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r的老闆T1體育娛樂CEO喬·馬什和我們聊了聊電競和傳統體育

1996年,費城76人主場富國銀行中心,身披3號的阿倫·艾弗森,用眼花繚亂的運球和出色的終結能力,讓費城的所有球迷“無法把屁股放在座椅上”。

2019年,S9賽場上,曾率領SKT T1戰隊三次奪得總冠軍的中單Faker大殺四方,霸氣的擊殺、細膩的走位,告訴全世界他依然是“《英雄聯盟》第一人”。

艾弗森和Faker都是各自領域極有知名度的人,但不太為人所知的是,富國銀行中心和SKT T1戰隊背後的投資方,都是美國電信集團Comcast旗下的Comcast Spectacor,這家公司不久前正式成立了與韓國SK電訊的合資企業——T1體育娛樂公司(T1 Entertainment & Sports)。今年5月,他們任命拉加代爾體育作為獨家商務代理,在中國及全球市場尋找合作伙伴。

Faker的老闆T1體育娛樂CEO喬·馬什和我們聊了聊電競和傳統體育

傳統體育從業者進入電競領域到底遵從什麼邏輯?T1體育娛樂公司首席執行官喬·馬什近日接受了人民電競的專訪。

人民電競(以下簡稱Q):Comcast Spectacor被看作是傳統體育公司,是什麼樣的機緣讓你們看中電競,並選擇了和SK電訊合作?

喬·馬什(以下簡稱A):Comcast Spectacor擁有費城飛人隊(NHL冰球隊),也擁有他們所在的主場富國銀行中心。我們對投資電競和投資傳統體育有著差不多的興趣,我們首先加入了OWL(編者注:Comcast Spectacor擁有守望先鋒聯賽隊伍費城融合隊),然後投資5000萬美元打造了OWL主場。我們把戰隊和主場看作手和手套一樣相輔相成的關係,我覺得我們在傳統體育的背景立刻轉化到了電競這裡,你可以做很多類似的事,比如商業化、敘事、內容生產,以及戰隊所有權。

Q:你個人瞭解電競嗎?在從事相關工作之後,現在對電競的看法有變化嗎?

A:我從6歲起開始玩遊戲,現在這成了我的工作,我老婆也沒法因為我玩遊戲對我發火。我玩過很多FPS遊戲,例如《堡壘之夜》,也玩像《FIFA》這樣的傳統體育遊戲。我也在學習如何玩英雄聯盟,但這挺難的。

我一輩子都在玩遊戲,尤其是在主機上,因為我們很早就能接觸到主機遊戲。直到現在我一直都是電競的支持者。電競已經發展了20多年,現在已經很主流了,因為大家都在投資電競,電競就更容易被社會所接受了。

我一直想做這樣的工作,感覺很新鮮也很令人激動。之前我從來沒想過Comcast Spectacor會投資電競,因為我們只有傳統體育隊伍。當我們有機會參加聯盟制聯賽時,我們選擇加入其中,因為這是更加可持續的模式。越來越多的聯賽實行聯盟制後,你會看到更好的投資者加入到聯賽之中,因為你有一種無形資產可以隨著遊戲內的價值而增值。對我們來說,隨著電競逐漸向聯盟制轉移,就像LPL做的,以及LCK想做的一樣,這將會吸引更多很有實力的投資者加入。

Faker的老闆T1體育娛樂CEO喬·馬什和我們聊了聊電競和傳統體育

Q:電競公司也發展了20年。你覺得T1這樣的公司和傳統電競公司相比有什麼樣的優勢?

A:我覺得傳統體育隊伍擁有者進入電競有一定的優勢,他們很熟悉平臺的構造,會提供基礎設施,也會提供教練,給他們付工資,對他們的選手進行投資,他們不擔心隊伍眼前賺不到錢,因為很多傳統體育尤其是在沒有媒體權益的時候也賺不到錢。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和只有電競俱樂部這一單一資產的老闆相比,很多傳統體育老闆資本更加充足,而不是一年以後就因為這個隊伍不行而離開。大多數傳統體育的老闆都是為了長期目標,為了多年以後的發展,畢竟傳統體育老闆有更加多樣化的收入來源。你可以看到他們拿傳統體育上賺到的錢投資電競,這也是他們的的優勢。另外,他們理解聯賽運營的方向,這能讓他們知道如何跟合適的夥伴合作,尤其是越來越多的資本進來後,這變得很重要。

T1紮根於科技與傳統體育,這是我們與別人競爭時候要依靠的東西。我們的母公司Comcast全世界都有業務,中國也有,西方也有,這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發展。我們有現象級的戰隊T1,有“英雄聯盟第一人” Faker,這些也都對我們有幫助。當然,目前我們也需要建立起其他部分來做到可持續發展。我們也會做一些體育以外的事,會投資一些娛樂部分的東西。

Q:講講投資SK電訊的故事吧。

A:我們想要參與到《英雄聯盟》電競中來,但是北美席位過於昂貴,LPL和LEC已經實現了聯盟化,也沒法通過投資加入。所以唯一一個值得投資而且沒有聯盟化的就是韓國。

我們本來想要買或者與一支小戰隊合作然後自己發展,然而去年秋天我們調整了戰略。當時,我們來到韓國釜山和參加世界賽的隊伍會面。在許多會談的最後,我們見到了SK電訊。我們並沒想到他們也想要合作伙伴的加入。我記得他們說,他們想讓SKT T1俱樂部分割開來成為單獨的事業部,而不僅僅是一個市場推广部門。

回到美國後,我們就想我們一定要達成這次合作。他們有三個世界冠軍的榮譽,有“歷史第一人”,有可以讓我們繼承的品牌,T1改名後,他們在全球的存在感依然是非常重要的,那是一個可以帶出韓國的品牌,可以帶到中國或者帶到歐美,這是最令人感到激動的。

Faker的老闆T1體育娛樂CEO喬·馬什和我們聊了聊電競和傳統體育

Q:如何評價韓國電競的商業化?你們會為T1商業化具體做什麼?

A:雖然韓國被認為是英雄聯盟最強的賽區,但是今年被LPL超過了,今年LCK就有一支戰隊不得不去打入圍賽。LPL在投資進入之後,在成長速度方面比其他聯賽快很多。而在商業化方面,韓國面臨的挑戰是他們企業合作的基礎很小,所以需要在韓國以外尋找合作伙伴,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任命拉加代爾為我們尋找合作伙伴。

但韓國並沒有實現聯盟化,合作伙伴很難和沒有聯盟化的聯賽進行合作。等LCK完成聯盟化改革的那天,你會看到更多的企業進來。從T1的角度來看,我們必須不僅僅只看韓國本土合作伙伴,必須著眼全球,著眼中國。Faker在中國很受歡迎,所以我們要把品牌帶到中國。我們也要帶去西方,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合作伙伴。只有韓國本土的合作伙伴是不能可持續發展的,我們要走向全球化,要有不是你本地區的品牌來找到你才可以。

Q:未來有沒有可能和中國電競體系產生合作?

A:我們不太可能和LPL成為合作伙伴,但是會做更多有趣的事。比如休賽期,T1可以和RNG、IG這樣的戰隊舉行一些聯誼活動。Faker很尊敬這兩支戰隊,他們在國際比賽的時候有很多幕後互動。如果他們一起為粉絲打友誼賽,將會是很好的機會。

另外,我們想在中國擁有一支戰隊,不過不是LPL,可能從手遊或者小一些的遊戲項目開始。我們會和中國的朋友交流,我們和拳頭中國交流過,他們為T1在中國推廣提出了建議。我們會和LPL的朋友商量,看什麼是下一個有發展潛力的大目標,然後達成戰略合作,合力做一些事。

我們也拍了一個兩位傳奇選手Faker和Uzi的視頻,我想那會很受人歡迎,我覺得做更多這樣的事會很有益。

說到英雄聯盟的手遊,首先我覺得中國的基礎設施很好,不像我們在美國沒法玩移動電競。中國在移動電競方面領先全球的原因就是基礎設施建好了。我們對手遊感到十分興奮。拳頭公司所做的比如雲頂之弈,都讓我們感到興奮。

Q:聯盟化都是電競人學習傳統體育的過程,你覺得電競這個發展過程中處在哪個階段了?

A:電子競技應該學的都是傳統體育最好的地方。北美傳統體育聯盟很好的是在有聯賽合作伙伴的同時,並沒有限制各隊的贊助門類。舉個例子,電競聯賽可以由羅技贊助,而戰隊也可以有不同的贊助商,我覺得這是對俱樂部和老闆來說更加可持續的一種模式。因為聯賽拿掉最好的贊助門類的話,像守望先鋒聯賽,俱樂部就被限制了。電競聯賽採用這樣的模式,還是聯賽在聯盟化後控制所有的事,卻讓戰隊商業化方面非常受限。沒人想投資這樣(控制所有)的聯賽。在NFL(美國職業橄欖球大聯盟)分享的模式中,老闆們可以很大程度上決定媒體權益等等,這是更成功的模式。

我覺得買戰隊想要可持續發展,必須要走向聯盟化。像堡壘之夜沒有聯盟化就更像一種市場推廣。越來越多像我們這樣的人進來,更想要一些只有10個人、16個人可以分享利益的東西。這對於投資是更可持續的。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像拳頭這樣的合作伙伴,理解並且和戰隊一起投入,而不是無休止的索取。這是最重要的,IP是歸屬於遊戲廠商的,只有他們願意和戰隊合作一起賺錢,而不是建立聯賽卻不給我任何權益。我覺得有一個很好的遊戲廠商作為合作伙伴可能是最重要的。任何人都可以給你錢,但是如果你有個好的合作伙伴,你可以成長變得更強。這就是為什麼LPL商業化那麼好,拳頭中國理解這一點,他們拿到了Nike的合約而其他電競聯盟都沒能做到。這是每個聯賽都想要的合約,中國的投資很有戰略性,而其他聯賽正在模仿這個,但目前他們還是讓戰隊做他們(聯賽)想做的事,

Faker的老闆T1體育娛樂CEO喬·馬什和我們聊了聊電競和傳統體育

Q:你如何看資本對於電競的影響?

A:資本對於電競繼續增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資本,戰隊們很快會垮了。戰隊能夠付出這麼高的工資給選手是因為他們收到了投資。即使眼前並不賺錢,人們看到了其中的利益才決定投資電競。投資基礎設施也很重要,中國在這一點上做得比任何人都好。上海建了7億5千萬美元的綜合體,未來上海龍會在這進行比賽。這種投資很重要,我們在美國也為守望先鋒戰隊建立5000萬美元的主場。你需要資本,需要有資本的合作伙伴,所以你會看到有錢的傳統體育隊伍進來,因為他們有自由資本可以使用。

但大家也都想規避風險,他們只會支出到一定程度,然後隊伍就被賣掉了。為了進一步發展,尤其是目前沒有集中的媒體權益合同,你需要公司繼續注入資本。我覺得要依靠很強大的合作伙伴帶入資本保持發展,並投資到不同的戰隊。

Q:和傳統體育比,做電競風險是什麼?

A:最大的風險是我們無法控制IP,遊戲廠商如果完了,你就什麼都失去了。明天拳頭說“十年夠了我們不做了”,無數戰隊就沒了。如果我是遊戲廠商的話,就會更加安全。還有遊戲會過氣,一年流行,一年不流行,就像星際爭霸過去很流行,現在就不太行。而英雄聯盟在十年後變得更加流行了,這並不是一般遊戲的規律。

最大的風險還是我們不擁有遊戲本身。

Q:對於Faker有沒有更多的包裝計劃?

A:我們想建立他的個人品牌形象,幫他建立合作伙伴關係,第一個合作就是通過拉加達爾達成的,在GQ上發佈的Faker與Omega合作的紀念阿波羅 11 人類登月50週年拍攝活動。我們很熱衷於將Faker帶到中國探索這邊的品牌。他的中國粉絲在紐約時代廣場為他買過生日廣告牌。這裡有市場可以提高他的品牌知名度,就像Uzi在這裡一樣。人們知道Faker,尊敬他的比賽表現。把他的個性帶到臺前,在全球範圍內與頂級品牌合作會對他有所幫助,我們想為他退役之後的人生做好規劃。這是我們對他的包裝重點。

Faker的老闆T1體育娛樂CEO喬·馬什和我們聊了聊電競和傳統體育

Q:我們覺得傳統的體育明星和電競明星表現力不同,你怎麼看?

A:我覺得世界級體育明星與電競明星不同的是語言障礙。很多人學英語就是為了讓自己更加適合市場營銷。我們的選手也在學習。我和Faker也聊過,我覺得gamer天生就比較害羞,但是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就會互相開玩笑。有些明星喜歡高端時裝,我們選手喜歡可愛的東西,喜歡狗,喜歡毛絨玩具動物,這就是不同的人群。傳統職業體育喜歡昂貴的車、表。我們選手看到Faker拿到Omega手錶,看到這次世界賽前Nike給我們的鞋子服裝什麼的,他們會說:“我喜歡這些。”當你看到這些時,你會看到他們的個性會在公眾前展露得更多。他們的個性在幕後都有表現,和選手之間,和我們都有很多互動,他們就是不習慣在鏡頭前表露出來,因為他們很害羞。我們會讓害羞褪去,讓他們成為超級明星。

Q:你覺得媒體公司和體育俱樂部投資電競的差別在哪裡?

A:我覺得最大的差別是我們理解電競會走向哪裡,不像有些人只是想增加投資組合的多樣性,因為(電競)很流行就去投資。過去幾年我們管理電競戰隊的團隊都有電競背景,像內容團隊過去就為OGN、拳頭工作過。假如你投資電競只是因為你認為必須要投資,像許多傳統體育俱樂部在做的那樣,你不一定會成功。如果你以體育媒體公司的方式投資電競,你理解如何敘述故事,如何打造品牌,如何全球化,這才是更好的模式。你投資後花精力去打造會比直接收購好很多,即使你有足夠資產你也應該自己打造,讓其最終做到可持續發展。

人民電競/周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