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世,媽媽遠嫁,唯一的弟弟夭折,19歲少女用雙手撐起一個家


在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海拉鄉海明村野貓組,有一位19歲的花季少女,她的名字叫劉豔芬。父親去世,母親遠嫁,唯一的弟弟夭折,她一邊求學一邊幹農活,用一雙手撐起了一個支離破碎的家。她的精神令人敬佩,她的事蹟令人落淚。圖為:劉豔芬

劉豔芬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雖然都是種地為生,生活條件艱苦,但一家人其樂融融,溫馨無比。可是,厄運很快降臨。1998年劉豔芬才2歲時,爸爸在一次意外中去世,3歲時媽媽離家出走遠嫁雲南,15歲時唯一的弟弟又患病去世,僅剩下了爺爺奶奶與自己相依為命。圖為:劉豔芬在做飯

從8歲起,劉豔芬就成為了家裡的主要勞動力,她一邊上學一邊幹家務、幹農活兒,為家裡減輕負擔。從小的學習鍛鍊,劉豔芬學會了做飯、洗衣服、種地等等,成為了一個多面手。一家三口的主要收入靠爺爺奶奶的低保和補助金,還有種地的收成支撐,日子過得很艱難。圖為:一家三口吃飯


奶奶身體不好,幾乎每個星期都要去醫院檢查身體,要去打吊針、輸液和做全身檢查。每到這個時候,劉豔芬就送奶奶去醫院,她們走過家門口的崎嶇山路,翻越一座大山,到山腳下後再坐1個小時的車才能到縣城。圖為:門前的大山

山路崎嶇難行,下雨天則是汙泥濁水,難以行走。每次劉豔芬都要牽著奶奶走過這條崎嶇的山路,走到山下搭車去縣城看病。山道難行,奶孫二人艱難行走,只為不放棄的希望,只為了對生活的執著。圖為:劉豔芬帶奶奶去縣城看病

劉豔芬是家裡的幹活能手,她鋤草、種地、割草,什麼事情都幹。每到放假,別的同學都計劃著出去旅遊,她卻只能回家幹活兒。家裡的玉米地、花生地都需要去鋤草、施肥,這些農作物不僅是她們一家的口糧,還是重要的經濟來源。圖為:在地裡幹活兒


山裡條件艱苦,每次到縣城上學時,劉豔芬都要走過這樣的泥巴路,這條路是村子通往山外唯一的道路,說是道路不如說是一條泥溝。泥溝裡石頭和泥巴堆積,一到下雨便成泥濘道路,但也就是這樣的道路,劉豔芬從小一直走到大,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她還要繼續走下去。圖為:出村的道路

山裡缺水,由於村子都在山頂,水必須到對面山溝底下去取,山溝下的一條河溝,是周圍幾個村子的主要飲用水和洗漱用水來源,爺爺用馬下山去馱水上來用。在山區,馬是主要的運輸工具,每馱一次水能用幾天時間。圖為:馱水

一天,劉豔芬送奶奶去縣城看病,但由於奶奶暈車嚴重無法繼續坐車,只得返回家中。劉豔芬扶著奶奶返回,在路邊休息時忍不住落下眼淚。不去縣城會耽誤看病,去縣城坐車奶奶的身體又無法繼續支撐,兩難之下,唯有落下無奈的淚水。圖為:奶奶暈車只得返回


貧瘠的大山,祖輩生活的地方。看起來如此親切,但奈何也束縛住了無數貧窮的人。圖為:大山對面劉豔芬的家

劉豔芬的事蹟被媒體報道後,當地對劉豔芬家進行了定點幫扶,劉豔芬上學的費用、全家人的生活費用等得到了解決。有了當地部門和好心人的幫助,劉豔芬一家的生活得到了保障。圖為:劉豔芬與爺爺奶奶合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