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和妹妹相繼患病倒下,姐妹花為母親鼓勁:我們在,家就在


10月7日,在深圳市龍崗愛聯新屯圍肚新村的一處出租屋中,石秋菊比往常提前一小時為丈夫做好早餐,叮囑11歲的二女兒徐藝凌要按時給爸爸餵食和擦身。她要在9點前帶小女兒徐藝霏回醫院更換留置針頭。下午3點左右,她要乘坐班車回老家廣西靈山辦事。

9點前,石秋菊準時到了龍崗中心醫院,原以為能在兩個小時完成,但更換前需要抽血化驗,結果顯示女兒白細胞較低,醫生讓她趕緊帶女兒回深圳兒童醫院找主治醫生。石秋菊很緊張,患肝母細胞瘤的小女兒做完化療出院才一個星期。

石秋菊馬上打電話給今年17歲的大女兒徐霜霜幫忙收拾好衣服送到醫院,大女兒在電話裡卻哭了起來,由於多次請假影響上班,剛剛被便利店老闆辭退了。石秋菊來不及安慰大女兒,匆匆忙忙叫了計程車趕往深圳兒童醫院辦入院。

在去醫院的路上,小女兒流了鼻血。她摸著血問:“媽媽,我的鼻子是不是生病了?”“嗯,寶貝別怕,是鼻子生病了,媽媽帶你去看醫生就好了。”石秋菊不敢告訴小女兒有多嚴重,怕她胡思亂想。石秋菊催司機儘量趕在12點前到深圳兒童醫院。

石秋菊的小女兒徐藝霏今年6歲,是一個人見人愛的萌娃,今年9月份剛上一年級。“在醫院打針時,女兒萌萌的樣子讓護士姐姐都不忍心下手。”石秋菊說。

今年8月初,石秋菊給小女兒洗澡時發現她肚子有點脹,女兒說沒有胃口吃飯。石秋菊帶她去在附近的龍崗中心醫院做檢查,醫生初步診斷為腸胃問題,開了點藥。不久後女兒開始喊痛。今年9月13日,石秋菊帶女兒到市區兒童醫院重新做檢查,結果嚇了她一跳:女兒不是腸胃病,是“肝母細胞瘤”,肝臟上有多個大小不一的瘤體,最大的尺寸超過10釐米。醫生建議要馬上住院進行化療。


石秋菊從診室出來,拿單子的手一直在發抖,一個人在門診休息區坐了很久,感覺自己崩潰了。這一年來,石變菊為照顧植物人丈夫,生活已不堪重負,三個女兒是自己唯一支持。她每天都在心裡默默祈禱一遍,希望丈夫有朝一日能站起來,孩子們平平安安,自己再苦再累也能咬牙堅持,現今小女兒又生病,自己如何撐下去?

石秋菊丈夫是山東定陶人,今年43歲。去年11月,丈夫因腦溢血在家中突然倒下,經及時搶救後總算撿回一條性命,但花光家裡所有積蓄也沒能讓丈夫重新站起來。最後,自己實在掏不出錢給丈夫住院治療,只好把丈夫接回龍崗愛聯的租屋看護。

石秋菊家在廣西靈山縣,父親早已過世,60多歲的母親在老家以務農為生。自從丈夫病倒後,整個家就靠石秋菊在深圳龍崗電池工廠每月約4000元的工資苦苦支撐。扣除社保、丈夫每月藥費800元、房租1200元,已所剩無幾。公婆已60多歲,沒辦法幫忙照顧。石秋菊上班後,家中大小事便落到兩個未成年的女兒身上。“本是她們無憂無慮的年紀,現在反過來要她們為這個家操心,實在對不起女兒。”石秋菊內疚地說。


石秋菊大女兒徐霜霜在去年爸爸病倒後,正在讀初三的她主動向媽媽提出退學,將機會留給在讀五年級的二妹。大女兒白天照顧爸爸,晚上在家附近的便利店兼職補貼家用。二女兒也很懂事,主動承擔起早上給爸爸餵食的任務。當小妹妹也病倒後,姐妹兩人一起為媽媽打氣:“媽媽,您放心,我們在,家就在,一起撐起這個家。”

12點30分左右,石秋菊和小女兒到達深圳兒童醫院。醫生告之,孩子流鼻血是白細胞降低引起的,化療後白細胞降低是常見現象,輸液觀察三天若穩定就可出院,一週後再回院進行第二次化療。石秋菊從醫生那瞭解到,小女兒的病並非不治之症,醫生給出了治療方案,化療後手術切除。石秋菊看到了希望,可後續的治療費用成了難題,去年給丈夫治病早已將家中積蓄掏空,丈夫何時能站起來還是未知,她實在拿不出錢再給女兒繼續治療。

如您願意幫助這個家庭,可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項目詳情,進行捐助。如不能識別,可將二維碼保存到手機相冊,打開掃一掃,從相冊中選取二維碼進行識別。項目由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水滴公益”發起募捐,並負責項目的審核、執行及信息反饋。該項目最終解釋權歸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詳情請關注“水滴公益”平臺動態。監督電話:400-006-9958。


“感光計劃”為公益攝影師、慈善組織、募捐平臺搭橋,發佈困境家庭的圖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該計劃是由今日頭條攜手中國攝影家協會與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等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聯合發起的圖片公益項目。如有困難,可私信“感光計劃”官方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