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每座城市都有一條老街,對於許多人來說,逛老街是一種情懷。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總會去當地的老街逛一逛,尋找這座城市的歷史。

斑駁的牆體、窄窄的街道、木扇門的咯吱聲,老街就像是被歲月磨礪過的老人,一直在向我們輕聲訴說著往日的記憶。今天,浙遊君就為你推薦浙江8條小眾老街,少了城市裡的快節奏,這裡只有悠閒的市井生活。

杭州拱墅 · 小河直街

走在老杭州人的生活記憶裡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Lofter@杭州映象/攝

如果說大兜路是杭州最具代表性的街區,那麼小河直街就是京杭大運河上最有市井味道的一段。與一般的歷史街區不同,這裡沒有那些毫無生機的仿古建築,而是民國時期就保存下來的老房子,如今,依然有老杭州人生活在其中。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圖源@京杭大運河旅遊

小河直街在建築外觀上就保留了老房子“下店上寢”的傳統模式,恢復醬園、米鋪、孵房等老字號、老店面。一路走來,時不時的就會有新奇的發現,或是一家文藝的小店,或是在拍婚紗照的新人……時光流轉,每一步都像走在老杭州人的生活記憶裡。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圖源@杭州我最懂

十幾年前,拱宸橋的橋墩下總會有一群人一字排開,圍著條凳嗦面。如今,隨著小河直街的改造,這令人懷念的板凳面並未失傳,搖身一變成了“老橋頭面館”,燒了三十年還是老味道。大排面肉質酥爛,麵條筋道,好吃的恨不得把湯都喝光光。

地址:杭州市拱墅區小河直街

紹興越城 · 書聖故里歷史街區

最真實的紹興生活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寒殘一葉/攝

紹興蕺山腳下,是書聖王羲之曾經生活過的地方。白牆瓦黛,窄水高樓,這裡的一磚一瓦都有著說不盡的故事。窄窄的青石板小巷依偎著穿城而過的河流綿延開來,河道兩旁清末民初的老房子邊上,不講究地用陶器種著花草,不名貴卻有極濃的生活氣息。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寒殘一葉/攝

這裡是目前紹興市內歷史風貌保存最完整的街區。眾多名勝古蹟散佈在這四街六弄之間,如筆飛弄的蔡元培故居、西街的戒珠寺、蕺山街的題扇橋、肖山街的探花臺門等……小橋流水、青石板路、庭院深深,讓整個街區充滿了江南味道,也因此成為紹興歷史文化古城的縮影。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寒殘一葉/攝

在這裡觀看得最多的還是江南的水,江南的橋,還有江南人閒閒的日子。說著紹興話的老街坊仍然在這裡過著平靜的生活:腳踏車的鈴聲、挑著麥芽糖的老人吆喝聲、氤氳茶館的喧鬧聲還有那老宅裡孩子們的嬉鬧聲好像就在眼前……

Tips:

門票(供參考):古街免費進入,內部景點聯票60元/人

地址:紹興市越城區蕺山街62號

嘉興桐鄉 · 崇福橫街

藏在深閨人不知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提起烏鎮,大家都能憶起一個粉牆黛瓦、枕水人家的江南古鎮,但是提起崇福,大多數人都很陌生。比起烏鎮的家喻戶曉,崇福古鎮更像一個躲在深閨人不知的大家閨秀,活在老一輩桐鄉人的記憶裡,儘管也是白牆黛瓦,卻勾勒著另一種的線條。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傳說,崇福有七十二條半弄 ,而西橫街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這個盛了一汪風月的地方,留下了崇邑望族、名士鄉賢的足跡。雖已時過變遷,依然風月無邊。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太平洋攝影網@路見秋明/攝

千年古鎮,靈魂便在橫街。這裡一草一木都流露著的溫婉與沉靜,一磚一瓦都透露著蒼涼和厚重。橫街兩邊的老宅,門大多也是虛掩著,步入老宅,抬眼望去,便見一片天井,廳堂里老式的收音機流出婉轉的越劇聲,將崇福的興盛衰落娓娓敘來。

地址:嘉興市桐鄉市崇福鎮

麗水松陽 · 西屏老街

一個被時間遺忘的地方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松陽,一個有1800餘年歷史的古縣,城裡的西屏老街,仍烙印著古城往日的輝煌。街上商肆連綿、古風依舊,彷彿從歲月深處踱步而出的老者,雖近遲暮卻依舊鶴髮童顏,神采奕奕。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老街雖只有四五米寬,兩旁土木結構的二層樓房是清晚至民國初年的建築風格;一排排別具神韻的街坊緊緊的挨在一起,早已被歷史的風雨剝蝕得斑斑駁駁。街道環境繁華卻無喧囂,寧靜而不冷清,一派江南傳統小城風貌。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姜曉東/攝

一路的祖傳草藥店、豆腐店、剃頭店、鐵匠店、打秤店、碳竹鋪、錫箔鋪……一些近乎失傳的古老手工藝,在這江南偏僻小鎮仍舊滋潤地延續著。一扇扇花格窗,一聲聲討價還價,一個個性格鮮明的人物,一幅幅光線與陰影交疊的圖像,繪出了舊時的時光。

地址:麗水市松陽縣西屏鎮

台州路橋 · 十里長街

江南另一種質樸古拙的樣子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我們知道江南的老街大抵都是精緻婉約的,但漫步在路橋的十里長街,你卻能看到江南另一種質樸古拙的樣子。老街延綿數十里,路上行人不多,一派祥和。當陽光懶懶的撒向屋頂,不經意間瞥到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或許背後都藏著一個美麗的故事。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十里長街位於路橋中心,傍著南官河而建。雖然歷經了風霜雨雪,時代更迭,它卻依然保持著本色,沒有被商業氣息所侵蝕,留下了當地最原汁原味的鄉土情懷,那是現代人對舊日時光的緬懷。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一邊粉牆黛瓦的舊式老宅錯落有致地位列路旁,腳下就是青石板路穿梭其間。十里長街,如同一本泛黃了的線裝書,記載著厚重的歷史,記載著老街上每一刻幸福的時光,正等待著人們去翻閱,去品味。

地址:台州市路橋區十里長街

寧波慈溪 · 觀城老街

本地人的童年記憶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慈溪人對觀城老街的記憶似乎一直停留在小時候,那會兒最喜歡聽媽媽說“走,我們今天去觀城”,於是就坐著車從市區一路顛簸到觀城。 順著人流來到城隍廟一片,那個門頭歷經雨水的沖刷和時間的洗禮,已經顯得破舊,淹沒在人聲鼎沸和門下的各種小吃攤裡。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街上店鋪鱗次櫛比,人群熙熙攘攘,不管是車水馬龍的鳴笛聲,還是小攤販的吆喝聲,老街依舊如往昔那般熱鬧。相比老街兩旁的繁華,弄堂裡的老人卻依舊保持著最原始的生活方式,一眼望去,似乎能窺探到他們生活的全部。老人們在屋簷下折錫箔,在院子裡織毛衣,在老年活動室裡聽戲聊天。

地址:寧波市慈溪市觀海衛鎮觀城老街

台州椒江 · 海門老街

不同時期風格的雜糅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Lofter@心靈震撼/攝

在臺州,大概很少有外地遊客知道,這是一條濃縮了一個多世紀風風雨雨的海門老街。老街保留了不同時期的風格,北面多為歐式建築,南面先有明清建築,後是民國時期的建築,後又加入了新中國的色彩,使老街賦予了鮮明的時代特徵。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Lofter@心靈震撼/攝

海門老街的石板路並不長,掛著漂亮的雕花燈籠,兩邊是一些陳舊、安靜的小店鋪。在老海門人的回憶裡:“這條老街曾是海門頂旺的街,有集市的日子兩邊擺滿了攤,路也走不過。過年過節張燈結綵,還有唱戲的,擠都擠不進,比現在的十字馬路還熱鬧!”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新浪博客@愛濤人/攝

老街的居民早年都有到戲臺看社戲的習慣,戲臺就挨著楊家廟,是老街居民的娛樂中心。後來隨著城市的擴張,戲臺與廟殿不復存在,許多與之相關的民俗活動似乎也在逐漸走向衰亡,但附近的居民卻仍然喜歡自發地在這片區域活動,晚飯後,許多居民都會坐在這裡聊天喝茶。

地址:台州市椒江區海門老街

麗水龍泉 · 龍泉西街

舊時代的縮影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大眾攝影網@有鋼/攝

麗水龍泉溪的北岸藏著一條古老的街道,西起披雲橋,東止新華街,名喚西街。條石中嵌、水泥鑲邊,經年已逝,老街不知承載過多少過往行人的步履,也不知聆聽過多少人歡馬嘶。道旁的老屋清一色的青磚黛瓦,簷邊飛起的屋角上,依稀可見歷史殘留下來的舊時繁華。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流泉/攝

雖然已千年,西街依然是龍泉人最喜歡去的老街。西街很窄,兩排白牆黛瓦夾著青石板街。眼前的街屋破舊不堪,有的甚至只剩下斷牆殘垣,店面大都改裝了民居。緩步走在西街上,市集喧鬧聲中夾雜著叮叮噹噹的打鐵聲,在板壁之間來回撞擊、迴盪,熱鬧非凡。

最地道的浙江玩法!去那些時光也帶不走的老街,當地人的市井生活

@流泉/攝

不似那些發展迅猛的商業“古街”,龍泉西街顯得有些“慢熱”,老街依然保存著舊時的老行當:沿街的打鐵鋪、王公久老秤店、何同興劍鋪,還有許多臨雜工會堂,有腳伕、船工、說書唱戲的伶人……不少老藝人們,依然憑藉老手藝在城市中佔有一席之地,安靜地堅守著一些即將消失的行業。

地址:麗水市龍泉市西街街道

還有哪些你熟悉的老街?

快留言分享出來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