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陽一男子從摔跤冠軍變成了務農能手

金秋十月,豔陽高照,稻穗飄香。溧陽市戴埠鎮姚墅村生產隊長吳波又將迎來一年中的豐收季。這位曾經的江蘇省運會摔跤項目冠軍、全國摔跤錦標賽季軍獲得者,如今已成功轉型為一名新時代的務農能手。

溧陽一男子從摔跤冠軍變成了務農能手

在一片金色的稻浪中,看著蹲在田埂上與村裡人一起查看結穗和收割情況的吳波,記者很難相信,這樣一個樸實無華的男子竟會是一個在江蘇省第十五屆運動會摔跤項目中拿到金牌和在全國摔跤錦標賽上奪得季軍的人物。相反,黝黑的臉龐、略帶憨厚的笑容和簡單的外套卻像足了鄉間的老農,說起農事來也是一套一套的。

溧陽一男子從摔跤冠軍變成了務農能手

戴埠鎮姚墅村生產隊長 吳波告訴記者:“估計今年的雜交稻最少在700公斤以上,接近1500斤的樣子,以前的產量沒有這麼高,這與我們的種植技術、品種以及機械化的實行有關,所以我們的產量比往年要高200斤左右……我們合作社的土地面積大概有1500畝左右,從這邊開始一直到那邊,一共是四個大隊的田,全部是合作社進行承包的。”

溧陽一男子從摔跤冠軍變成了務農能手

吳波嘴裡說的合作社還是他2015年按照父親的意願,從外地回鄉務農後建立的,由於採用了機械化的耕作方式,不僅提高了畝產量,給農戶的租金也提高了許多。現如今周邊幾個村的土地幾乎都交給合作社來耕種,加入合作社的社員也達到500戶左右,除了耕作合作社自己的1500多畝土地外,每年還對外提供農機服務2000餘畝。

溧陽一男子從摔跤冠軍變成了務農能手

戴埠鎮姚墅村生產隊長 吳波表示:以前群眾在自己種田的時候,畝產在1100斤~1200斤之間,另外很多農事要請別人來做,去除成本以後,畝產收入在400元左右,經過合作社統一收購回來之後,我們進行統一的管理,每家農戶我們給他的租金在700元左右,平時空閒時,農戶也會幫合作社做工,現在每畝平均要比以前多400元到500元的收入。

溧陽一男子從摔跤冠軍變成了務農能手

溧陽一男子從摔跤冠軍變成了務農能手

記者感到有些不解的是,以吳波在省摔跤隊獲得的成績,完全可以通過國家的安排,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為什麼要放棄這些回鄉務農呢?

溧陽一男子從摔跤冠軍變成了務農能手

溧陽一男子從摔跤冠軍變成了務農能手

戴埠鎮姚墅村生產隊長 吳波對記者說道:“這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我父親一直從事農業,他對土地是有一定的感情的,從小我們也受到他的感染,對回來務農種植有一定的情懷在裡面;第二就是在2015年左右,國家出臺了利農政策,我看發展的方向還是不錯的,所以就下定決心回農村從事這項產業。”

溧陽一男子從摔跤冠軍變成了務農能手

說幹就幹,2015年,吳波成功組建了自己的農機專業合作社,讓機械化、規模化和系統化的作業方式取代效率低下的傳統耕作模式。

溧陽一男子從摔跤冠軍變成了務農能手

戴埠鎮姚墅村生產隊長 吳波表示:收割機好,這臺新的機器無論是乾淨程度還是收割質量都好的,這臺機器是今年花了50萬元剛引進的。……插秧、施肥以後,在田間管理時就要用到除草、打蟲治病這一塊,我就考慮用無人機來進行工作。我們這臺機器一天有效工作400~500畝地,相比人工我們的工作效率要提高10倍~20倍。

溧陽一男子從摔跤冠軍變成了務農能手

拍攝中,一位正在烘乾機旁幫忙的社員告訴記者,加入合作社比自己單幹要強很多。

溧陽一男子從摔跤冠軍變成了務農能手

溧陽市科農農機專業合作社社員蔣仕國告訴記者:“加入合作社的好處,一個是技術上服務周到、成本降低、糧食產量提高,另外收入也增加了。”

溧陽一男子從摔跤冠軍變成了務農能手

由於合作社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不僅周邊農戶得到了實惠,吳波本人也先後被上級部門推薦和評選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江蘇省最美農機手、第三屆溧陽“天目湖英才榜”後備人才,還被當地村民推舉為戴埠鎮姚墅村姚南組、姚東組和姚西組的生產隊長。吳波告訴記者,現在合作社的贏利點還主要集中在稻穀的銷售上,下一步,他打算擴大合作社的經營範圍,讓更多的農民受益,也讓合作社能走得更遠更穩。

戴埠鎮姚墅村生產隊長吳波告訴記者:“下一步的計劃就是在水稻的深加工方面要走優質、有機、綠色的道路,走一個電商的銷售模式。……除此之外,我還想結合周邊農戶農副產品比較多的特點,利用我們現有的渠道,來幫農戶推廣他們自產的農副產品,走多種經營的道路,提高我們合作社和周邊農戶的收益點。”

來源溧陽廣播電視臺融媒體新聞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