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北國邊城二連浩特,大量進口的蘇聯汽車 看你還記得不


位於我國北部邊陲的內蒙古二連浩特,與蒙古人民共和國最大的口岸扎門烏德隔界相望,是一座具有草原特色的口岸城市。以二連浩特為終點的集寧——二連鐵路,是我國通往烏蘭巴托、莫斯科、和歐洲各國聯運幹線的捷徑。

1956年從北京經烏蘭巴托抵莫斯科的鐵路開通以後,二連浩特也就隨著鐵路而誕生。80年代的二連浩特城區,面積還不足兩平方公里,名副其實的邊陲小城。

邊防和海關工作人員在跨國列車上為旅客辦理簽證手續。

其實二連浩特到處是寶貝,芒硝、鹽、油氣資源很是豐富。

依託豐富資源,二連浩特吸引了不少外來投資者,圖為市長旺布用蒙古族傳統佳餚招待前來洽談合作開發資源的日本商人。

邊貿也是二連浩特的一大特色產業。80年代,正是中蘇邊貿興起,從蘇聯進口了不少的汽車。這些汽車從二連浩特進口,再轉口運往全國各地。當年蘇聯的伏爾加、拉達小車、卡瑪斯卡車從北到南都可以看到。現在就完全不一樣了,國內根本看不到俄國汽車,倒是很多中國車出口到了俄羅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