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有股“不尋常”的味道!出現3個“反轉”,兩類購房者注意了

最近兩個月的樓市,透著一股“不尋常”的味道。

一方面,都說房地產景氣度不佳,房企反倒賺得盆滿缽滿。

從統計局發佈的數據來看,商品房銷售面積與銷售額,環比增幅均出現30%以上的大幅增長。

根據今年以來的國家統計局數據分拆後測算,9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達17330萬平方米,環比增長32.63%。商品房銷售額為16118億元,環比增長32%。

1.7億平米的銷售面積,1.6萬億銷售額,僅次於今年6月份,所以是2019年內的“次高點”。

同比也是一樣,2019年9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相比去年同期上漲2.92%,銷售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9.38%。

這些賣出去的房子,都變成了開發商手中的回款。

另一方面,都說樓市氣氛越來越緊,各地“定向”寬鬆人才購房的政策一波又一波。

樓市有股“不尋常”的味道!出現3個“反轉”,兩類購房者注意了

10月中旬,從南京傳出消息,只要擁有大專以上學歷、提供南京居住證和學歷證即可在六合區購房,外地人購房不再要求個稅或社保證明。

同一天,天津也發佈類似的信息,在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寶坻中關村科技城,對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項目,對戶籍暫未遷入天津的職工,其家庭在天津無住房的,可在天津購買1套住房,無需社保或納稅證明。

此外,我們還看到了河南三四線城市全面放開落戶,宜昌8-9折購買“安轉商”住房,宿州最高給予10萬元購房補貼。

這兩個現象,是否說明樓市溫度又開始躥升了?

筆者覺得,這種說法有點言之過早,相反,出現這樣的現象,反而說明了樓市出現了“三大反轉”。

第一,房企降價促銷力度加大。

這是最大的反轉,以前開發商總是端著架子,手裡拿著高價地遲遲不入市,施工交房的進程也很慢,最近兩個月,因為房地產融資史無前例的收緊。

今年8月以來,包括碧桂園、恆大、融創等一些頭部房企已經開始出現不同力度的促銷優惠活動,比之前提早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樓市有股“不尋常”的味道!出現3個“反轉”,兩類購房者注意了

緊跟恆大之後,綠地廣東公司在國慶期間實行14盤聯動,專場認購價最低可至95折,而此前中秋最低折扣僅為98折,每天還會推出特定數量的特價房源。

10月23日,澎湃新聞報道稱,融創天津公司啟動員工自購及全員泛營銷,非合作項目全部執行住宅產品8-8.5折,商辦產品6-7折,車位5折。

某房產研究院發佈的三季度市場報告顯示,其跟蹤監測的全國50餘個重點城市中,已經有10餘個品牌房企在打折促銷。

這樣的力度,這樣的規模,說明一個事實,開發商業績大增,不是市場熱度走高,而是為了補充現金流,下了很大的決心,不得已而為之。

第二,調控更講究“因城施策”,爭奪人才。

以前,我們習慣了房價普漲普跌,也看慣了調控政策“一盤棋”,各地的寬鬆與收緊基本是同步的。

但是,現在樓市出現了“逆轉”。

無論是上文提到的南京六合區,天津濱海和寶坻,或是河南三四線城市放開落戶,抑或是宜昌、宿州等待補貼購房者,不難發現,它們要麼屬於熱點城市的非核心區域,要麼屬於非大都市圈周邊的三四線樓市。

樓市有股“不尋常”的味道!出現3個“反轉”,兩類購房者注意了

正因為當地購買力不足,有些許的放鬆門檻,也在情理之中。

這跟呼和浩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地近日房貸門檻收緊,對於三套房直接停貸,這一冷一熱的變動下,更能說明“因城施策”的重要性。

更關鍵的是,這些政策瞄準的是人才購房。

從側面表現出各個城市對於“搶人”的熱衷,樓市與人才,本就是硬幣的一體兩面,只有持續湧入高學歷的年輕人口,並且符合當地的社保、個稅、落戶的要求,有充分的意願紮根在這個城市,降低門檻當然無可厚非。

第三,房地產投機情緒全面“退潮”。

購房者的置業理念越來越理性,最典型的表現是核心城市房價轉冷,這一點我們可以參考一份報告。

10月23日,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佈《中國住房市場發展月度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9月,核心城市房價開始由漲轉降。

樓市有股“不尋常”的味道!出現3個“反轉”,兩類購房者注意了

反映全國24個核心城市房價綜合變動的緯房核心指數顯示,2019年9月,核心城市房價環比下降了0.12%。這是2019年以來,核心城市綜合房價水平值的首度下降。而在此前5個月,核心城市房價的變動主要表現為漲速的下降。

成交量也是重要的參考。

2019年9月,10大重點城市二手住房成交量指數為155.60,比8月下降了7.41%,所謂“量在價先”,成交的走弱,預示了場內二手房交易開始轉向冷清。

這三個“反轉”,馬雲與李嘉誠早有“勸告”:年輕人別急著買房。

李嘉誠此前在宣佈退休的時候說:不贊成年輕人買上買房,勸告所有的年輕人要量力而行。他個人還非常反感“丈母孃剛需”,如果大學還沒有畢業,女朋友就想要一間房屋,這是不對的。他甚至表示,如果女孩子說沒房子就不結婚,那就不如勸她趁年輕再找一個。

馬雲也多次表達過這樣的觀點,早在5年前,馬雲給阿里巴巴員工的一封內部信《未來的年輕人,要學會租房子》中,也曾提到:

“現在我鼓勵大家不要買房子,要學會租房。我為什麼鼓勵阿里巴巴們去租房子呢?假如你一個月五千多元錢,你交了房貸只有三千元。如果一個月要花一千五百塊錢的話,你會非常的痛苦,天天和女朋友吵架。換過來說,你能夠拿出一千五百元租房子,你每天對生活充滿信心,不斷換房子,這個小區不好,換另一個小區。有的時候跟老婆吵架,再換一個地方居住,這樣可以找到很多樂趣 ”。

樓市有股“不尋常”的味道!出現3個“反轉”,兩類購房者注意了

2019年的樓市走向,從側面證明了兩位首富的“勸告”成真了。

開發商打折力度不斷加大,範圍也越來越廣,租房市場體量不斷擴大,繼集體土地入市後,深圳也推出了年漲幅不超5%的租賃房源,各地都在加大力度搶人,爭奪年輕人才,都在給年輕人落戶的優惠政策,這也恰恰說明了李嘉誠和馬雲勸告“年輕人別急著買房”是正確的。

新趨勢下,兩類購房者要注意了,未來可能會碰到“麻煩”。

第一類,高槓杆投機客。

最近看到西南財大發布的中國家庭金融報告,高達47%的信貸資源都浪費到了空置房,存量房貸中,有近6成的房貸被用於購買多套房。

也就是說,現在很多人買房,都寧願揹負高槓杆,高負債,目的就是為了投機賺差價。

樓市有股“不尋常”的味道!出現3個“反轉”,兩類購房者注意了

前段時間,各大銀行開始全面收緊信用資金繞道樓市的行為,隨著各地投機情緒退潮,加上開發商打折降價的力度越來越大,這類高槓杆的投機客,很容易面臨資金鍊的壓力,多套房的月供搞不好就會斷裂。

第二類,三四線線樓市的多套房持有者。

今年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很明顯的信號,在棚改總量下降近50%的幅度下,不少中西部的三四線城市,出現了購房者“後繼無人”的情況。

這樣的形勢下,中小城市的多套房持有者,房子的租金很難覆蓋月供,新房尚且賣不動,二手房更是無人問津,這些存量的二手房很難找到合適價位的接盤者,最終只能扛著高額的房貸,把房子掛出去試試運氣而已,持有成本卻在不斷上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