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優秀員工最先辭職?

小A是某公司的員工,工作盡職盡責,活不算多,偶爾加班,但是好景不長,公司裡面陸陸續續有員工離職,剛開始小A是負責公司的運營,行政人員走了,於是老闆讓小A頂一下,等招到人就行。

作為新人,小A覺得,這也是鍛鍊自己的機會,雖然不情願,但是也接受了,再過幾天,視頻組的一名員工離職了,老闆又跟小A說,視頻這一塊缺了個人,平時也沒啥工作,你就協助一下視頻組就可以了,於是小A又兼職了視頻。

小A工作越來越多,於是他嘗試跟老闆溝通,老闆總是推脫說,現在暫時找不到人,讓小A暫時頂著,以後不會虧待他。

最後小A終於忍受不來長時間加班和老闆的承諾辭職了,找了一家公司,工資比現在這家公司還要高。而上家公司的老闆對於小A的離職,只說這麼一句話,現在的年輕人怎麼就不能出苦呢,動不動就離職。

為什麼優秀的員工要離職?究其原因,無外乎這四點!

原因1:公司制定了一大堆愚蠢的規則。不合理的規則可能逼得員工不得不離去。

原因2:無差別對待所有員工。一視同仁適合在學校教育,但是不適合職場,表現好與壞的員工如果待遇上無差異,那麼沒人會為公司出力。

原因3:容忍員工的不良表現。如果公司不懲罰業績差的員工,他們就會拖累其他員工的表現。

原因4:對待員工成績沒有認可和激勵。優秀的員工更需要得到認可,激勵機制能將員工變得更加優秀。

如何解決:

精神激勵:通過積分給與員工及時的認可和激勵

積分式是對人的"綜合表現、核心價值、團隊貢獻"用獎分、扣分進行量化管理的模式,並通過即時激勵、綜合評價,旨在全方位調動人的主動性,創造力,建立積極正面快樂的績效文化。

在積分式的管理模式下,員工的每個行為都可以得到反饋。

如何用這套精神激勵模式去激勵員工持續獲得自發的積極性?

他們通過獎扣分的方式,給員工發出行為引導信號,獎分的事件說明是值得去做的,扣分事件說明是企業中反對的價值觀,是要抵制這種行為的。

為什麼優秀員工最先辭職?

例如:

1、某銷售經理早會花了半小時給大家分享銷售心得,值得加分;

2、HR進行新員工培訓,介紹公司產品,值得加分。

3、當天有收入入賬(財務公示到賬為準),值得加分。

4、主動幫公司外出買水,值得加分。

5、上班遲到了,扣5分。

6、佈置的任務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扣10分。

這種積分考核不會用直接扣錢的方式去懲罰員工,用扣分的方式,技能讓員工引起注意轉變行為,內心也不會形成極大的抱怨負能量。

當然了,企業也很明白,最終要留人激勵人,錢是不能不花的。

但是我們強調“花錢要值!”,可以看到,經過一個週期的記錄,你會看到積分高的人,為企業確實做出了很多貢獻,把獎勵福利發放給這些人,企業是願意的,雙方實現效益產出和共贏獲利,也能激勵和留住企業人才。

為什麼優秀員工最先辭職?

分值多的人,可兌換的獎券就會越多,越努力越幸運,越幸運越努力。

注:1、獎券在快樂大會上可參與抽獎,也可以去 福利商城兌換禮品。

2、積分和年底外出旅遊基金、合夥人項目、分紅等都會掛鉤。

為什麼優秀員工最先辭職?

快樂大會:員工釋放自我的舞臺

本文所講的管理模式實操內容及案例,來自《全優績效》一書,想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以下《瞭解更多》鏈接購買!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

購買此書後,可獲得特別禮物:

1、朋友圈績效乾貨知識分享 ;

2、KSF和合夥人積分學習視頻;(李老師集團專業顧問老師對接)

3、線上輔導1小時。

4、免費解答績效困惑。

PPV工作量分配法:適用於二線基層員工。

目前PPV量化產值薪酬模式是很多企業都在使用的模式,它打破了傳統定編定崗來招人和付薪的模式,完全以工作量來招人和支付工資,推動員工從被動工作到主動工作,極大地提升了企業的人效,快速幫助企業減人增效加薪。

舉個例子:

財務的工資在很多企業都是固定工資,那麼員工不管怎樣努力,不管加不加班,工資沒有太大增長的幅度。因此積極性是嚴重不足的,只要不出問題就好了。

為什麼優秀員工最先辭職?

如果採用PPV模式:

· P1:按時完成內部經營報表,800元;

· P2:按時子公司完成內部經營報表,400元;

· P3:按時完成外部報表,200元;

· P4:業務提成表,400元;

· P5:完成員工工資表,240元;

· ...

員工每完成一項工作,就會增加收入,那麼員工還會抗拒加班嗎?員工會拼命找活幹!

對企業來說,導入PPV模式:

1、公司能按實際工作量配置人員,減少人效浪費。

2、員工可以在不影響本職情況下,身兼多職,一專多長,為自己加薪。

3、所有工作,必須有結果,才有產值,這樣就要求員工必須對結果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