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重慶醫科大學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開篇語

他牢記立德樹人的教師職責,孜孜以求、探索教學藝術,引導學生樹立理想信念,用思想的變化將課堂變得有趣,教授的多門課程被重醫學子熱捧和推薦,課堂常常爆滿。

他是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公共管理系副主任,2019年重慶醫科大學“錢惪教學名師獎”獲得者馮磊。

聽過馮磊課

“不來聽的要後悔”

“老師上課的內容超豐富”

“很有學識和思想的老師”

“老師老帥了,笑聲不斷”

“幽默詼諧,富於浪漫主義詩人的氣質”

“一個不小心就下課了,還沒聽夠呢”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馮磊曾說,“人生最大樂趣就是讀書”,“沒有什麼事比將工作和興趣結合到一起更幸福的了”。畢業後,一心想埋頭書海的他選擇老師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十餘年一線教學經驗的長期積累,風趣幽默的講課風格,使得馮磊的課堂富有吸引力;在課下關注同學成長進步,亦師亦友的師生關係,獲得了同學們的廣泛好評。

自進入重慶醫科大學工作以來,馮磊深耕教學,從事《衛生法學》、《醫事法學》等10餘門課程的教學工作,以“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的要求激勵自己,立足自身豐富的社科知識儲備,將教學的思想性與趣味性相結合,學術前沿問題與實踐培養目標相結合,形成了風趣生動、深入淺出、啟發性強的教學風格,力爭將每門課都打造成受學生歡迎、令學生受益的精品課程。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馮磊曾榮獲“重慶市優秀教師”、“重慶市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重慶醫科大學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在各類教學競賽中,他曾榮獲全國醫科院校青年教師教學技能競賽二等獎、全國衛生事業管理專業青年教師教學技能競賽二等獎、重慶市政治理論教學能手大賽二等獎等多項國家級、省級、校級榮譽。在騰訊大渝網舉辦的“2010年重慶市大學城最受歡迎的教師”評選中,他得到大量學生自發投票,最終高票當選為“最風趣教師”。

“思想本身就是有趣的”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你知道“誰是《西遊記》中最悲情的角色嗎”“暑期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什麼能火”;如何從崑曲《十五貫》講到中國司法傳統、又如何從武俠小說裡看到法律秩序……馮磊的課程旁徵博引,將生僻的專業知識點與社會熱點和國人熟知的歷史故事、經典名著甚至電影、網紅小說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從一開始的“覺得有趣”迅速變成了“學得進去”。

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馮磊堅持將教學的思想性與有趣性結合,因為他認為,“思想本身就是有趣的”。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一堂課的時間,學生難免走神。在剛成為老師時,他積極請教老教師們課堂教學方法,同時也回想自己還是學生時,老師們都用什麼方式讓自己不走神。“當時我們老師在講臺上講課,沒有PPT、沒有板書,讓我們用筆在本子上記錄,當時大家都不容易走神,因為一走神就跟不上老師節奏了”。

在長期教學實踐摸索中,他發現,趣味性的事例、圖文並茂的PPT確實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提升課堂效果,但這種聚焦於形式上的創新,也容易讓同學們在習慣後產生審美疲勞。他說:“我們要思考的不是某一次課如何吸引學生,而是一學期的課如何吸引學生。”

經過長期不斷的摸索與思考,馮磊終於總結出自己的教學方法,“思想一定要有變化”。

因為自己喜歡摸索、思考不同的社會問題,他積累了大量的資訊素材。將自己平常思考的問題,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加入到講課中去,或是用同學們習以為常、司空見慣的小事,亦或是目前大家最關心的熱點,串起一個又一個知識點,以自己獨到的見解,“用網絡上搜不到”的原創觀點,展示出一個能打開學生思路的全新結論,同學們發現每一堂課都有新的收穫,思路便會一直跟著老師走。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同時,他不僅侷限於知識點本身的講解,還注重引導同學課後主動去了解知識點的形成過程,幫助加強理解,也達到開闊視野的目的。課後總有同學要跑圖書館尋找課上他所提到的主人公的書籍,這些主人公的思想、觀點總讓大家覺得不可思議同時也倍感好奇,不知不覺啟發了更多的思考。

上過馮磊的課,有同學這麼評價,“在課堂上,你能感受到他對教學的熱情與信心,他很自然的將‘聲情並茂’這個詞活脫脫的展現在你面前,他總是在講臺上神采奕奕,清脆有力的聲音以及豐富的面部表情,能夠瞬間感染坐在講臺下的你”。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但是要做到這些並不容易,不僅需要大量的一線教學經驗,也需要教師長期的學術科研積累。

“好的科研工作是對教學的促進,也是教學的心得和總結”,馮磊也一直積極促進自身教學與科研相長,堅持“以學術造詣開啟學生智慧之窗”。工作以來,他獨著專著3部,主編、副主編專著3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重慶市社科聯項目,重慶市教委人文社科項目,重慶市高等教育改革重點項目、重慶市衛計委項目,校級科研項目等科研項目12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世界衛生組織項目、重慶市各類省部級項目多項,在CSSCI、CSCD核心、中文核心等各類期刊發表論文50餘篇。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身為一名共產黨員,馮磊以知識服務社會,傳播正能量,弘揚正氣為社會責任。作為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黨總支教工第三支部書記,他嚴格按照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的要求組織活動。利用自己的知識背景和教學經驗,帶頭講述了憲法修正案、共產黨員紀律處分條例等黨課,受到廣泛好評。

他擔任中國衛生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衛生產業企業協會法務分會理事,重慶醫師協會理事、《月旦醫事法報告》編委、重慶西部法律研究院研究員等學術兼職。他從不將科研與教學分裂看待,也從不渲染教學勞碌的悲情,而是將教學視為科研的自然延伸。

“錢偉長院士說過,教學沒有科研做底蘊,就是一種沒有觀點的教育、沒有靈魂的教育。所以,教學與科研並重,才是高校教師的立足點和生命線的有機結合”,在剛剛結束的重慶醫科大學新進教師崗前培訓中,他如此對學校新進的年輕師資們講到。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同學們眼中的“寶藏老師”

作為一名教師,讓馮磊最開心的依舊是與學生相處的時刻。有一次給同學們上完最後一次課,大家主動來找馮磊合影,馮磊說:“做老師此刻最開心,謝謝!”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初見馮磊的同學都覺得他特別有親和力,“肉肉的臉蛋,還愛笑,笑起來眼睛迷成一條線,還有兩個大酒窩,總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上起課來,學生們又往往被他的幽默詼諧和妙語連珠所感染,“這是一個寶藏老師”。

講臺上的他在專業知識上對同學們進行引導,講臺下的他在生活中散發著滿滿的正能量,他的微博和朋友圈經常以一種自我調侃的方式讓同學們看到他也有煩惱、也會遇到挫折,但這些都不影響他對生活的熱愛,他努力的在現有的環境下尋找生活的快樂,積極的面對人生的問題。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圖源:馮磊朋友圈

第一次上馮磊課的同學對法律知識並不十分了解,所以開學的幾節課,他往往不直接講枯燥乏味的衛生法條例,而是先用一些有趣的例子帶領初窺法律門徑,“就像一個大朋友,親切又不失風度,儒雅又不覺呆板

,每一位上過他的課的學生都會對他印象深刻;他又像一個擺渡人,帶領一批又一批重醫學子在愉快輕鬆地氛圍中渡過法律的學業之河”。

研究生們科研壓力大,常常因為論文焦頭爛額,但是馮磊在指導研究生上保持著十足的耐心。他的學生這樣說道,“無論你的論文寫的有多糟糕,他都會耐心的一遍又一遍的為你修改論文瑕疵,幫你理順思路,提升論文高度。每當同學們有疑惑不解的地方,他總是非常耐心的一次又一次的為大家講解,甚至有的同學論文進展不大的時候,他會產生自責心理,認為是自己的指導方式有問題,常在組會上與大家一起討論問題所在。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在學校曾經舉辦的師德師風、醫德醫風建設主題活動“我和老師的那些事兒”主題徵文中,同學們自發將馮磊的教學與學生工作寫成主題徵文“我和馮磊老師的那些事兒”並現場朗誦,感動了參與活動的觀眾。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帶起一支醫學院校的辯論隊

“辯論是一種價值觀的衝突,是希望把一些道理說清楚”。馮磊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作為一所辯論文化濃厚院校的畢業生,他到重醫工作後,也曾擔任學校辯論隊及學院辯論隊的指導教練。

當時學校辯論隊主要以臨床專業的同學為主,學生思維嚴謹,但是課程壓力大,經常全天滿課,練習時間很緊張。“當時我們抓緊每一箇中午訓練”,馮磊經常下課後順路買個麵包,到訓練地點後,邊啃麵包邊給同學指導辯論技巧。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有一次中午訓練時,馮磊接到家人打來的電話,說孩子發燒需要送醫院,馮磊回答說“稍微等一下,我這邊還有一些事,處理完馬上過去”,訓練結束後才急忙回去照顧孩子。

馮磊覺得,“既然答應了指導學生,就一定要做好,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在大家共同努力下,重慶醫科大學校辯論隊在2013年校園辯論賽市賽中歷史性突破地進入了八強,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辯論隊也在近年來學校“杏林杯”辯論賽中取得不錯的成績。

網絡上的“段子手”

最早,馮磊在教授《衛生法》課程時,希望同學們課下能夠有一些閱讀讀物,於是萌生了創立微信公眾號的想法,用來發表一些個人見解,“醫事法茶座”微信公眾號便誕生了。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年初,馮磊在微信公眾號發佈《在路上——2018衛生法治盤點》一文,結合電影《我不是藥神》等2018年中國衛生法治熱點,闡述自己的觀點,引發學生思考。

“在面對前來調查藥案的警察時,淚流滿面的老嫗聲嘶力竭地質問:‘他只是想活著,犯了什麼罪’。這一問題,實質上擊中了看似健全的衛生法制的軟肋,當所有人的合乎情理地犯錯時,完善制度才會成為剛需。於是,影片裡另一句臺詞構成關於完善的希冀:‘願你生而平凡,卻不忘創造更好的世界’”。該文被“中國衛生法治前沿”、“法律那些事兒”等知名公眾號轉載,在學界產生了不小的反響。

而在《茶座小品:發現你的大學》中,馮磊也向同學們展露了他作為老師的心聲。他說:“作為一位內心仍然青春,但已經頂著老師名銜的‘老男孩’,我很想嘮叨著像所有循循善誘的長輩一樣,述說關於大學生活應當勤奮、進取等等諸如此類永不過時的告白。”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亦師亦友,與學生共成長

馮磊從2012年起擔任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醫事法學專業的專業導師,舉辦了各類講座,指導論文,為同學們就業和考研提供諮詢和幫助。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臨近畢業時,很多同學奔波於畢業論文和就業的路上,遇到問題會向馮磊訴說。有時,馮磊凌晨還在為學生查閱文獻、修改文章。他的研究生在論文致謝中寫到,“無論我多晚把文章發給他,他都會在線回覆,有時甚至懷疑他是不是整晚都坐在電腦前寫文章”。

馮磊認為,“要保持對這個世界的熱愛”。在與同學們課上與課下的觸中,馮磊以自己的言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同學們的成長,他經常說:“人生要有一個關於規劃的問題,要學會面對挫折,熱愛這個世界真正美好的部分。”他很重視同學們對於自我發展的規劃,時常與同學進行交流,根據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定位進行建議。

有同學將馮磊上課神情的圖片配上文字發給馮磊,馮磊將圖片發在自己的微博上。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在日常生活中,馮磊常與同學們談天說地,能聊最新的國家政策,也能聊時下流行的影視娛樂;能討論中國歷史,也能在不經意的瞬間談論生活常識,深受同學歡迎。

馮磊參加學校活動表演,在臺上的演出畫面被同學繪成卡通畫。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傳承五四魂,築夢新時代”,今年五四青年節,在學校舉行的“新時代·新青年·新作為——百年‘五四’話青年”活動中,馮磊作為教師代表發言,他對在場的同學們說:“珍惜時代給予的機遇,心懷家國天下,勇擔歷史重任,審視自我,有所作為。”

這是他對青年學生的期許,也是他對於自己人生和教育事業的執著與追求。

重慶醫科大學@馮磊:讓教學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策劃:黨委宣傳部 教務處

撰稿:鍾志 蔡雨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