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方法,讓盆栽銀杏變成“矮、胖、矬”,好看又值錢

現在正是賞銀杏的好時間,黃燦燦的樹葉像黃金一樣閃亮,成為秋天裡的一道靚麗風景線。銀杏雖然是高大木本植物,但也可以栽種到花盆裡來把玩欣賞。養護得當的銀杏盆景不但好看,價值也能翻數倍,甚至百倍。怎樣讓銀杏盆景變矮?變得枝繁葉茂?給大家介紹4個能讓銀杏盆景變成“矮、胖、銼”的方法,提高觀賞價值。

4個方法,讓盆栽銀杏變成“矮、胖、矬”,好看又值錢

1、修剪打頂

讓銀杏盆栽變矮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修剪打頂,不斷地促使分枝長出,這樣株型很快就能飽滿起來。尤其在小苗的時候,及時打頂既有利於銀杏分枝,還有利於養好根基。有了良好的根基,後期生長就比較有保證。要是銀杏小苗期捨不得打頂修剪,長成一根蔥,越到後面越捨不得下手,整個株型就殘廢了,更沒有什麼好的價值可言。

4個方法,讓盆栽銀杏變成“矮、胖、矬”,好看又值錢

一般來講,用來製作銀杏盆景的實生小苗第一年不用管,第二年就可以打頂促分枝了。有些花友第二年也不會給銀杏打頂,而是讓長得更高一些,然後蟠扎橫拉具有頂端優勢的枝條,讓長出分枝。這樣做當然也可以,但效果未必比打頂好。因為銀杏過小時,蟠扎橫拉會影響生長,使其遲遲成不了型,不具備良好的觀賞性。

4個方法,讓盆栽銀杏變成“矮、胖、矬”,好看又值錢

2、蟠扎

銀杏是高大落葉植物,蟠扎和橫拉最好不要在冬天進行,這個時候枝幹比較脆,容易拉斷。可以在春天新芽萌發前後進行,這個時候根系變得活躍,枝幹中的水分運輸速度變快,枝幹柔軟,可塑性好,很方便進行蟠扎橫拉。當然,冬天落葉以後,銀杏盆景也可以適當進行造型調整,只要用力不要太大,蟠扎橫拉的幅度把握好就可以。

4個方法,讓盆栽銀杏變成“矮、胖、矬”,好看又值錢

給銀杏蟠扎橫拉要隨著苗的生長及時進行,苗越小,越好操作,風險也低。而不要等到苗完全成型,然後再去折騰。這個時候莖杆已經完全成熟,即便是春天,蟠扎橫拉的難度也比較大,很難做成自己想要的造型。或者只能分多次,慢慢來做造型,而不能一步到位。

4個方法,讓盆栽銀杏變成“矮、胖、矬”,好看又值錢

3、限制根系生長

銀杏如果地栽,會長得非常高大,根系也很龐大,長得很深。用來製作盆景的銀杏,想讓長成矮胖銼,就不能放任讓根系長下去,否則根長得越長,上面的枝幹就長得越高。在銀杏苗比較小的時候,可以用大點的花盆種,讓枝葉快速生長。當銀杏已經成型以後,就要用淺盆栽種,而不要用過大過深的盆種,這樣根系無法繼續向下生長,株型就比較好控制。否則即便經常修剪蟠扎,也是長長就長成大高個,嚴重影響觀賞。

4個方法,讓盆栽銀杏變成“矮、胖、矬”,好看又值錢

不過在栽種銀杏的時候,還是要遵循小苗用小盆的原則,小苗要是用過大的盆栽種,澆水後盆土長時間偏溼,根系就容易腐爛,或者生長不良,不能正常把水分養分輸送給植株,導致植株生長緩慢,葉子不翠綠,不油亮,觀賞性低等。另外,銀杏小苗用大盆栽種,根系就會長得比較長,後期再用小盆上就比較麻煩,要適當修根才能種的下。一開始控制好根系的長短,後面上盆就會簡單很多。

4個方法,讓盆栽銀杏變成“矮、胖、矬”,好看又值錢

4、合理施肥

做盆景的銀杏想讓長得好,枝繁葉茂,造型美觀,也是離不開施肥的。在苗比較小的時候,可以在生長旺季多施複合肥和氮肥,促進枝葉生長,使其快速長大。在苗已經成熟以後(有一定的造型後),就不建議多施速效肥,尤其是氮元素含量比較多的速效肥,而應以腐熟好的有機肥為主。施有機肥有三個好處:

4個方法,讓盆栽銀杏變成“矮、胖、矬”,好看又值錢

A、不容易傷根,銀杏根系不容易受損,就不會影響到植株的正常生長。使用速效化肥一旦用量把握不好,傷到銀杏的根系,前期的努力就都白廢了。

B、肥效持久,養分釋放緩慢,能長期為銀杏生長提供養分支持,使其處於健康生長狀態。有機肥養分釋放比較慢,每年給銀杏盆景換土時添加一次,就能維持大半年的生長。施一次底肥頂五次根外追肥,一點也不誇張。

C、養分均衡,既能養銀杏的根又能養枝葉,不至於枝葉徒長破壞造型,也能將根和莖養的粗壯,觀賞性更高。銀杏不只是觀葉,製作成盆景以後莖葉都可以觀賞,而且莖杆粗壯,造型獨特要遠遠好過葉子稠密繁多。所以用有機肥養根養莖,再合適不過。

4個方法,讓盆栽銀杏變成“矮、胖、矬”,好看又值錢

怎樣讓銀杏小苗快速長大

銀杏生長速度有點慢,很多花友也自己用種子種了銀杏,但總覺得苗過弱,觀賞性不強。那麼怎樣讓銀杏小苗快速長大?最好方法就是栽種到地裡去,放養一段時間,長到比較大的時候再移栽到花盆中養。曾有個朋友把種出來的銀杏苗移栽到小區花園裡,養了大半年移栽到花盆,和一直在花盆裡長的看起來完全不一樣,壯實高大很多。

4個方法,讓盆栽銀杏變成“矮、胖、矬”,好看又值錢

銀杏是直接可以用種子播種繁殖的,冬天溫度不是很低的地區,現在就可以種了。冬天溫度低,現在收集好種子,春天播種,你就擁有了一株銀杏苗。覺得有用點個贊,關注我瞭解更多養花知識。(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