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金張掖文化大餐,品讀絲綢之路文化精髓,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


張掖,甘肅省省轄市。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於中國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稱“甘州”,即甘肅省名“甘”字由來地,素有“桑麻之地”、魚米之鄉之美稱。盛產小麥、玉米、水稻、豆類、油料、瓜果、蔬菜,工業有煤炭、機械、紡織、釀造等

張掖鐘鼓樓又稱鎮遠樓,俗名鼓樓,又名靖遠樓,位於張掖市中心,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交匯於此,是河西走廊現存最大的鼓樓。是凝聚著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標誌性建築。張掖鼓樓是仿西安鐘樓建造,平面方形,建在一座磚砌的壇上,面闊3間,進深3間,底寬16米。臺平面呈方形,臺底寬32米,高9米,基座至樓頂30多米,樓為三層木構塔形,重簷四面坡,攢尖頂。飛簷翹角,雕樑畫棟,典雅莊重,是一座體現明代建築風格的古建築















大佛寺始建於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原名迦葉如來寺,明永樂九年(1411年)敕名寶覺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敕改宏仁寺,因寺內有巨大的臥佛像故名大佛寺,又名睡佛寺,1996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焉支山也叫做"胭脂山",位於位於甘肅山丹縣城東南40公里處。據說是因為山上生長有一種叫紅藍草的植物,可以做成紅色的染料,調以油脂後既可做胭脂使用,故名胭脂山,被評為省級森林公園。隋煬帝曾在此詔見西域27國使臣,舉辦"萬國博覽會"。隋大業5年(609年),隋煬帝西行時,登此山謁見西域27國使臣,舉辦"萬國博覽會",甘、涼州府派仕女歌舞隊在路口朝迎,史書多有記載

草原總面積268萬畝,是少數民族裕固民族的生息地。境內有丹霞地質風光區、馬場灘草原、康隆寺、雪山探險旅遊區、石窩會址等旅遊景區。這裡風光秀美,氣候宜人,交通通訊便利,是度假、娛樂、觀光、領略民族風情於一體的功能齊全完備的草原風光旅遊景區





馬蹄寺位於甘肅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裕固族為甘肅張掖所特有少數民族);北距張掖市市區65公里,是集石窟藝術、祁連山風光和裕固族風情於一體的旅遊區。石窟由勝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觀音洞七處組成,共有70餘處窟龕,始建於北涼。馬蹄寺因傳說中的天馬在此飲水落有馬蹄印而得名。傳說中的馬蹄印跡現存於普光寺馬蹄殿內,成為鎮寺之寶

扁都口即史書上所記載的“大斗拔谷”。它是連接祁連山南北的一道天然屏障,也是今天的甘青交界處。古人由此從青海入甘肅,然後再遠行西域,因此在歷史上一向被視為咽喉之地和險關要隘。扁都口峽谷長六十餘里,最窄處僅十餘米, 峽口處兩山對峙,山頂海拔高達3500米;峭峻高危,形勢聳秀,可謂天斧神工的雄關漫道

童子寺石窟約建於北魏時期,有大小石窟洞40餘孔,窟洞內有塑像和壁畫。窟洞分中心柱洞窟、大佛殿洞窟、菩提洞、羅漢洞等窟室,洞內壁畫分北魏、隋、唐、元、明、清各代的均有,保存完好的為明、清時期的作品。其中菩提洞和天洞子內有密宗內容的壁畫,塑有六大觀音、五大明王、千手千眼觀音等像,在敦煌千佛洞也難得一見,對研究河西石窟極有參考價值




山丹軍馬場位於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冷龍嶺北麓的大馬營草原,地跨甘青兩省、毗鄰三市六縣,總面積329 .54萬畝。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軍馬場,在原蘇聯頓河馬場解體後,佔據了世界第一的位置

七彩丹霞地貌群位於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倪家營鄉南臺村,平均海拔1850米,東西長約45公里,南北寬約10公里。該丹霞地貌群以其面積大、集中,層理交錯、巖壁陡峭、氣勢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斕而稱奇,有紅色、黃色、白色、綠藍色,色調有順山勢起伏的波浪狀,也有從山頂斜插山根的,猶如斜鋪的彩布,在陽光的照射下,像披上了一層紅色的輕紗,熠熠泛光,色彩異常豔麗,讓人驚歎不已






張掖丹霞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景觀之一。西部最美的平山湖丹霞,作為張掖丹霞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精華地帶,素有大西北的"張家界"之稱。景區彩色丘陵和宮殿式、窗欞狀、立柱式丹霞地貌兼具,以彩龍嶺為代表的景觀,層級錯落、疏密相生、色彩斑斕、規模宏大,數十公里逶迤起伏的山脈被染得火一樣鮮紅,富有鮮明的韻律感和生動的層次感



張掖丹霞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景觀之一。西部最美的平山湖丹霞,作為張掖丹霞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精華地帶,素有大西北的"張家界"之稱。景區彩色丘陵和宮殿式、窗欞狀、立柱式丹霞地貌兼具,以彩龍嶺為代表的景觀,層級錯落、疏密相生、色彩斑斕、規模宏大,數十公里逶迤起伏的山脈被染得火一樣鮮紅,富有鮮明的韻律感和生動的層次感



億萬年風雨滄桑,大自然神奇造化!這裡峽谷幽深、峰林奇特





大自然用鬼斧神工的創造力將五彩斑斕的山體鐫刻成一幅幅無與倫比、攝人心魄的山水畫卷





騎著駱駝品讀大自然鬼斧神工美

























土特產品有元蔥、蘋果梨、烏江米、紅棗、髮菜、絲路春酒等,張掖黑河沿岸自古以來溪流密佈、水量充足、土地肥沃,有著得天獨厚的水稻生長條件,尤其是張掖烏江堡一帶所產稻米以其個大體長,外形獨特、晶瑩剔透、品質優良、米香濃郁、入口精柔而名聞遐邇,歷史上曾列為貢品供應皇家御膳房

張掖市面積40874平方千米,人口131萬。轄甘州區、臨澤縣、高臺縣、山丹縣、民樂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六個縣區

冰溝丹霞景區是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分佈在甘肅省張掖市具有裕固花鄉之稱的肅南縣境內,景區總面積達300平方公里,核心遊覽區約佔120平方公里,分為小西天景觀區和大西天景觀區。它是中國乾旱地區最為典型的丹霞地貌,同時也是中國發育最完整,造型最為奇特的丹霞地貌之一

張掖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新亞歐大陸橋的要道,是全國曆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貫穿全境,是甘肅省商品糧基地,自古有金張掖、銀武威”美譽




欣賞甘州樂舞

欣賞魚米之鄉的美



木偶戲是我國傳統傀儡藝術中最古老的民間藝術,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張掖邵家杖頭木偶戲班是目前河西地區唯一尚存的一支杖頭木偶戲班,20世紀80年代前經常活躍於張掖城鄉及其周邊地區







金盆洗手



張掖文化大餐













"絲路春"杯張掖·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CRC)經國家體育總局批准,由國家體育總局汽車摩托車運動管理中心、甘肅省體育局和張掖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汽車運動聯合會、甘州區人民政府、甘肅省汽車摩托車運動協會、北京摩托運動發展公司承辦,甘肅絲路春食品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冠名贊助的"絲路春"杯張掖·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隸屬於甘肅省張掖市,是中國唯一的裕固族自治縣,地處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北麓

肅南縣城以南樺樹林的轉經輪,始建於2009年,建築佔地676平方米。轉經筒又稱“嘛呢”經筒、轉經桶等,藏族人民把經文放在轉經筒裡,每轉動一次就相當於念頌經文一次,表示反覆唸誦著成百倍千倍的“六字大明咒”。據當地人說,自建成之後此地香火不斷,而且還靈驗的很呢。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民俗文化旅遊節



聚焦張掖祁連山

人民追求幸福完美

烤全羊

晚間酒足飯飽後的鍋莊舞后,跳起友誼之舞,唱響美好回憶

準備繼續拍攝紀錄金張掖的文化大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