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這個年紀,基本可以“告別”尿不溼了,太早或太晚都不好

孩子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一個家庭的未來和希望

。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之後,家長在撫養和教育孩子上,都非常的講究。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夠健康的成長,一方面希望孩子長大後能夠有出息。而現在年輕人的育兒觀念和老人是有一些衝突的,常常因為這些育兒衝突衍生出許多的問題。

孩子到了這個年紀,基本可以“告別”尿不溼了,太早或太晚都不好

就拿給孩子用尿不溼來說,以前老一輩的帶孩子哪裡會有尿不溼,都是用尿布,而現在年輕媽媽誰還用尿布,使用起來既麻煩又不衛生。但是老人家認為尿布更省錢,為什麼要給孩子用尿不溼呢。除了使用尿布和尿不溼上會出現矛盾之外,在孩子多大才可以“告別”尿不溼的問題上,年輕人和老人也常常會出現意見不一致的情況。

孩子到了這個年紀,基本可以“告別”尿不溼了,太早或太晚都不好

這個年紀大概是2歲的時候。孩子在2歲的時候,他的約括肌,也就是控制排洩的肌肉的發育已經趨於成熟。這個時候基本要“告別”尿不溼了,而且還要學會獨立上廁所。當然每個孩子的發育情況不同,家長要根據寶寶的發育情況來調節他告別紙尿褲的時間。孩子完全戒掉尿不溼需要時間,一般需要6-8個月的時間,所以在孩子1歲半的時候,開始訓練孩子獨立上廁所的能力是最佳的。因為這樣,孩子可以在2歲的時基本告別尿不溼。

孩子到了這個年紀,基本可以“告別”尿不溼了,太早或太晚都不好

一天吃不成一個胖子,家長在訓練孩子告別尿不溼的過程中,需要循序漸進。

家長要訓練孩子獨立上廁所的意識,孩子在擺脫尿不溼之前,想尿就尿,想拉就拉,所以在孩子徹底戒掉尿不溼之前,家長要告訴孩子,想要上廁所的時候要告訴爸爸媽媽,別尿褲子咯。這個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可愛的坐便器,告訴孩子,想要尿尿或者拉粑粑的是就要脫掉褲子坐在上面哦。

孩子到了這個年紀,基本可以“告別”尿不溼了,太早或太晚都不好

在孩子學會“通知”爸爸媽媽自己要上廁所之後,家長可以訓練他自己脫褲子上廁所的技能,大概在18個月的時候,孩子應該要具備自己脫褲子的能力了。

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告別尿不溼的過程中,不要給孩子把屎把尿,這對孩子來說是非常痛苦的,因為把屎把尿的過程中,孩子是“被動排便”。不僅對孩子的身體有危害,對孩子的心理也有一定的危害。

家長不要因為心疼孩子或者心疼尿不溼的錢,讓孩子太早或者太晚告別尿不溼。孩子過早或者過晚告別尿不溼是有一定危害的。

孩子太早戒掉尿不溼,因為自主意識薄弱,體力不足,早早讓孩子戒掉尿不溼反而會增加失敗次數,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失去自信。而且,家長在讓孩子戒掉尿不溼的過程中,擔心孩子會尿褲子,會給孩子穿開襠褲,這樣反而容易引起孩子尿路感染。

孩子到了這個年紀,基本可以“告別”尿不溼了,太早或太晚都不好

太晚讓孩子戒掉尿不溼,對孩子有2種危害。

一,會讓孩子對尿不溼形成一種依賴和惰性。久而久之,想讓孩子戒掉尿不溼就更難了。

二,排斥排便。孩子2歲就已經有獨立上廁所的意識了,這個時候還使用尿不溼,孩子就會拒絕使用尿不溼排便。而這種排斥的心理,會讓孩子開始憋尿,憋大便,時間一長,對孩子身體造成影響。

孩子到了這個年紀,基本可以“告別”尿不溼了,太早或太晚都不好

讓孩子戒掉尿不溼是一件需要耐心的事情,家長一定不要急於求成,讓孩子快樂、輕鬆的告別尿不溼。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