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群音之總有嫻情•陳慧嫻(4)

香江群音之總有嫻情•陳慧嫻(4)

李宗盛曾說過,“製作人(音樂人)很容易愛上歌手”,這句話你大可當做是他為拋棄原配、和林憶蓮相戀所找的藉口,但不得不承認,也是基於事實,才會如此理直氣壯。放眼歌壇,製作人(音樂人)和歌手相戀的例子確實不少,如林憶蓮與許願及李宗盛、許美靜與陳佳明、趙詠華與李正帆、彭佳慧與陳國華……這份名單還可再拉下去,乃至劉若英與陳昇、張惠妹與張雨生,也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好吧,下一步咱也爭取當個製作人,專做女歌手,來一段“金風玉露一相逢”的佳話——無法天長地久呀,你看看以上那幾對兒,沒一個能開花結果的,即使李宗盛和林憶蓮走上了紅毯,最後還是離了。

陳慧嫻和區丁玉完全符合該“定律”。

瞭解陳慧嫻父母的人一定會說了,陳家家教如此嚴厲,怎能允許女兒找一個大8歲的男友?

確實,當父母知道了此事後,立即龍顏大怒大怒,不過,所謂女大不中留,他們生氣歸生氣,卻沒有辦法。況且,區丁玉對陳慧嫻的溫柔體貼,也逐漸讓陳父陳母轉怒為喜。

香江群音之總有嫻情•陳慧嫻(4)

陳慧嫻和區丁玉

陳慧嫻對待每段感情都是很認真的,即使中學時那段玩耍大於相愛的初戀。那時,他們拍拖了一個暑假,對方去英國讀書,陳慧嫻就用紅筆給他寫了封絕交信。若干年後,兩人再次相見,男仔抱怨:“分手就分手吧,咋還寫封絕交信?而且用紅筆?”陳慧嫻答:“你看我多注重感情,有始有終嘛,代表真的完結,怎可以無憑無據?”

幸虧陳慧嫻沒一時衝動寫封血書,要不非把這個男仔嚇死不可。

2002年,陳慧嫻突然患上了焦慮症,她對外宣稱和愛貓死亡有關,不過一般認為,此事是因為她與第二任男友、設計師張卓文分手所致。焦慮症的體現是暴飲暴食,符合將“悲痛化為食量”的說法,那時朋友為了控制陳慧嫻的食慾,將吃的東西全都鎖在保險箱裡,她試過晚上起來撬鎖,甚至找鋸子鋸密碼鎖。

可見,陳慧嫻用情之深。

繼續說陳慧嫻和區丁玉。為了讓女友在事業上取得更大成績,區丁玉自然使出渾身解數,盡心盡力地製作陳慧嫻的專輯,1986年的《反叛》,1987年的《變變變》,1988年的《嫻情》和《秋色》,均好歌不斷,備受歡迎。尤其1988年,陳慧嫻的專輯(3張合計)銷量突破40萬張,將葉倩文、林憶蓮、鄺美雲等一眾女歌手甩於身後,甚至直逼大姐大梅豔芳。

帶著各種榮耀,陳慧嫻走進了1989年。這一年,是她和父親約好退出歌壇,求學深造的時間。按照上年形式,陳慧嫻具備了更進一步的實力,可是,她意志很堅定——決定了的事不會更改。

寶麗金為她發行了告別專輯《永遠是你的朋友》,其中主打歌曲是《千千闋歌》。但是,這首歌遇到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和梅豔芳同年推出的《夕陽之歌》撞車了!

香江群音之總有嫻情•陳慧嫻(4)

《永遠是你的朋友》

此事,可以說道說道。

陳慧嫻一位DJ朋友偶然在電臺聽到近藤真彥的《夕焼けの歌》,覺得很適合陳慧嫻演唱,便錄了個卡帶推薦給她,受到她和區丁玉的喜歡。當時,這首歌的香港版權在陳淑芬手裡,區丁玉向其提出改編,陳淑芬口頭答應。

區丁玉隨即找來林振強和盧東尼負責填詞和編曲,很快,歌曲製作成功了,名為《千千闋歌》。不成想,陳淑芬突然表示,這首歌必須在6月15日之後才可以出街,否則就撤回授權。區丁玉等人十分不解,一打聽,才明白了原委:原來,梅豔芳也看中了此歌,正在改編,而陳淑芬作為前華星高層,又是梅豔芳的前經理人,自然胳膊肘往裡拐,替梅豔芳爭取打歌的時間。

不過,梅豔芳不知何故,並沒有抓住先機,一直等到6月15日當天才發佈了由《夕焼けの歌》改編《夕陽之歌》。次日,陳慧嫻的《千千闋歌》面市,一時兩首歌形成正面交鋒。

而在專輯發行方面,寶麗金沒有給華星機會,6月28日推出了《永遠是你的朋友》,比梅豔芳收錄《夕陽之歌》的大碟《In Brasil》早了1個月。

剛開始,寶麗金印了10萬張作為試水,沒想到半個月後,銷售一空。咋辦?加印唄。寶麗金趕緊加印了幾萬張應急,可是不久又清底了。接下來的情況就是:加印——售完,再加印——再售完,繼續加印——繼續售完……最終唱片賣出35萬張,成為年度銷量冠軍。

梅豔芳的《In Brasil》呢,其實也不差,賣了20萬張,但和《永遠是你的朋友》相比,明顯略遜一籌。

面對如此佳績,寶麗金信心十足,認為一定會在當年的各類音樂獎項上大殺四方,尤其“十大勁歌金曲”的金曲金獎和最受歡迎女歌手獎,肯定斬獲一個。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最終“十大勁歌金曲”的金曲金獎頒給了《夕陽之歌》,梅豔芳蟬聯了最受歡迎女歌手獎。《千千闋歌》則只得了歌曲獎和最佳歌曲監製。

這個結果,令寶麗金大為不滿,頒獎當晚,寶麗金總經理關偉在太極樂隊登場時,欲跟著上臺,阻止演出。其後,關偉被TVB(“十大勁歌金曲”由TVB主辦)禁止入臺1年。關偉人稱“威爺”,果然夠“威”。事後他解釋喝了酒,才做出此舉。

競爭不止“十大勁歌金曲”,“叱吒樂壇流行榜”評選,梅豔芳榮獲叱吒樂壇女歌手金獎,陳慧嫻位列銅獎,但她拿到了“我最喜愛的歌曲大獎”,互有勝負;“十大中文金曲”評選,梅豔芳和陳慧嫻各有兩首歌獲獎,旗鼓相當。

有看熱鬧不嫌事大者,將梅豔芳和陳慧嫻一時之長短,叫做“千夕之爭”,更認為TVB有“照顧”梅豔芳之嫌(梅豔芳是華星歌手,華星的背景是TVB)。這個事,咱不敢說有無內幕,就算有,時間和聽眾才是最權威的評委,其他一切皆為過眼雲煙,已不用糾結。

其實,這兩首歌及演繹各有千秋,不分高下,一首唱離別(《千千闕歌》),一首唱人生(《夕陽之歌》),都是經典。再者,人的年齡、環境、經歷,決定了喜好不同,正是這些不同,才讓音樂的世界豐富多彩,讓我們有了更多的聽歌選擇,所以,又何必去做無謂的比較?正像那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上,梅豔芳在舞臺上對著同時領獎的陳慧嫻說:慧嫻,我們互相祝賀一番!

香江群音之總有嫻情•陳慧嫻(4)

是呀,便是陳慧嫻本人,時過境遷,也早就看淡這段往事,她表示很喜歡《夕陽之歌》,並於“明報四十週年”演出中,演唱了此歌向梅豔芳致敬。

陳慧嫻1989年取得的非凡成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假設,如果她一直唱下去,有沒有可能坐上香港女歌手第一把交椅?而香港樂壇自此會不會是另一番天地?

我覺得有可能,但也只是有可能,《永遠是你的朋友》的大熱,正好趕上“天時地利人和”,帶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少人購買這張專輯,應該出於對她告別歌壇的依依不捨,以及對“最後一張”的收藏,因而成為爆款。另外,陳慧嫻的性格決定了她只適合當公主,沒辦法一統江湖,因為她缺少霸氣,又顯高貴清冷,和陳百強基本屬於同一類型,而陳百強的經歷大家有目共睹。

總體來說,陳慧嫻是一個小女人,個人魅力無法堪當重任,她沒有野心也不善競爭,在當時群雄環伺的歌壇,很難順利“一覽眾山小”。

果然,在梅豔芳1990年宣佈不再領取任何音樂獎項後,“最受歡迎女歌星”的接替者是一個勇搶別人老公的人——葉倩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