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沂費縣新劉莊村書記陳建兵:最是擔當見初心

風采 | 山東臨沂費縣新劉莊村書記陳建兵:最是擔當見初心

導 讀

“剛到村裡時,心裡還真沒有底。”2018年2月,剛被派到臨沂市費縣費城街道新劉莊村擔任黨支部書記時,54歲的山東省委宣傳部幹部陳建兵心裡多少有些忐忑,“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裡能改變這個省級重點扶貧村嗎?”

一年半之後,記者來到新劉莊村時,村民對陳建兵豎起了大拇指,陳建兵也開玩笑說:“再也不用擔心幹不好一直要留在村裡了。”

风采 | 山东临沂费县新刘庄村书记陈建兵:最是担当见初心

圖為陳建兵(右)幫村民幹活

陳建兵剛到任時,這個僅有500多人的村莊有貧困戶10戶26人,村集體欠債180萬元。和村“兩委”班子見過面後,陳建兵發現自己在村“兩委”幹部中還算個年輕人。

既然來了,硬著頭皮也得上,更何況在出發前,領導給他們這些從機關直接派到薄弱村擔任黨支部書記的“約法三章”:工作上不來,兩年時間到了也不能回原單位。

改變村莊從瞭解村莊開始。走訪幾天下來,陳建兵心裡漸漸有了底:新劉莊村種植葡萄已有16年曆史,葡萄種植規模也達到600多畝。而且,新劉莊村是1947年至1951年中共費縣縣委駐地,承載著沂蒙老區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紅色基因。“打好葡萄產業和紅色文化這兩張牌,新劉莊村不愁沒有出路。”陳建兵在心裡為新劉莊村繪製了藍圖。

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建設人民會場和埠下縣委紀念館沒有遇到太大的困難,記者來到新劉莊村時,紀念館已經落成正在布展。但如何打好葡萄產業這張牌卻遇到不小的困難。

新劉莊村在2011年到2013年曾連續舉辦了3屆葡萄節,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停辦了,村民對陳建兵的第一個期望就是繼續舉辦葡萄節。

可當陳建兵做好葡萄節活動方案後,卻被活動經費難住了。“我去臨沂,跑省城,找朋友,跑企業。不知吃了多少閉門羹、遇到了多少難看的臉,但為了葡萄節,我只好硬著頭皮、陪著笑臉、說盡好話。”陳建兵心裡只有一個信念,就是要把葡萄節辦得有聲有色。

經過一個多月的奔波和準備,2018年8月4日,中斷五年的葡萄採摘節終於“復活”了。這天,新劉莊村格外熱鬧,相關領導來了,高校專家來了,企業老闆來了,十里八鄉的鄉親們也來了,新劉莊最好的葡萄一盤盤擺上了展臺!看著像過節一樣開心的村民,陳建兵覺得自己的付出值了。

葡萄節讓新劉莊村的葡萄出了名,去年5月,正當村裡葡萄地急需灌溉時,卻因村裡拖欠電費而被斷電,群眾因此甚至和村幹部發生了衝突。

當時,陳建兵正在省城照顧妻子,接到村幹部電話後,陳建兵在妻子手術後第4天就為她辦了出院手續,並將妻子安置到岳母家中,自己連夜趕回村裡,召集村“兩委”開會,帶頭拿出1000元,發動大家捐款,補上欠交的電費,及時給葡萄澆上了水。

這件事讓村民感到,陳建兵不是來“鍍金”的,喊起“陳書記”來也格外親切。“人心換人心,瑪瑙兌黃金;只有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陳建兵的感受最深。

順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難事看擔當。

在人居環境整治中,村民張連鳳的老屋需要搬遷,但是多次做工作,她的兒子都不予配合。能不能做成這件事,幹部群眾都指望著陳建兵這個“一把手”了。一天晚上,陳建兵自掏腰包辦了一桌飯菜,把張連鳳幾個兒子叫到一起吃飯。飯桌上,陳建兵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詳細解釋村莊發展大局,提出了合理解決他們家庭後顧之憂的辦法,終於把這個“硬骨頭”啃了下來。

在建設環山路過程中,需要佔用村民劉玉海的土地,由於對補償不滿意,劉玉海攔住車輛不讓施工,即使是他擔任村主任的哥哥出面也無濟於事。陳建兵帶領村“兩委”幹部冒雨實地測量,多次找到劉玉海耐心細緻地做工作,確保了工程順利進行。

  • 陳建兵感慨地說:“凡事只要敢擔當,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

沿街架設的3000多米葡萄走廊,新建的農耕文化體驗園,穿村而過的清澈小溪……如今,走在新劉莊村,感受到的除了美麗,還有生機。

村民陳廣軍、劉磊近些年一直在外打工,最近向陳建兵表示打算回鄉創業,村裡的年輕人也紛紛遞交入黨申請書,28歲的張後美、30歲的徐興華、40歲的曹豔軍……“年輕黨員迴歸了,年輕人向黨組織靠攏了,新劉莊村的未來不用愁了!”

风采 | 山东临沂费县新刘庄村书记陈建兵:最是担当见初心

作 者 | 記 者 林華維 倪懷成 通訊員 劉 斌 馬君山

編 輯 | 劉 瓊

1.須保持圖文完整,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聚焦三農工作隊伍

聚力鄉村振興戰略

风采 | 山东临沂费县新刘庄村书记陈建兵:最是担当见初心

網站投稿:[email protected]

報紙投稿:[email protected]

報紙投圖:[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