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養蠶看中國,中國養蠶看廣西

蠶絲是熟蠶結繭時所分泌絲液凝固而成的連續長纖維,也稱天然絲,是一種天然纖維。人類利用最早的動物纖維之一。蠶絲是古代中國文明產物之一,中國勞動人民發明生產為極早之事,相傳黃帝之妃嫘祖始教民育蠶;甲骨文中有絲字及絲旁之字甚多。

據考古發現,約在4700年前中國已利用蠶絲製做絲線、編織絲帶和簡單的絲織品。商周時期用蠶絲織制羅、綾、紈、紗、縐、綺、錦、繡等絲織品。蠶有桑蠶、柞蠶、蓖麻蠶、木薯蠶、柳蠶和天蠶等。由單個蠶繭抽得的絲條稱繭絲。

世界養蠶看中國,中國養蠶看廣西

蠶種是蠶桑生產最基本的生產資料。我國蠶繭生產主要分佈於二十個省市區。由於難以進行工業化大規模生產,主要是農戶家庭養殖經營為主,行業呈現出分散性。

“世界蠶業看中國,中國蠶業看廣西。”目前,廣西蠶繭產量約佔全國總量四成以上,連續多年穩坐全國“頭把交椅”。廣西桑蠶產業已成為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特色優勢產業。此外,2018年廣東、四川、遼寧、江蘇、雲南等地蠶繭產量雖然超過3萬噸,但相比於廣西仍有較大差距。

世界養蠶看中國,中國養蠶看廣西

2018年,伴隨著蠶繭產量回升,市場需求帶動蠶繭收購量增加。2018年全國蠶繭收購量達到65.8萬噸,較2017年的60.9萬噸上升了4.5%;分區域看,東、中、西部地區蠶繭收購量分別為9.5萬噸、4.62萬噸和51.73萬噸。

世界養蠶看中國,中國養蠶看廣西

2018年蠶繭平均收購價格為2341元/50公斤,較2017年略跌,但仍處於高位,收購量增加帶動各地蠶農售繭收入繼續增加。據國家繭絲辦數據,2018年全國蠶農售繭收入308.32億元,同比增長3.3%;較2013年曆史高點增長30.5%,再創歷史新高。

世界養蠶看中國,中國養蠶看廣西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