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大省須有“大的樣子”

李強

10月23日下午,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這一主題,湖南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舉行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10月23日華聲在線)

杜家毫在主持學習時指出,湖南是農業大省、產糧大省,不管發展進入什麼階段,湖南做好“三農”工作、促進鄉村振興、保障糧食安全的責任都不能推。作為農業大省,湖南不忘“大”的責任,扛起“大”的擔當,這是“大的樣子”應有之義。

站在70年這一重要時間刻度回望,湖南與全國其他省份一樣,農業農村發展不斷開創新局面,實現了歷史性變革,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突出表現在農業綜合產能大幅提高,供給結構不斷優化;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推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農村改革力度不斷加大,政策保障逐步健全;農業綠色發展顯著增強,質量安全有效提升;鄉村振興步伐加快,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農田有效灌溉面積佔比達到75%,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8%,躋身全國信息進村入戶工程整省推進示範省,農產品加工業年銷售收入躋身全國七強,雜交稻研究實現從三繫到兩系再到超級雜交稻的三次重大技術創新,不斷刷新水稻較大面積平均單產世界紀錄……應該說,“大的樣子”已初步顯現。

當然,正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對湖南農業來說,供給結構的不斷優化,政策保障的逐步健全,尤其是已經奠定的較好的發展態勢,足以支撐著“進一步”就能實現“快一步”,離“大的樣子”更近。

“大的樣子”必然需要以“大的發展”來支撐和凸顯。而這次集體學習,聚焦的正是農業農村農民“大的發展”。強化底線思維的問題,確保方向正確的問題,加快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的問題,以及不斷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的問題,這些都是大發展的命脈所在,抓好這些無疑就牽住了“牛鼻子”,就不愁沒有“大的發展”,農業大省就一定能呈現“大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