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的妙語

著名作家的妙語

一次,南開大學請著名作家劉紹棠去作報告。

當劉紹棠講到文學創作要堅持黨性原則時說:“每個階級的作家都是有

所為有所不為,即使是真實的東西,也是有所寫,有所不寫的,無產階級的

文學更是如此。”

有個女學生聽後,寫了一張條子:“劉老師,您說作家要有所為有所不

為,我不能苟同。請問:既然是真實的,就是存在的;存在著的,就應該給

予表現,就可以寫。”

劉紹棠讀後,微笑著對這位寫條子的女同學說:“我想看看你的學生證

,上面是不是貼著臉上長瘡的照片?”

女同學迷惑不解地問:“把長瘡的照片貼在學生證上多麼難看呀,我怎

麼會去拍這樣的照片呢?”

著名作家的妙語

“漂亮的小姐啊,你不在長瘡時去拍照片,這說明你對自己是看本質的

。你知道長瘡時不漂亮是暫時的,它不是你的最真實的面目,所以你不想在長瘡的時候照相,更不會把長瘡的照片貼在學生證上,你說對嗎?”

那位漂亮的女學生臉紅了:“是的,劉老師。”

劉紹棠繼續說:“共產黨的某些缺點是需要批評的。但有些事情是有其

特殊原因的,是涉及到許多方面問題的,應由黨內採取措施去改正。可你非

要把它揭露出來,這豈不是要共產黨把長瘡的照片貼在共產黨的工作證上嗎

?為什麼你對自己是那樣的公正,而對別的事物就不公正了呢?”

在紐約國際筆會第48 屆年會上,有人問中國著名作家陸文夫對性文學

是怎麼看的。

陸文夫幽默地答道:“西方朋友接受一盒禮品時,往往當著別人的面就

打開來看。而中國人恰恰相反,一般都要等客人離開以後才打開盒子。”

與會者發出會心的笑聲,接著是雷鳴般的掌聲。

以《人到中年》為代表作而馳名文壇的中國當代作家諶容,一次去美國

訪問。

她應邀去美國某大學進行演講時,其中有個美國人向她提出了這樣一個

問題:“聽說您至今還不是一箇中共黨員,請問您對中國共產黨的私人感情

如何?”

諶容應對如流:“您的情報非常準確,我確實還不是中國共產黨員。但

是,我的丈夫是個老共產黨員,而我同他共同生活了幾十年,至今尚未有離

婚的跡象,可見,我同中國共產黨的感情有多麼深呢!”

1982年秋天,在美國洛杉磯召開的中美作家會議上,美國詩人艾倫·金

斯伯格請中國作家蔣子龍解個怪謎:“把一隻5 斤重的雞放進一個只能裝1

斤水的瓶子裡,您用什麼辦法把它拿出來?”

“您怎麼放進去,我就怎麼拿出來。”蔣子龍微笑道、“您顯然是憑嘴

一說就把雞放進了瓶子,那麼我就用語言這個工具再把雞拿出來。”

金斯伯格讚賞道:“您是第一個猜中這個怪謎的人。”

一次,英國一家電視臺採訪中國當代青年作家梁曉聲,現場拍攝電視採

訪節目。

這位英國記者忽然讓攝像停下來,然後他對梁曉聲說:“下一個問題,

希望您能毫不遲疑地用‘是’或‘否’來回答,好嗎?”

梁曉聲不知是計,欣然答應。

誰知那位英國記者一揚手,遮鏡板“啪”地一聲響,記者把話筒放到自

己嘴邊,說道:“沒有文化大革命,就不會產生你們這一代青年作家,那麼

文化大革命在您看來究竟是好是壞?”說完把話筒立即伸到梁曉聲嘴邊。

攝像機對準了梁曉聲的臉。

梁曉聲的形象和聲音將會由攝像機轉告給廣大觀眾。

此時,無論梁曉聲回答“是”,還是回答“否”,都是笨拙的。但梁曉

聲剛才是答應用最“簡潔”的一兩個字回答問題的呀。因此不按照應諾的條

件回答也不是個辦法。看來對方是蓄意要出他的洋相。

在這進退維谷之際,梁曉聲卻不動聲色地說:“在我回答您這個問題之

前,我也問您一個問題: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就沒有以反映第二次世界

大戰而著名的作家,那麼您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好是壞?”

梁曉聲把話筒口轉向英國記者。

此情此景,令人聯想起一位足球守門高手把對方險乎踢進球門的球,“

啪”地一腳,使之凌空飛起,直射向對方的球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