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利換隊首場比賽發揮極其糟糕的根源浮現 除了手感 此人難辭其咎

今年夏天,各支球隊軍備競賽,球星流動性和變動率達到了歷史最頂峰的級別,從球員的變動率來看,鵜鶘和奇才變動最大,球員變動率超過了60%,在今夏變動最多,而且最讓人稱讚和肯定最多的非猶他爵士莫屬。

康利換隊首場比賽發揮極其糟糕的根源浮現 除了手感 此人難辭其咎

今年夏天,猶他爵士陣容變動率達到44.3%,爵士今夏最大的變動,對兩個位置進行改造,將費沃斯、克勞德、科沃爾以及年輕球員阿倫交易到孟菲斯,換來康利,爵士立即放棄合同到期的盧比奧,4年7300萬簽下博揚·博格丹諾維奇,同時還簽下了穆迪埃、艾德·戴維斯和傑夫·格林,內託合同到期沒有與其續約。

康利換隊首場比賽發揮極其糟糕的根源浮現 除了手感 此人難辭其咎

爵士今夏的運作中有兩點最值得稱讚,爵士拆除了傳統的內線雙塔配置,用空間型四號位填補了內線雙塔進攻空間不足的弊端,爵士這樣的轉變是上賽季季後賽,當費沃斯和戈貝爾同時在場的時候,爵士的內線空間異常擁堵,根本沒有內線突破和作業的有效空間,而紅隊放爵士投籃,爵士大部分都沒有投進,這樣的配置從進攻端制約了爵士進攻的上限。

康利換隊首場比賽發揮極其糟糕的根源浮現 除了手感 此人難辭其咎

爵士第二層次的改變,是放掉進攻效率欠佳的盧比奧,交易得到攻守兼備的康利,相比較防守,康利相對盧比奧稍微差一點點,但是康利的進攻能力,組織能力,以及進攻的全面性不是盧比奧能企及的。

爵士這兩點改變,主要目的是提升球隊進攻的上限,無論是空間的優化,還是配置的優化,爵士同步進行,再加上戈貝爾這位最佳防守球員坐鎮,使爵士達到攻守兼備,但是賽季第一場比賽,這樣的預期根本沒有達到,最大的漏洞,就是今夏最大手筆的運作康利。

康利本場比賽出場27分鐘,投籃16投1中,三分6投0中,罰球4罰3中,得到5分5助攻5犯規1搶斷2失誤,在場的正負值為+1.

康利換隊首場比賽發揮極其糟糕的根源浮現 除了手感 此人難辭其咎

在進攻端,康利多次被對方放空,是大空位的情況下,投不進球,而在持球突破中,面對雷霆的防守,康利面對亞當斯的威懾,無論是拋投,還是跳投,都沒能命中,一部分是機會不好,另一部分就是康利太鐵。

在防守端,康利多次被保羅教育做人,本場比賽,康利至少3次被保羅造犯規,兩次被保羅用大回環的造犯規方式直接罰球,在保羅下場期間,康利面對亞歷山大期間,沒能很好的防住對手,在對位亞歷山大也沒能是對方的進攻效率下滑。

這場比賽,爵士的三分命中率為25%,在季前賽爵士新援博格丹諾維奇和康利的三分命中率為都在20%以下,爵士的三分命中率似乎比上賽季更差,爵士一整個夏天為了優化空間,優化配置,在現在看來成為笑話。

上賽季,康利場均36.4%的三分命中率,場均能投中2.2次,博格丹諾維奇場均42.5%的三分命中率,場均能投中2個三分,為何來到爵士後水土不服呢?

從本場比賽來看,跟爵士的配置有直接關係,本場比賽,爵士的絕大部分進攻都是持球突破,望內線造殺傷,而雷霆的內線防守除了第三節末尾和第四節某些時候走神,絕大部分在內線的防守強度極高,雷霆防守爵士絕大部分都是單防,沒有包夾和協防。

康利換隊首場比賽發揮極其糟糕的根源浮現 除了手感 此人難辭其咎

從爵士的配置來看,除了米切爾,扛主攻的人不多,爵士的出手次數相對分散,基本都是個人利用自己的天賦和技術持球往內線突破,缺乏一定的串聯和組織,都是每個人拿球就往裡面攻,進攻缺乏層次,而這樣不可能帶動防守和牽制,不可能改變對方的防守陣型,使得爵士外線出手的機會大空位的機會不多,絕大部分都不是機會最佳值,再加上球員手感不佳,造成這樣的局面。

康利換隊首場比賽發揮極其糟糕的根源浮現 除了手感 此人難辭其咎

在爵士人員配置進行調整,在進攻端如此沒有層次性,如此沒有主次,單兵作戰,缺乏有效的戰術,進攻方式太單一,除了手感不佳,其餘都是主教練施耐德的主要責任,從這種角度而言,康利和博格丹諾維奇來到爵士水土不服的根源在於主帥施耐德。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