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時報」荊州:打造荊楚文化旅遊矩陣

「中國經濟時報」荊州:打造荊楚文化旅遊矩陣

遊方特、賞園博、登城牆……今年十一“黃金週”期間,湖北省荊州市旅遊市場全線飄紅。國慶假期全市共接待遊客281.2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2.38億元,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39.8%和43.6%。

“水傳雲夢曉,山接洞庭春。”湖北荊州市文化旅遊資源豐富,山水名勝、文物古蹟兼備。楚文化、三國文化、水文化、紅色文化交相輝映,古城、園林、溶洞等優秀旅遊資源異彩紛呈。

依託文旅資源優勢,荊州打造了以方特東方神畫和園博園為代表的特色文旅項目,集聚了人氣,也引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旅遊+文化

鑄造文旅“荊楚魂”

隨著消費升級加速,遊客不再滿足於遊山觀水的傳統模式,“看風景,品文化,學知識”的深度文旅融合項目開始受到大眾青睞。

荊州是楚文化發源地、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都城,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存。

近年來,隨著荊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能傳承院及荊州傳統工藝工作站建成運營,荊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激活和振興,成為荊州文化旅遊的一張新名片。“到博物館看文物,來傳承院體驗文化”,一種以荊楚優秀傳統文化為依託的新型文化旅遊模式正在荊州形成。

傳承院以國家和省市級非遺項目與民間傳統手工藝為載體,聚集了以楚式漆器髹飾技藝為標誌的12個非遺和民間手工技藝項目,以楚式漆器髹飾技藝傳承人鄒德香為代表的12位非遺傳承大師,打造出了集非遺展演、體驗、研究、傳承於一體的新式旅遊景區。

遊客們可以沿景區遊覽線路,參觀大漆文化展、楚式漆器技藝展、荊州市非遺項目展,瞭解荊楚傳統工藝的傳承脈絡;可以到開放的作坊觀摩傳統工藝活態展示,與非遺傳承人零距離接觸,觀摩和旁聽傳承人訓練課程;遇上非遺節,還可以免費參與傳統工藝製作,體驗傳統造物的智慧。2018年,傳承院接待中外遊客2.6萬餘人次,獲大量遊客“點贊”。

旅遊+產業

牽引經濟“火車頭”

隨著國民經濟水平不斷提高,旅遊產業對經濟增長帶動作用愈發明顯。荊州通過引進外資、發展特色旅遊等途徑,壯大了本地旅遊產業,也為經濟發展增添了新動能。

荊州方特東方神畫,位於荊州紀南生態文化旅遊區,是華強方特集團在湖北投資建立的首座大型高科技文化主題樂園。

荊州方特東方神畫包含展現荊楚文化魅力的大型劇場演藝項目《楚樂》、“三國”題材的文化體驗項目《火燒赤壁》、大型真實飛翔體驗項目《伴你飛翔》等41個室內外項目,涵蓋主題項目、遊樂設施、休閒景觀等共計200多項,充分滿足了不同年齡段遊客的需求。2019年國慶節期間,方特7天接待遊客達16.11萬人次。

科潤現代農業專業合作社位於荊州市城郊江南新區,依託鄰城(與古荊州隔江相望)、臨水(長江黃金水道)、佳果(十萬畝葡萄產業園)的獨特優勢,打造出了以江南水鄉、葡萄採摘為特色的生態旅遊特色小鎮。該景區融生態休閒、鄉村旅遊、觀光采摘為一體,為遊客提供良好的互動式旅遊服務。景區營運四年來,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示範效果。景區年經營性收入881萬元,純收入115萬元,年接待遊客量近3萬人次。

2019年上半年,荊州全市接待國內外遊客225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46億元。

旅遊+品牌

打造荊州“金名片”

“酒香也怕巷子深”,區域旅遊繁榮興盛,“硬實力”必不可少,而“金字招牌”則讓旅遊產業發展如虎添翼。

9月28日,湖北省第二屆園林博覽會在荊州園博園正式開幕。

荊州園博園以“園林+文化+旅遊”為主題,漫步園博園,45座代表各地最高園林水平的展園特色各異,用綠色元素演繹美麗湖北,用生態語言述說荊風楚韻:古樸莊重的荊州園、雄渾大氣的武漢園、充滿現代氣息的荊門園……一座座風格各異、各有千秋的展園令人流連忘返。僅國慶7天,園博園接待遊客7.98萬人次。

園博會期間,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展示、荊楚文化特色展演等主題,荊州推出市州主題日、國慶70週年“點亮古城”啟動儀式、歌舞劇《滄浪水清》展演、荊州國際馬拉松競賽、荊楚美食節等多個全民參與的大型活動,豐富了遊客體驗,為荊州文旅打響了名氣。

縱觀荊州,園博園、荊州古城、關公義園、博物館、華強方特東方神畫、楚王車馬陣……一個荊楚文化旅遊矩陣呼之欲出。文旅矩陣的資源集聚效應日漸凸顯,讓荊州文旅品牌走向了全國。(記者魏昊星袁帥楊雄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