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馬思藝術中心 / 建築營設計工作室

共生 - 愛馬思藝術中心 / 建築營設計工作室

共生 - 愛馬思藝術中心 / 建築營設計工作室

來自 建築營 對gooood的分享

愛馬思藝術中心以“共生”作為主要理念,讓新與舊、內與外、建築與自然、藝術與人群之間和諧共生。本次改造合理運用了原有廠房空間,並在頂層和沿街面進行擴建,以此來滿足美術館未來多樣的需求。

▼項目外觀

共生 - 爱马思艺术中心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設計首先解構和整合了美術館功能,在主展廳之外創造了新的公共空間(包括餐廳,衍生品商店,多功能廳,及休閒區等),形成了從自然環境-公共空間-展區的自然過渡。

▼建築生成圖解

共生 - 爱马思艺术中心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其次,重新梳理整個空間的流線,原本的觀展流線傳統死板,單一路徑使人在看完展後必須原路返回,不但枯燥而且上上下下帶來的儀式感很多時候會讓藝術空間和人產生強烈的距離感,所以在原有空間基礎上拆改和增加了樓梯、電梯等,把觀展流線改造成了一條循環流線,而如果要直接通往露臺或者餐廳,也有兩條順暢獨立的流線,路徑不重複,看展即是令人興致盎然的“遊園”體驗。

▼主入口

共生 - 爱马思艺术中心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前臺

共生 - 爱马思艺术中心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共生 - 爱马思艺术中心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室外連廊

共生 - 爱马思艺术中心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建築中退讓出多個弧形庭院,將場地中原本的樹木被完整的保留下來,庭院與樹木塑造出建築清晰的空間性格特徵。藝術館內的遊走也是伴隨樹木而展開的,從樹根上升到樹梢,人與樹的關係不斷變化,有的地方甚至人需要低頭才能穿過樹枝走過去。樹木也隨著時間不斷變化,空間與自然的結合給場館帶來無限的魅力。外立面採用半透明金屬幕牆,好似一片揭開的帷幕。樹彷彿從銀色外立面中生長出來,和這些“帷幕”連成一體,既是環境的一部分,又是建築的一部分。

▼餐廳

共生 - 爱马思艺术中心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弧形庭院保留樹木

共生 - 爱马思艺术中心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共生 - 爱马思艺术中心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在室外連廊上可以與樹木互動

共生 - 爱马思艺术中心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共生 - 爱马思艺术中心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樹木與金屬幕牆連成一體

共生 - 爱马思艺术中心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後院

共生 - 爱马思艺术中心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包間

共生 - 爱马思艺术中心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展覽空間

共生 - 爱马思艺术中心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共生 - 爱马思艺术中心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最終,通過改造使原本傳統的“黑盒子”美術館轉變成為自然的、開放的、友好的、鼓勵溝通的多功能藝術中心。

▼夜景

共生 - 爱马思艺术中心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項目圖紙

▼首層平面圖

共生 - 爱马思艺术中心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二層平面圖

共生 - 爱马思艺术中心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三層平面圖

共生 - 爱马思艺术中心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剖面圖

共生 - 爱马思艺术中心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項目名稱:愛馬思藝術中心

設計範圍:建築改造+室內設計

項目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798藝術園區

項目面積:3000㎡

主要材料:衝孔鋼板,水泥自流平,水泥藝術漆

完工時間:2019年4月

設計公司:建築營設計工作室(www.archstudio.cn)

主持設計:韓文強

設計團隊:曹衝、文琛涵、黃濤

結構設計:張富華

水電設計:鄭寶偉、程國豐

暖通設計:於研

攝影師:金偉琦、王寧

共生 - 爱马思艺术中心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共生 - 爱马思艺术中心 / 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