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入局建築設計行業,互聯網正在收割傳統行業?

網易入局建築設計行業,互聯網正在收割傳統行業?

藏羚羊和天敵草原狼,經過億萬年的廝殺,仍舊維持著平衡。直到人類盜獵者的出現,使得藏羚羊在短短20年內幾乎滅絕。在互聯網時代,科技變成了盜獵者的卡車和獵槍,如果不能跑得更快,我們都將成為待宰的羔羊。

一、互聯網企業究竟靠什麼打敗傳統企業?

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乃至最近談論甚多的區塊鏈,都在對傳統行業造成極其深遠的衝擊。那為什麼會爆發如此強有力的衝擊呢?

支付寶對應銀行業的衝擊

現在如果出門只能帶一件東西,我只會選手機,因為乘車、住宿、飲食、娛樂......一切我需要的服務都可以用支付寶購買。

相信應該有很多人像我一樣,將80%可自由支配的錢存在餘額寶中。平均一週會使用支付寶完成不下於10次的消費行為。而我最近一次走進銀行的大門是還是在去年換工作的時候,去辦理工資卡,而這張卡已經在床頭櫃裡安安靜靜地躺了一年了。

滴滴對於出租車公司的衝擊

“今天去機場接了個VIP客戶,用的滴滴專車,還用了優惠券”

“公司離家10公里,每天乘坐順風車上下班,很方便”

“中午出去吃吧,打個車”

......

6年前,只有在必要的情況下我們才會選擇乘坐出租車出行,而且還可能遇到拒載的情況。現在“滴滴一下,馬上出發”已經成為當下年輕人的日常習慣,且在選擇乘坐類型時,除非個別情況,一般都不會選擇出租車。

銀行、出租車公司從過去絕對強勢的地位,到如今被用戶拋棄,話語權旁落,僅用了短短几年的時間!

互聯網企業就是靠不斷砸錢贏過傳統企業?

我們經常看到BAT等互聯網巨頭動輒數以億計的投資新聞,導致很多人都誤以為,砸錢是互聯網企業經營的本質。這只是手段,根本在於藉助特權和壟斷獲得利益是傳統行業的典型盈利模式,互聯網的特性就是破除壁壘,消除一切信息不對稱。賴以生存的圍牆倒了,利益自然就攏不住了。

在與互聯網的交鋒中,傳統企業的防守都是不堪一擊的,能夠有幸存活下來的企業都是積極融入互聯網的。

二、 互聯網企業是如何搶奪市場的?

互聯網的上半場競爭在於快速佈局,搶佔市場份額,平臺模式是其中最具競爭力的一種。現在世界上前五的企業中,無一例外都是平臺企業。

“贏者通吃”的平臺模式

平臺企業並不直接生成產品,而是通過海量資源的聚合與調度,達到收益最大化。平臺模式“贏者通吃”,被封為真理。滴滴、快滴、Uber,投入幾十億進行廝殺也就不足為奇了,當然結果也證明了滴滴當下絕對的話語權。

為什麼傳統企業越來越難賺到錢,互聯網企業卻可以賺得盆滿缽滿?

傳統企業的邊際收益是遞減的,而網絡企業的收益是遞增的。互聯網的鐵律是:價值同網絡用戶數量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N個連結能創造出N的平方量級的效益。平臺模式又是開放的,它允許一切規格的資源進入,將無數大大小小的資源串起來,形成規模效益。

那麼,建築設計是否可以平臺化?

能夠形成互聯網平臺化的共性有兩點:體量大,參與者多,連接才能形成規模效應;信息嚴重不對稱,破壁之後的影響才顯著。建築設計行業是極其契合這兩點的,每年高達上千億的設計費,但是承接項目更多依靠的是熟人介紹。

建築行業平臺化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平臺化之後,人脈將不會再是設計院之間競爭的壁壘。堅持原有模式的傳統設計院會被一一瓦解再重組,最終產生不超過10個的超大型互聯網設計院和無數的自由設計師。

三、建築設計領域,已有的平臺化產品靠譜兒嗎?

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一些所謂的平臺化互聯網產品

模式1:小築等,行業媒體--社區--平臺的發展路徑

模式2:連鎖設計集團的擴展,由線下轉為線上

模式3:超級甲方的分包平臺

這三種模式都存在很大的侷限性,很難成就像滴滴或支付寶那樣的霸主地位。

模式1 的侷限在於沒有互聯網思維。今日頭條能夠迅速做到資訊類第一,是因為它的千人千面。而小築上每個人的界面都是一樣的。設想一個做商業地產的甲方,看到滿屏的內容都是博物館,他的體驗怎麼樣呢?

模式2和3的侷限在於它揹負了現有的業務模式,做不到迅速擴張。不破不立,但要徹底打破舊有的經營模式,就難免觸動某些人的利益。就好比任何一家快遞公司都無法統一全行業,即便強大如順豐也做不到,只有菜鳥網絡(阿里的社會化物流大平臺)有可能。

所以,建築設計行業的平臺化必須由互聯網企業主導。

當然,互聯網企業入局傳統行業的也會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缺乏行業資源,對行業不夠了解,容易造成水土不服等。

四、網易入局,聯合傳統設計院,到底是要做什麼?

網易對建築設計行業的研究是從2年前開始的,由杭州市西湖杯BIM獎評委周群牽頭。

目前網易和浙江天尚建築設計有限公司這類大型實體設計院合作,共同搭建平臺化互聯網設計院,再借助互聯網手段擴展到小團體及個人設計師。這類似於滴滴早期和出租車公司合作,再擴展到私家車主。這種模式可能是實現建築設計領域平臺化的最優解。

網易入局建築設計領域絕不是要取代設計院,也沒有辦法取代,而是期望通過網易強大的互聯網技術實力和運營能力,將資源進行合理地分配,以創造更加健康的市場環境。

五、佈局之戰後,互聯網化的下一步又該如何?

隨著超大規模數據的存儲和計算能力的提升,科技的發展將產生爆炸式的飛躍。互聯網的下半場將圍繞“人工智能”展開。如果搭不上互聯網的上半場末班車,下半場只能任人宰割。

阿里“魯班”設計師,每秒能擼8000張海報

消息一出,各個媒體就給出了一系列驚悚標題,諸如“設計師要被取代了”、“美工終結者”。阿里巴巴智能設計實驗室負責人樂乘稱,“魯班”的設計能力相當於阿里P6級別的設計師,基本能完全包攬重複性的體力勞動。換而言之,“魯班”將革掉那些能力一般的設計師,讓人類專注於藝術創造。我們大膽的預測下,可能將來建築設計中的某些簡單的畫圖工作也能由機器人完成。

對於建築行業而言,BIM是實現人工智能的契機。人工智能依賴的是對大量知識的深度學習,BIM的核心恰恰正是information。

關於互聯網+設計,歡迎文末留言

不服來battle,越激烈越精彩!

"


分享到:


相關文章: