐火極限不低於 2.00h 的防火隔牆,隔牆上的門應採用甲級防火門;消防電梯的井底應設置排水設施等。

如今樓房為何都是6、11、18、33層?

4、33層

根據《建築抗震設計規範》規定,中防烈度需要達到8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30g的地區,最大高度不能高於100m。

根據《民用建築設計通則》規定,建築高度超過100m時,不論住宅及公共建築均為超高層建築,且需要設置複雜的避難層,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同時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等。

我國住宅高度一般為3米左右,根據規定,超過100米時,要增加避難層、火災報警系統等。

總而言之,樓層數為6、11、18、33層是有原因的,多數開發商為了減少麻煩,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這些樓層數。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房子的樓層數多為6、11、18、33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