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官:“你為什麼進入這個行業?”,回答“因為興趣”就錯了

面試官:“你為什麼進入這個行業?”,回答“因為興趣”就錯了

分類丨面試技巧

字數丨1900字,閱讀約3分鐘

求職面試時,經常會聽到面試官問這樣的問題:“請問,為什麼你會選擇這個行業?

特別是當你跨行業或者跨專業求職時,這個問題幾乎是必問的題目之一。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面試官問這個問題的時候,他真正在意的是什麼,又應該如何回答。

面試官:“你為什麼進入這個行業?”,回答“因為興趣”就錯了

回答面試問題,要提供“有效信息”

很多人在聽到這個問題後,第一反應就會回答“因為我對這個行業很有興趣。”、“我喜歡這個行業”、“我很看好這個行業”等等類似的回答。

然而,首先要告訴大家的就是,這一類的回答統統都是「無效回答」。非但沒有很好的提供給面試官他想要的內容,而且還有可能會讓對方對你的邏輯思考能力產生懷疑。

邏輯學當中,有一個現象,叫做「命名謬誤」,簡單來說就是把同一件事情換個說法,再說一遍,然後當做解釋或回答

面試官:“你為什麼進入這個行業?”,回答“因為興趣”就錯了

比如:

“你為什麼遲到啊?”,“因為我今天來晚了。”

“你怎麼擺著一張臭臉啊?”,“因為我今天心情不太好。”

這兩個例子中,看起來好像是回答了後者的問題,但實際上呢?壓根什麼都沒說……

來得晚,不就是遲到了麼?“心情不好”才會擺一張臭臉啊!如果你心情不錯,又怎麼會擺這張臭臉呢?

所以,這種回答本身是沒有意義的,這種情況一般是產生於對方「不想」或「沒有能力」把一件事情表達清楚,但是又不得不說點什麼。

面試官:“你為什麼進入這個行業?”,回答“因為興趣”就錯了

而回到面試的場景當中,“感興趣”、“喜歡”、“覺得有前景”,都屬於這些沒有意義的回答。畢竟如果你覺得一個行業“沒興趣”、“不喜歡”、“沒前景”,你又怎麼可能會選擇來這個行業面試呢?

這些回答對於面試官來說,就是沒有提供任何有效信息。而對於那些更注重考察求職者邏輯能力的面試官來說,更會直接懷疑你的邏輯思維水平。

面試官:“你為什麼進入這個行業?”,回答“因為興趣”就錯了

理解面試官“真正的問題”

既然前面那些回答並不合適,那面試官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他真正想聽到的答案是什麼呢?

其實,簡單思考一下,你選擇這個行業的理由,對面試官來說真的很重要麼?

面試官的職責是考察一個求職者是否與公司正在招聘的崗位相匹配。

因此,他真正在乎的並不是你的選擇理由,而是“我為什麼要錄用你的原因。

也就是說,“你為什麼會選擇這個行業?”,這句話的潛臺詞其實是:“你覺得自己在這個行業中優勢到底是什麼?

面試官:“你為什麼進入這個行業?”,回答“因為興趣”就錯了

只有當你充分展示出自己的優勢,表達出自己對行業獨到的見解,才是真的讓面試官獲取到了有價值的信息。

那麼具體應該如何回答呢?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他們分別是:

你在這個行業中的優勢,以及你對這個行業的見解。

面試官:“你為什麼進入這個行業?”,回答“因為興趣”就錯了

你在這個行業中的優勢:

這一部分,主要是需要通過展示的能力、資源,來向面試官證明,你能夠勝任當前的工作。

對於跨行業應聘的求職者來說,建議先從自己之前的行業入手,分析並展示兩個行業之間的聯繫,並且說明自己能從之前的行業中給正在應聘的工作帶來哪些“新思路”、“新資源”。

而對於應屆生來說,由於並沒太多的職業經驗,因此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就需要從自己所學的專業角度出發,去談一談自己能夠利用專業知識在這個行業中做到哪些事情。

你對這個行業的見解:

除了展示自己的能力外,還有一個回答思路就是聊一聊你對這個行業的分析與看法。

如果你提前做好了充足的功課,那麼對整個行業鞭辟入裡的分析,就能夠讓對方感受到你對行業本身有著不錯的瞭解,並且善於進行深入的思考。

在開篇的時候我們就已經說過,如果你只是回答說“我覺得這個行業很有前景”,那這個回答對於面試官來說基本上是毫無意義的。

你真正應該做的,是告訴面試官,什麼樣的原因、數據、趨勢,使你得出了這個行業很有前景的結論。

面試官:“你為什麼進入這個行業?”,回答“因為興趣”就錯了

在這裡要特別說明的一下是,你的面試官畢竟已經在這個行業中摸爬滾打了多年,千萬不要試圖“忽悠”他。你所說的任何分析,都要確保停留在你自己的認知範圍之內。

在面試過程中,不怕你不會,就怕你亂說

如果在跟面試官聊“行業分析”的時候,對方提出了一個超出你認知範圍的問題,務必謹記直接告訴對方你對此瞭解不太深入就夠了,千萬不要胡亂做答。

畢竟你還沒有真正進入這個行業,有些細節上的問題不清楚,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可是,一旦讓對方發現你在信口胡謅,那就是品格與原則上的問題了。

示例:

面試官:我看您之前一直是在快消領域工作的,為什麼這次想要進入傢俱領域了呢?

求職者:的確,我之前幾年一直從事的是快銷產品的營銷企劃工作,不過這次我來應聘的也是貴公司企劃經理的職位,在我看來,並不算太大的跨行。

雖然,快消品和傢俱的營銷思路有所不同,比如說,快消品更看重消費者的復購情況,重視的是商品的快速週轉流通,而傢俱行業的營銷上,往往更重要的是促使消費者做出關鍵決策。

但是呢,在品牌打造、渠道宣傳上其實也有很多相通之處。我自身在過去的幾年,主持過多個品牌形象的建設工作,而且在宣傳渠道上積累了很豐富的人脈關係。

比如,我瞭解到貴公司近期正在大力發展線上的定製業務,貴公司作為我們本地行業中的頭部企業,此刻發展線上業務我覺得非常準確又及時,這也使我很看好貴公司的發展前景,而我自己在新媒體宣傳方面跟很多頭部KOL都有不錯的合作經驗,相信如果能夠有幸入職,會給公司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面試官:“你為什麼進入這個行業?”,回答“因為興趣”就錯了

仔細思考一下上面這個案例,先是根據自己的經驗對兩個行業的異同進行簡單分析,接著展示自己在品牌建設、宣傳渠道上的經驗與資源,然後迴歸到目標公司與崗位,點出自己的獨特優勢,順路小小的拍個馬屁。

雖然沒有說很多內容,但也足夠讓面試官知道,你的這次“跨行”不是一時興起,而是經過了一定的思考與調研。對於這種有備而來的求職者,往往更能贏得面試官的青睞。

以上,就是今天想要與大家分享的內容,希望對您能夠有所幫助。

面試官:“你為什麼進入這個行業?”,回答“因為興趣”就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